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创新设计对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的影响研究

2020-04-13孙振忠邹晓洪郭紫晶TangLeiWangHengSunZhenzhongZouXiaohongLiNaGuoZiji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业用户设计

■唐 蕾 王 恒 孙振忠 邹晓洪 李 娜 郭紫晶 Tang Lei & Wang Heng & Sun Zhenzhong & Zou Xiaohong & Li Na & Guo Zijing

(1.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2.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 523000;3.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各行业交叉融合,带来生产体系和服务模式的深层变革,促使研究者做出用户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系统思考。工业互联网面向制造全生命周期,亟需引入社会创新设计理论,突破多角色协同创新技术,建构包含户体验设计战略、设计范围、信息架构、界面框架和表现形式的体系,实现四大流(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的集成优化。

1 概念内涵

1.1 社会创新设计

社会创新在应对社会结构、经济体制、生活方式、城乡迁移的挑战中产生,提供产品、服务的新思维,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新设计采用创新设计方法,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引导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用户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行为,激励设计师与用户对话。帮助设计师了解用户需求与评价反馈,并将用户需要求转化为设计解决方案[1-2]。

1.2 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来源于尼尔森·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的联合创始人唐·诺曼(Don Norman)[3]。叔本华、尼采、狄尔泰、马斯洛等都对“体验”都做出过精辟的论述,构建了哲学视域下的体验美学[4]。约瑟夫•派恩、詹姆斯gHg吉尔摩、阿尔文g托夫勒等研究者发展了体验经济理论。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以下简称UED)是信息时代为创造好用、可用产品而衍生的专业学科,涵盖人机交互、人因工程(心理学)、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信息架构、工业设计、音效设计诸多方面。UED以设计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比用户界面设计(UI)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关注全链路服务过程中的用户使用体验(图1)[5]。

1.3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6],支持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要素深度互联,形成覆盖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促进生产和社会化服务资源的集成优化,为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7]。

1.4 工业互联网、社会创新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的关系

工业互联网、社会创新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构成自下而上,逐层支撑的关系。工业互联网提供开放的云平台架构和云计算技术,汇聚海量用户、工业知识、智造设备、智能产品,集成丰富的工业应用和生态应用,为重塑云端产业生态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8]。社会创新设计立足工业互联网技术与资源,提供设计思维、方法与工具,支持用户深度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为生产与消费体系的重构提供方法论指导。用户体验设计以塑造可用、易用、愉悦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应用社会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优化工业互联网SaaS层与界面层设计,促进平台的优化迭代(图2)。

2 工业互联网语境下用户体验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2.1 工业互联网对用户体验设计的挑战

工业互联网具有应用场景复杂,用户需求高度专业化、定制化的特点,为用户体验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例如:面向制造全生命周期,如何满足用户论证、仿真、设计、生产加工、实(试)验、经营管理、运营、维修、集成等多元化体验需求;支持采购商、平台管理者等差异化角色的需求,实现用户需求的精准推送;如何面向轻工家电、工程机械、电子信息、钢铁等行业领域[9],满足工业现场生产过程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决策优化、社会化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等应用场景的用户体验需求,构成了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新的研究热点。

2.2 工业互联网对用户体验设计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技术集成丰富的工业应用,提供VR、CAD、计算机仿真技术,支持用户通过现实存在、虚拟现实遥在、混合现实共在的多重方式,形成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多通道的综合沉浸式体验。用户在高度沉浸感的操作环境下,快速获取用户操作、控制过程中的体验反馈。基于用户心理测量、情感测量和行为计算数据分析、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为优化平台用户体验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丰富的交互设计,基于用户历史数据,获得用户体验的预测与先机。快速获取用户体验反馈信息,支持敏捷设计与产品的优化迭代。

3 社会创新设计对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的指导

3.1 社会创新设计与工业互联网的共性

社会创新设计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采用以互助为基础的合作方式,促进社会变革的实现。工业互联网基于开放的云平台架构,汇聚海量智能产品、智能设备和智能服务资源,采用工业品共享中心、智造协作中心、工业资源中心等应用,支持灵活、高效的在线供需对接服务[10]。两者都致力于实现资源集成优化,支持现有资源的创造性重组。设计目标与组织结构的一致性,使社会创新设计应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提升用户体验设计效率成为可能。

3.2 社会创新指导下的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在社会创新设计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双重推动下,促进设计视角、服务模式、设计架构、设计流程的优化,构筑起适应新技术语境的用户体验设计体系。在该体系下,设计师的角色既不是设计过程的决对主导者,也不仅仅是设计过程的记录者;而是通过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批判和创新能力,支持多角色自助、互助、服务能力交换的新型设计服务模式。设计师发起、支持设计过程,让角色间的互动发生;倾听用户反馈,引导协同设计过程,帮助工业企业、政府管理者、平台运营者塑造新的契约关系。

3.2.1 设计视角

在工业互联网语境下,引入社会设计思维,设计视角由聚焦单一产品引发的“一个体验”,扩展为多产品系统构筑的“整体体验”;由完成任务的“以目的为中心”,发展为构筑社会关系的“以意义为中心”。采用具有批判性、文化性的社会创新设计方法,构筑开放共享的产业关系,支持设计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交流,产业资源的集成优化和协同创新。

