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置管核对流程在ICU感染防控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2020-04-13酒钊华黄小玲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性肺炎无菌呼吸机

酒钊华,黄小玲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CU,广东 中山 510060

本次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期间ICU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探究改进置管核对流程在ICU感染防控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期间ICU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经家属及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状态不稳定患者,不愿意参与研究者;利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平均年龄(65.8±2.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65.2±2.5)岁;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资料经过分析,差异不明显,不会干扰数据结果(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负责对患者进行抽血、核对姓名、性别以及床号、血型等资料。观察组实施改进核对管理模式,遵守护理部制定的ICU操作标准,并在置管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导管置入,最佳部位应在颈内静脉;操作者需洗手、戴口罩、一次性帽子,并穿着一次性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置管过程中行最大化无菌屏障,操作流程规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隔离患者需要利用无菌布进行置管覆盖,将置管部位暴露;同时导管消毒时间应在30秒以上,穿刺部位消毒面积在225cm2以上,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进行皮肤消毒;整个过程中按照置管核对流程进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呼吸性肺炎、耐药性感染、静脉感染)发生率。

表1:对照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n,%)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改进置管核对流程在ICU感染防控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菌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行卡方检验,用(n%)进行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菌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菌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感染发生率数据见表1。

3 讨论

ICU为危重症患者集中场所,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自身免疫力有所下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ICU患者进行置管治疗加上环境较为封闭容易引发感染,对患者的健康产生极大危险[1-2]。因此需要对置管核对流程进行改进,规范及改进质管核对流程,需要依照ICU置管流程进行操作,同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穿刺部位置管以及穿刺型号选择,同时进行消毒无菌操作[3]。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菌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

综述,将改进置管核对流程应用在ICU感染防控护理中,能够减少护理风险,可操作性较强,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性肺炎无菌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