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夷山七个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巡礼

2020-04-14张金锭

红土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武夷山市闽北巡礼

张金锭 文/图

红色旅游,是红色与旅游的必然结合,旅游是形式,红色是内涵。红色基因,是旅游者心中的向往和精神的殿堂,红色景点,是旅游者寻旅的胜地和熏陶的课堂。

武夷山是革命老区,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悠久,这里是大革命的浪潮、土地革命战争的硝烟、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红旗都席卷到的地方。武夷山市革命老区是闽北革命老区“三红”(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的发源地、中心地和集中地,闽北革命老区具有典型性、跨省性、代表性和金牌性的红色遗(旧)址、纪念地、标志物大多集中在原崇安县(今武夷山市)。

如今的闽北革命老区,全区10 个县(市、区)中,从2005 年到2016 年,分三批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14 个部委,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共有10 个,其中武夷山市革命老区拥有7个,在闽北革命老区排首位。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为了宣传革命老区壮丽70 年,笔者采取巡礼的形式,推介武夷山市革命老区7 个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与广大读者共享。

巡礼一,大安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大安位于武夷山市气势磅礴的分水关南麓,距市区25 公里,横贯在福分省道上,交通十分便利。

在火红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 年9 月至1935 年1 月,大安是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在闽北苏区首府大安街,参观者处处可见独具特色的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闽北苏维埃政府礼堂、闽北苏区纪念碑、闽北大安红军街等10多处经典性革命遗(旧)址和纪念地。

设在大安主街的闽北红色首府陈列馆,展示了闽北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动。展厅两侧,一块块展板、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革命故事,传递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给参观者留下“大安大安永志不忘”的感悟和力量。

巡礼二,赤石全国红色旅游景区。赤石位于武夷山下美丽的崇溪河畔,距市区8 公里,与武夷山飞机场相连接。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在上饶建立集中营黑狱,关押被俘新四军将士和爱国志士,共6个中队920多人。6月5日,集中营随同国民党三战区向闽北根据地转移。6月17日下午2时许,集中营到达赤石村“渡头”,按照中队轮番过渡。其中第6中队80多位新四军干部和爱国志士,在第6中队秘密党支部领导下,利用过渡中生死较量的机会,在赤石村对岸举行了集体越狱大暴动,史称“赤石暴动”,成为我党监狱斗争史上一大壮举。

赤石暴动第三天(6 月19 日),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血腥大报复。敌人从集中营各中队抽出59 位所谓的“顽固分子”和“危险分子”,在赤石附近角亭村“虎山庙”侧,分三批进行集体大屠杀,除秦烽一人幸存外,58位新四军干部和爱国志士全部罹难,彰显了“赤石赤石人生价值”的信仰与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新四军赤石暴动地址,建立宏伟壮观的“赤石暴动纪念园”“赤石暴动烈士墓陵”“赤石暴动烈士牌坊”,特别是“赤石暴动纪念馆”,采用高科技手段布馆,每当参观者步入展厅,一幅幅体现新四军军威和军魂的画面,给人“留情留魂留根”的收获。

● 新四军赤石暴动纪念馆

巡礼三,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全国红色旅游景区。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武夷山市中心,座落在保持88 年苏维埃特色的列宁公园内,建筑面积3840 平方米,是一座壮观典雅,颇具民族风格,全面展示闽北革命根据地坚持23年“红旗不倒”的纪念馆。

整个展馆分大厅、展厅、多功能厅三个部分。凡是来馆参观的团队,在讲解员热情用心的引领下,从内心领悟到,展厅里200 多件珍贵文物和260 余幅历史图片的胜迹和大观的内核与意义。

闽北纪念馆还收存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彭冲、谷牧、田纪云等为闽北纪念馆留下许多意义深远而厚重的墨宝。

●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全景

巡礼四,上梅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上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上梅乡,距市区23 公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上梅,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共崇安县委于1928 年9 月和1929 年1 月,先后两次在上梅举行了农民武装暴动,时称“闽北暴动第一枪”,为福建“五大”农民武装暴动之一。

