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护理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的价值

2020-04-09杨培兰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2期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

杨培兰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过程中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的价值。方法:择取在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我方医院收治的66例住院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肢体语言沟通。对照组33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33例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3例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护理过程中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可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护理质量。

关键词:小儿护理,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小儿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无法对疾病进行正确描述,表达自身的需求,且对于不熟悉的环境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护理中患儿依从性较差,导致护患之间沟通较困难。此外患儿各脏器发育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成年人弱,家属爱子心切,不愿意看到患儿遭受疾病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烦躁情况。若不能与患儿有效沟通使其配合治疗,则会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采取有效的方式与患儿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科护理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化。肢体语言沟通是护理中常见的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包括眼神鼓励、肢体接触、倾听等方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本文通过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到我院诊治的66例住院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旨在为临床利用肢体语言沟通提高小儿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在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到我方医院收治的66例住院患儿。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及家属均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

纳入标准:(1)患儿家庭均可理解护理内容且可正常沟通者。(2)患儿年龄均小于7岁。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携带者。(2)智力发育障碍者。

观察组33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其中观察组33例患儿中包括男17例,女16例,患儿年龄区间1.5-6.7岁,平均年龄(3.25±0.82)岁。对照组33例患儿,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43±0.79)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33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开展相关工作。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并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同时保持病房整洁卫生,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且每日对病房进行消毒,以保持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观察组33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肢体语言沟通。(1)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针对肢体语言沟通的细节及应用技巧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护理人员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意识,护理过程中保持微笑,细心处理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儿进行沟通,在沟通时保持足够的耐心倾听并安抚患儿的焦躁、恐慌等情绪,使患儿尽量保持平静,降低对医护人员的排斥感。(2)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统一着装,保持穿戴整洁、仪表端庄,在与患儿的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与患儿一致的高度,平视患儿眼睛,并对患儿的良好表现可以通过鼓掌、肯定的眼神及抚触等进行鼓励和表扬。(3)护理人员应通过肢体语言沟通及时掌握患儿的感受,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需求,例如当患儿对打针或输液等出現害怕、恐惧情况时,可轻握患儿的手,或轻抚其背部、脸蛋等方式对其予以鼓励;或通过与患儿视线接触,表达对其的鼓励、赞赏等,通过亲切的眼神拉近与患儿问的距离,让其产生信任感。在患儿产生负面情绪时,护理人员应以和蔼、温柔的态度给予患儿心理辅导,向患儿投以关心、真诚的眼神,温和的言语,温柔的动作进行抚触,使患儿敞开心扉,对患儿的主诉或家长的主诉耐心倾听,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以便更好的沟通。此外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肢体语言沟通,安抚患儿情绪,还可以通过玩具、糖果等转移患儿注意力,使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儿依从情况,计算两组总依从率。①完全依从: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完全配合,无哭闹、恐惧等;②部分依从:患儿在护理过程中部分配合,偶有哭闹、恐惧等;③不依从:患儿在护理过程中不配合,经常哭闹且恐惧感强。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

(2)统计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根据李国花研究中的量表自制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总分100分,非常满意为80分以上,满意为60-8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评分共分为4项,每项25分。

1.4统计学分析

66例患儿研究数据用SPSS20.0软件分析。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的围术期指标主要采用t检验和Person相关;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33例患儿总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那么这便在一定的程度上让对比差异有着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3例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具体内容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中的多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小儿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度较低,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医护人员无法准确掌握患儿的实际病情,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加之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哭闹,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以至于治疗效果较差。护理人员在小儿护理过程中除了对患儿疾病的监测,还应增加与患儿之间的沟通,降低患儿的抵触感,以此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本次研究对66例患儿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P<0.05)。说明对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沟通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洼,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这是因为肢体语言沟通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是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的,可随时、随机进行应变使用。由于患儿年龄普遍偏小,沟通能欠佳,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感受与需求,因此在对其的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护理人员通过培训提高肢体语言沟通运用能力,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细心观察,准确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儿的需求,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语气温和、面带微笑,与患儿沟通时尽量保持平视,减少与患儿间的距离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当患儿产生负面情绪时,护理人员可对患儿进行轻柔的抚摸,并给予鼓励的眼神,使患儿消除恐惧、暴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此外患儿家属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安慰等工作,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肢体语言沟通是小儿护理中的重点内容,其对于优化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可提高小儿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在经过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家属中护理专业性、基础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即是因为肢体语言沟通凸显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可及时解决患儿的具体需求,避免患儿哭闹等影响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应用于患儿的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儿护理过程中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可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护理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理念对胆结石患者的应用研究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继发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