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2020-04-14蔡学荣

中文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共路径研究精准扶贫

摘 要: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也是公众文化的提供者,更加应该积极地响应国家 的“精准扶贫”的号召,这是公共图书馆应当坚持的战略,相关单位应该积极探索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响应文化精准扶贫的号召。要将文化贫困的原因探究清楚,找出其产生的根源,要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将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意义和作用充分展示。不难发现,我国图书馆中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匹配度不够,扶贫层次的识别问题以及反馈机制的缺失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来探索一系列详尽的路径。

关键词:公共 图书馆 文化 精准扶贫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0-01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也进一步提升,这种对文化追求的提升不仅仅表现在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表现在大家对文化服务水平要求的提升。这样的提升也积极响应了习近平同志的号召,公共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被提升,国家的文化工作中心也转移到了文化精准扶贫方面,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扶贫战略的第一阵地,更应该在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发挥优势,促进国家文化的快速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在推进文化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扶贫活动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公共图书馆进行文化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少不了活动的开展,但是很多的活动都不能结合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扶贫活动的效果并不会很好,很有可能只是浮于表面的工程,这样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也根本达不到精准的要求,难以为文化精准扶贫的对象提供有效地专业知识指导,不能够促进扶贫对象的文化素养提升,不能够达到文化扶贫活动精准扶贫的要求[1]。

2.不能准确的识别文化扶贫对象

在公共图书馆进行文化扶贫的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将文化贫困对象的素养提升,帮助他们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所以说整个精准文化扶贫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文化扶贫的对象筛选工作,如果说公共图书馆对文化扶贫对象的发展识别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就会容易造成文化扶贫对象与实际扶贫工作脱节的情况,这种脱节的情况会影响整个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与推进。

3.文化扶贫内容形式过于单一

公共图书馆进行文化精准扶贫的方式比较少,其中报刊的输送就是文化精准扶贫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报刊的种类与图书馆的馆藏量挂钩,这就容易造成文化扶贫形式比较单一的情况,而且往往这种单一的地文化扶贫方式难以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是难以实现文化精准扶贫的,文化扶贫的内容往往与被扶贫对象的需求不符[2]。

4.扶贫区域的匹配度较低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各个地方发展水平不同,就导致了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明显。而不同的地区间的各种差异就会造成地区之间的文化也会发生差异,产生差距,并且都带有一些当地特色。所以我国文化的精准扶贫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就是文化地区差距带来的必然结果。就目前在中国而言,主要的贫困类型可以分为四大种,第一种是对农村文化的扶贫,第二种扶贫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城市内的文化差异现在也比较明显,而区域内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贫困就是第三方面,最后一方面就是每个人个体上的文化贫困了。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文化贫困人群主要分为几个阵营,第一类是长期处于经济贫困状态的人,他们的文化素养难以提升,另外有一些稍微有些财力的商人,往往也存在文化贫困的问题。这样的现象就可以反映出我国当前文化贫困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贫困地区,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同样也存在文化贫困的问题。另外文化贫困也分相对形态和绝对形态。这是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的,不同地区人民的文化素养是不一样的,需要考虑到的当地的文化基础对文化贫困进行判断,要不然精准文化扶贫也是难以起到有效地作用,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文化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将资源合理地分配,发挥最大的功效[3]。

5.精准扶贫反馈机制的缺失

一些文化精准扶贫的工作存在难以见效的问题,这就和管理机制的缺失有关,缺少一套对应的问责机制是最为重要的,有很多地区为了能够让地区的扶贫工作尽快取得成果,建设了很多的配套服务措施,但是这些地区的政府忽略了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慢一些,经济基础弱,这就导致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的精准扶贫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也会很直接的影响扶贫工作的推进,而且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是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对扶贫工作进行评估的,这就难以对后期的扶贫工作开展带来好处。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图书馆赠书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段,但是图书馆赠送书刊就不是一个完善的工作体系,导致了在整个输送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比如说所送出的书籍种类非常的单一,还有所赠送的书籍利用率比较低。这种情况实际上非常常见,这也导致了浪费的情况比较

多见[4]。

二、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

1.精准识别文化扶贫对象

在公共图书馆整个文化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精准识别文化扶贫的对象,这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是整个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扶贫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要将文化贫困地区和文化贫困人们定位好,选取一些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那里的人们文化水平相比之下比较落后,当地的一些配套的文化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同样也不能忽视当地文化贫困人民的实际情况,开展精准文化扶贫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有将文化贫困地区和贫困人们确定以后,公共图書馆才能最大化的进行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找准他们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扶贫措施。

2.精准设计文化扶贫活动

在对扶贫的资源进行精准配送后,精准文化扶贫有了保证,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时候,要有一定针对性,要多多听取大家的意见,尽量去满足文化贫困的要求,一切计划都要建立在当地的实际情况上,制定出一套合理地精准扶贫的活动方案和计划。为了保证精准扶贫有一定的针对性,公共图书馆要积极的提升他们在扶贫活动中的参与度,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大方向不能偏离。同时设计的精准扶贫活动要多多包涵培训活动、社会实践 活动与学术活动来实现。在指导培训活动方 面,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及文化讲座活动的开展,培养扶贫对象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其思想观念,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提供支持。

3.培养扶贫技能培训职能

加强扶贫技能的培养,有利于文化的精准扶贫开展,就目前而言,很多贫困人们都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很多人都难以在基层通过专业系统的农业知识发家致富,甚至难以摆脱贫困,更难以学习一些专业更难以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在城市中立足。从长期目标来看,公共图书馆经常会通过相关的讲座还有专业知识培训课来服务社会,为大家拓展文化水平。从更加现实的角度来看,公共图书馆想要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更加好的开展相关工作,就必须了解自生优势,依托自身优势开展相关工作,要和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合作,一同开展一些专项技能的培训项目,举办一些有指导性意义的专题讲座,能够实打实的帮助一些贫困的农民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扩展他们的社会技能。除此之外,当地政府想要更好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科技项目,还有一些好的发展策略,将一些当地的有效资源转换为财富,帮助农民们更好的发展,帮助他们致富,这也积极响应了文化精准扶贫的要求。

三、总结

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发挥其公益性的作用,也需要政府部门做出很多举措,首先要精准的识别出需要文化扶贫的贫困人们,配合图书馆开展适应地区的不同文化扶贫工作,帮助当地人们转换他们陈旧的思想,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文化生活,要精心挑选文化扶贫的活动,尽快最大化的帮助人们脱离贫困,加快我国文化水平的建设,同时要建立并且完善文化精准扶贫的机制,来加快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的进程。尤其需要相关政府机构加强和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将精准扶贫的工作真真正正的落实到位,将每一个活动与计划设计成可实现容易操作的模式,并且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到最优化,重视扶贫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铮铮.论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9(33):10+20.

[2]周雪芹.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7):10-11+18.

[3]黄汝群.论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路径的探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3):56-58.

[4]唐佐琴.公共圖书馆推进文化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10):10-12.

作者简介:蔡学荣(1974.9—),女,汉族,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本科,中级馆员职称,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公共路径研究精准扶贫
公共人力资源约束的理论渊源及实现途径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