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临床价值

2020-04-13矫丽丽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泌尿道介素白细胞

矫丽丽

山东省邹平市人民医院,山东 邹平 256200

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临床上一般通过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方法来提高血小板数量,但是重复输注血小板不仅会使患者增加输血反应,还会引起其他相关疾病[1]。本文针对临床所选病例,运用白细胞介素11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6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随机分2组,所有患者血小板均≤75×109/L,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8-60岁,平均(41.5±6.1)岁;观察组18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17-65岁,平均(42.1±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11治疗,用药剂量为50μg/(kg·d),每10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量及恢复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皮肤出血、口腔出血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精准输入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小板输注量更少,血小板恢复时间用时更少,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血小板相关指标比较(Mean±SD)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皮肤出血、口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化疗后患者普遍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既往临床一般采取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方式提高血小板个数,但是,该方式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患者感染艾滋病和肝病等疾病的机率,患者难以接受。

白细胞介素11是一种常见的细胞因子,对血小板的生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巨核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同时可以诱导巨噬细胞低分化成熟,对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的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现提高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的目的[2]。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入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白细胞介素11治疗,结果显示血小板输注量明显下降,血小板恢复时间限制减少,且在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皮肤出血、口腔出血等出血性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显示白细胞介素11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白细胞介素有基质细胞产生,在促进巨核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上有很好的积极作用,使用白细胞介素11治疗后,可以加快患者体内血小板的生长速度,还可以刺激红系、骨髓巨核系、粒系细胞的生长,与重组粒细胞相互协同,形成对红细胞的刺激作用[3]。使细胞周期G期减少,血小板生长速度加快,且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取白细胞介素11治疗,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快速恢复血小板个数,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猜你喜欢

泌尿道介素白细胞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护理体会
不憋尿可防泌尿道感染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武汉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