3.2.2 服务模式

在以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常采用严密的技术架构,严格把控交互流程,形成中央汇聚和瀑布流式的服务管理方式。用户与平台被动交互,用户反馈数据难以回到信息架构和交互模型中,持续地激发设计创新。在社会创新设计理论指导下,打造工业互联网创建创新服务平台,引入用户体验反馈与前馈机制,开展用户体验品质与行为数据分析,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提升。

■图3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用户体验设计架构图

■图4 社会创新设计流程图

■图5 基于社会创新设计的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流程图

■图6-1 智能家定制平台应用场景图

■图6-2 智能家定制平台应用场景图

■图7 海尔定制D计划理念图

■图8 小智--海尔母婴空气智控器产品图

3.2.3 设计架构

James Garrett(2003 年)提出用户体验设计架构的五个层级,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战略层解决设计“为什么”的问题,创建用户视角,形成设计目标。范围层聚焦设计“是什么”的问题,在统一、清晰的用户体验设计战略指导下,明确设计范围,形成面向应用场景的用户需求定义。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定义“如何做”的问题,塑造用户共创的设计模式,设计用户操作界面的具体形式。

工业互联网不仅支持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还支持以平台为媒介的社会互动和文化互动[11]。因此,在用户体验设计框架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创新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对设计层级内容进行创新。在设计战略层,不仅关注本能层的情感体验目标、行为层的作业任务目标,更注重实现用户社会价值的人生目标。在范围层,用户场景由物理空间场景,拓展为社会情境,聚焦用户在制造全生命周期中的旅程分析,注重多产品塑造的综合体验。在结构层,通过打造知识网络,建构灵感突破平台,组织开放式设计竞赛,支持用户共创的设计生态体系创建。在框架层,基于并行工程、虚拟仿真、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研发技术,重塑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在表现层,基于用户体验品质评价和反馈,定义设计表现风格,进行交互界面设计,优化迭代用户界面的色彩、文字、形状等形式(图3)。

3.2.4 设计流程

社会创新设计的流程主要包含三个基本阶段:用户对话、设计优化和应用实施。在用户对话阶段,设计师引导用户发言,倾听用户需求,并激发群体共鸣。在设计优化阶段,基于用户描述引入情境、添加想象、描述愿景、提出设想并激发合作,将用户参与的设计方案提供给用户,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持续的更新迭代。在应用实施阶段,将设计方案发布给用户,经过用户筛选后评价后,发布给生产者进行加工实施;加工后的样机再交给用户,进行评价反馈。由此,构成用户、设计师、生产者等多方参与,持续迭代更新的闭路循环(图4)。

将社会创新设计与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场景融合,可将设计流程进一步细化为五个步骤:创建用户视角、描述用户场景、用户共创设计、延伸用户服务和评价用户体验。在建立用户视角阶段,以建立与用户的深度链接,而非产品消费为目标;强调以用户价值为导向,重塑行业边界和产业结构,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实现价值链转型。在描述用户场景阶段,采用VR、虚拟仿真应用,突破物理场所局限,支持用户在整个行为流、信息流过程中的所有触点提升用户体验。在共创设计阶段,打造开放式创新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构筑设计师、用户、生产者形成的云端设计生态,支持用户主动参与和自发的共创行为。在用户服务阶段,集成物流、金融等第三方服务商,打造在线物流、金融、营销、售后管理等特色服务,提升制造全生命周期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在用户体验评价阶段,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用户体验品质评价方法,通过持续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形成用户体验的前馈和反馈机制,支持产品的持续优化迭代,满足不断提升的用户体验需求(图5)。

4 工业互联网语境下的用户体验设计案例

工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用户体验设计实践,将社会创新设计理论应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塑造企业家、社会组织、用户和设计师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丰富的实践案例,为推演出适合工业互联网的用户体验设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应用支撑[12]。

例如:海尔集团采用从创意到交付的MTD模式(Mind to Delivery),打造智能家定制平台。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创造基于网络的社群生态,支持研发、设计、消费者、市场共同参与的设计过程,形成用户预约、大规模定制生产、预售模式结合的全流程服务。在整个设计流程中,用户角色由产品消费者,转变为设计方案的主导者,设计持续优化迭代的推动者,创造出高度契合用户需求的平台与产品。用户借助平台,发布设计需求与创意。平台提供丰富的基础模块、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海量设计师与供应商资源,支持用户创意快速转化为产品并进行销售(图6)。

海尔基于智能家定制平台,面向未来人居生活方式,打造“D计划”设计大赛。汇聚全球设计师和用户资源,在聚焦设计需求(Demand)、促进设计方案(Design)、实现设计梦想(Dream)的基础上,挖掘社群需求(Digging)、探索未来生活(Discover)、形成设计驱动的创新服务(Design)。大赛吸引来自全球的上千名设计师、过万个用户参与,获得超过1000个设计方案。由意大利DOMODESIGN设计团队完成的作品《DONUT-儿童空调智能遥控器》获奖,并通过优化后落地实施,最终落地为产品“小智--海尔母婴空气智控器”,在海量用户体验反馈中获得广泛好评(图7、图8),验证了应用社会创新设计思维和方法,开展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结语

论文运用社会创新设计思维,对工业互联网技术语境下的用户体验设计进行了设计视角、服务模式,设计架构和设计流程的分析,系统定义了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的具体内容。借鉴社会创新设计流程与方法,定义了工业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方法,定义了创建用户视角、描述用户场景、用户共创设计、延伸用户服务和评价用户体验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猜你喜欢

工业用户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工业人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