● 上梅暴动纪念亭

上梅暴动打出了一个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了闽北第一支工农红军,建立了闽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开展了闽北第一次土地改革,为武夷山留下“中共崇安县委成立旧址”“崇安县民众局成立旧址”“第一次上梅暴动大会旧址”“第二次上梅暴动遗址”等许多经典遗址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上梅暴动地址,修建了独具特色“上梅暴动纪念亭”,“上梅暴动纪念园”。2018 年修建一座多功能、全方位展示闽北暴动第一枪的“上梅暴动陈列馆”,成为参观者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的精彩景点。

巡礼五,坑口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坑口位于闽赣边著名的温岭关南麓,属洋庄乡一个行政村,距市区34公里。

坑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度是大事喜事一起来的宝地。1931 年1 月,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分区革命委员会、闽北分区军事委员会在此地成立。同年4 月,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率领红十军第一次支援闽北苏区第一仗的作战地,红十军班师回赣东北前的休整地,方志敏在坑口土墙留下“中国红军万岁”6 个熠熠生辉的墨宝。1935 年仲春3 月,又迎来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来到坑口的车盆坑,增添一处闽北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的遗址。

1938 年2 月到1941 年3 月,坑口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进入精彩的黄金时期,“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第三支队崇安留守处”“武夷干校”等红色领导机关和机构,先后座落在坑口的村头村和该村的绿村洋山上。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抗日工作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重要文件从这里发出,一至四期武夷干校在这里举办。福建出席党的七大代表从这里赴延安,为这座“红色都城”留下许多宝贵的遗址群。

2018 年,党和政府在坑口的村头村,兴建一座具有时代特色崭新的“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一批又一批省内外参观团队,听了入耳入心的讲解,纷纷留言留名留念。

巡礼六,横源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横源位于武夷山市岚谷乡奇峰相叠的岭阳关下,距市区48公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闽北第一支工农红军五十五团成立地,闽北兵工厂创建地,闽北三年游击战争转折时期指挥中心地,中共闽北分区委召开重要会议地,中共闽赣省委成立地,还是革命家方志敏、黄道、粟裕留下光辉足迹的地方。在岚谷乡的横源村、岚头村、岭阳村打造了一批经典性、代表性的革命遗址群。

● 岚谷革命历史陈列馆

解放战争时期1949 年5 月8 日,秦基伟军长率领十五军四十四师三个团,分三路向闽北崇安进军,岚谷乡岭阳关是第一路解放大军进军崇安县城的地方,为崇安县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岚谷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可供旅游团队参观的历史文物、人物、史迹和遗址,主要集中和收存在“岚谷革命历史陈列馆”,吸引许多省内外红色旅游团队来这里参观取经。

巡礼七,闽北红军中医院全国红色旅游景区。闽北红军中医院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张山头自然村,距市区25公里。这座闽北红军中医院,是在方志敏、黄道两位革命家的关怀下,创办和发展的具有跨省性与军事意义的一所医院。

从1931年4月红十军第一次入闽,到1935年1月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撤出大安的5年间,在张山头红军中医院治病养伤的人员有:赣东北红十军伤病员、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伤病员、闽北红军独立师伤病员、闽北各县红军独立团(营)伤病员、闽北苏维埃政府伤病员与革命群众等各方面的指战员和工作人员。

红军将士治病养伤在张山头,烈士安息也在张山头。闽北红军独立团和红七军团五十八团在张山头附近与国民党军作战牺牲的指战员,也安葬在张山头。2012 年全国开展红色革命遗址普查时发现,张山头红军中医院后山千亩的山地竹林中,有红军坟冢100 多座。2016年5 月,经考古专家多次深入现场考察,共普查出红军墓冢1343 座,其中一座刻有“红军墓”三个字标志性碑石。

如今的红色张山头,一边是闽北红军中医院,一边是闽北红军墓群,成为集“双红”于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说,这里从发现到开发才3年,就吸引从国家武警到省地武警,从中央电视台到省地电视台,从省外旅游团队到省内旅游团队,各路人马源源不断来参观、祭扫、报道和投资,旅游前景一片红火。

巡礼武夷山7 个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其情其源其意在于:宣传红色旅游景区在闽北革命老区建设史上的发展地位;宣传红色旅游寓教于游,熏陶思想,升华理想,吸取精神与力量,今后路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来路。

猜你喜欢

武夷山市闽北巡礼
方志敏与闽北苏区
企业巡礼
作品名称:《一瓶春花》
新雨江南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文化巡礼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决战马尼拉,春季赛16强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