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黄化沙糖橘园环割情况调查分析

2020-04-10蒋惠郭丽英郭雁君

南方农业·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化广东省

蒋惠 郭丽英 郭雁君

摘   要   2013—2014年在广东省沙糖橘主产区(肇庆市和云浮市)7个县(市)选择40个不同黄化程度的果园,对其环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2.50%的果园平均每年环割2次,45.00%的果园每年环割3次及以上;44.87%的树环割伤口愈合程度差,78.13%的树前后两次割痕较近(<3 cm),67.50%的果园割后不做任何处理;随着果园黄化程度的加深,年均环割次数也显著增加,其中Ⅰ类黄化园年均环割次数为1.50次,Ⅱ类黄化园为2.29次,Ⅲ类黄化园为2.78次。沙糖橘环割现象极为普遍,环割不当或过度环割是造成产区部分沙糖橘园黄化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沙糖橘;环割;黄化;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S66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4.009

沙糖橘3月下旬开花,花量大,夏梢多,着果率低,一般在1.5%左右,低的不到1%。落花落果严重是沙糖橘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保花保果是其栽培管理的重中之重[1-2]。环割是沙糖橘生产中常用的促花保果措施,但常出现环割不当或过度环割导致树体黄化现象[3-8],严重影响沙糖橘的产量和品质。为探明广东省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带(肇庆市和云浮市)黄化沙糖橘园环割情况及黄化现象与环割间的相关性,2013—2014年筆者在该产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1 调查方法

2013—2014年,在广东省沙糖橘主产区(肇庆市和云浮市)7个县(市)14个镇的40个黄化沙糖橘园进行随机布点调查。橘园黄化程度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三级[9-10],分级标准:Ⅰ类黄化园,叶片出现黄化症状的柑橘树比例在10%以内;Ⅱ类黄化园,叶片出现黄化症状的柑橘树比例在10%~40%;Ⅲ类黄化园,叶片出现黄化症状的柑橘树比例在40%以上。本次调查的Ⅰ类、Ⅱ类、Ⅲ类黄化橘园数分别为12、9、19个。各地沙糖橘果园主要建在山地或水田上,砧木多为枳或酸橘,树龄多为6~10 a。

每个果园按“S”形随机选择10株作为调查树,按主干、1级侧枝、2级侧枝和3级侧枝等调查环割数、环割伤口愈合程度、环割是否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上(前后两次环割口距离<3 cm)和环割口处理情况等。同时,针对环割情况和环割后伤口处理情况对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采用Excel 2003和SAS9.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LSR法检验差异显著性。

2 调查结果

2.1 整体环割情况

调查结果看出(见表1),广东沙糖橘树每年环割1~5次不等。其中,17个果园每年平均环割2次,占42.50%;10个果园每年平均环割3次,占25.00%;20.00%的果园每年平均环割4~5次;仅有少部分果园不环割或环割1次。可见,广东省沙糖橘园环割现象极普遍,不乏有滥用和过度环割的现象。

2.2 环割不当情况

对农户环割情况进行访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52.50%的果园环割前没有对全园喷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消灭枝干病菌及食芽、食叶类害虫,防止割口感病和害虫啃食愈伤组织;37.50%的果园雨天环割后割口不做处理,即环割时没有避开大雨天,割后也未及时处理割口,雨水进入割口,会导致形成层死亡,影响愈合;27.50%的果园采取一次多道环割,甚至有12.50%的果园环割时损伤形成层和木质部,15.00%的果园环割后引起树体黄化。

对农户环割后的割口处理情况进行访问调查,结果显示(见图2),67.50%的果园割后的割口不做任何处理,有12.50%的果园环割后用塑料布进行简单包扎,仅有17.50%的果园选择药剂处理。

2.3 不同黄化程度果园的环割情况

环割情况按果园黄化程度分类统计后发现(见表2),不同黄化程度的果园间年均环割数差异显著,随着果园黄化程度的加深,平均每年环割次数也在增加,其中Ⅰ类黄化橘园年均环割次数为1.50次,Ⅱ类黄化橘园年均环割次数2.29次,Ⅲ类黄化橘园年均环割次数2.78次;伤口愈合程度差的柑橘树所占比例、前后两次割痕较近(<3 cm)的树所占比例在不同黄化程度的果园之间无显著差异,环割伤口愈合差的树所占比例在Ⅱ类黄化橘园最大,为51.67%,其次为Ⅰ类黄化橘园(44.00%),Ⅲ类黄化橘园所占比例最小,为38.95%;大部分沙糖橘树前后两次割痕较近(<3 cm),其在Ⅰ类黄化园、Ⅱ类黄化园和Ⅲ类黄化园的占比分别为70.00%、83.33%和81.05%;环割口过宽的树所占比例在Ⅱ类黄化园(26.67%)显著高于Ⅰ类黄化园(8.00%)、Ⅲ类黄化园(12.63%)。

此外,对环割部位调查发现(见表3),不同黄化程度果园之间,除主干上的环割次数无明显差异外,在1级侧枝、2级侧枝、3级侧枝的环割数和总环割数之间差异显著,Ⅱ类黄化园的环割数显著高于Ⅰ类黄化园和Ⅲ类黄化园。其中,1级侧枝上的环割数最多,在Ⅰ类黄化园、Ⅱ类黄化园和Ⅲ类黄化园的平均环割数分别为3.42次、9.98次和6.60次,其次是2级侧枝,Ⅰ类、Ⅱ类、Ⅲ类黄化园的平均环割数分别为2.44次、7.46次和5.54次。

3 小结与讨论

近几年,热衷于环割的果农们在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因环割过度导致的沙糖橘树叶变黄、脱落,树势弱,环割口难以愈合等问题。本次调查显示,在广东省沙糖橘主产区过度环割或环割不当现象极为普遍,通常在头年12月进行环割以促花,第二年早春又环割保花,花后还要环割1~2次保果,不乏有滥用、过度环割的现象,每年多次环割易造成根系因缺少碳水化合物的供应而衰减,根系不发达导致树体衰弱黄化[11-12]。按果园黄化程度分类统计后发现,环割不当、过度环割与产区部分沙糖橘园黄化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果园黄化程度的加深,年均环割次数也在增加;1级侧枝、2级侧枝、3级侧枝、总环割数和环割口过宽的树所占比例在Ⅱ类黄化果园(叶片出现黄化症状的植株比例为10%~40%)中显著高于Ⅰ类黄化园和Ⅲ类黄化园,表明环割技术被滥用或环割不当会造成橘园一部分沙糖橘树黄化,而不是仅仅几株树的黄化,也不至于引起大部分或整个果园的黄化。调查还发现,很多刚挂果不久的幼树、衰弱树年复一年地被环割,造成满树是花,但花小且弱,着果率也低,尤其到了结果后期叶色发黄,甚至叶脉浮肿,大量落叶,树体不壮、早衰。

猜你喜欢

黄化广东省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冬小麦苗期发生黄化的原因及田间识别技术
八仙花黄化对CO2响应参数的影响
葫芦岛市银杏黄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喷施铁和有机酸防治菠萝叶片黄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2013年二季度全国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海南省和河南省发生甜瓜褪绿黄化病的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