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坯师傅老冯

2020-04-10明前茶

润·文摘 2020年3期
关键词:手型器型景德镇

明前茶

景德镇的拉坯师傅老冯,一年前刚PK过来自日本的陶艺大师。日本陶艺大师致辞时,谦逊中带着一丝隐而不露的傲慢:远在唐宋时期,日本是跟从中国师傅学习陶艺,而明清以后,徒弟的匠艺如此杰出,师傅是否及得上,可就很难说了。

中方领队神色紧张地瞅瞅老冯,见老冯的瞳仁并没有因为忐忑不安倏然缩小,反而愈见其大而幽深,立刻放下一半心。

说时迟那时快,十分钟不到,冯师傅已经拉出了宋元明清四个代表时期的素坯。最终成型时,花瓶从他手中小心地一托而起,离开转盘,那器皿上流淌的线条,兀自在随着惯性缓缓游动。又过了几秒钟,器型上所有的线条与韵味才有了收梢,渐次安定下来。

在冯师傅手下,元代的瓶子,瓶颈拉得很长,有一股顾盼生姿的秀逸之气;明代的花器,简洁敦厚的器型可看到“大道至简”的美,它看上去一无所饰,也还没有来得及经过真火的锤炼,但竟然已经具备了“空瓶无一物,梅香悄然至”的韵味。

拉完了坯,冯师傅全身上下没有一个泥点子,呼吸比打擂拉坯之前还要匀和。日本师傅见了深深鞠躬,自叹弗如。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冯8岁那年,一面上学,一面跟着景德镇技艺最好的拉坯师傅学艺。师傅交给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让徒弟脱去鞋袜,洗三遍脚,来把拉坯所需要的“不(读dun)子”踩到细腻纯熟为止。

“不子”踩了两年,师傅才开始教拉坯。师傅看了他的拉坯,这样评价他:“孩子,你脾气太刚,就算你有意识地去压抑急躁的性子,手上的动作也会使冲了。就算做出的器型有硬朗的棱线,你的手型也要柔和,连你的呼吸也要放柔。”

师傅的建议是练太极。先在平地上练,练熟了,再在梅花桩上练。景德镇的拉坯师傅都是含蓄又骄傲的工匠,谁的徒弟带得出色,也从不夸徒弟拉坯技术好,只会夸徒弟手型长得好,茶沏得好。小冯17岁之前从没被师傅这样夸赞过,他隐隐有些沮丧。

然而,师傅依旧在耐心等待。厂里派技术精湛的师傅去故宫复制展览品,师傅也带上他。在故宫的那些天,小冯没留心杏果落地,没留心熙攘的游人与孤傲行走的猫,他只看到了各个朝代时陶瓷的胎骨,沉厚敦实的,细挑空灵的,翩然绽放的,矜持收腰的……无数的旋转线条在他脑中盘旋流动,收拢的与撒开的,这些线条,盘旋在他脑中,吃饭时有,行走时有,做梦时有。

有人担心地去问小冯的师傅:“你徒弟这是魔怔了?”

师傅做了一個“噤声”的手势,淡淡地说:“不魔怔,没法开悟啊。”

忽有一日,小冯可以娴熟又笃定地拉坯了。一上手工拉坯的转盘,器型的丝滑光泽与旋律已经在他心头流淌起来。他知道哪里是千转百回的低音区,哪里是高亢明亮的高音区。他成了一个人的乐队,心中的旋律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一个拉坯师傅的充盈自信,就这样练成了。

(林冬冬摘自《扬子晚报》)

猜你喜欢

手型器型景德镇
慕古而怀今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手型问题
钢琴手型的重要性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我的家乡景德镇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
教琴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