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2020-04-09杨永芬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杨永芬

【摘要】

目的:本文是为了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利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帮助孕妇顺利完成生产。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04年11月至2019年11月15年内所接收的30例产妇,将这3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产妇,对照组15例产妇,对于对照组的15例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的15例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在干预1个月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于相关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产妇的各项指标。结果:在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的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身体恢复情况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应用到产科护理之中,有助于帮助产妇顺利恢复,且通过细心护理能够使得产妇对于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大幅度提升,人性化护理干预值得在基层妇产科护理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基层妇产科;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編号】2095-6851(2020)04-229-02

妇产科护理目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怀孕之后,产妇由于生理的痛苦,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加上由于缺乏一定健康知识的了解,使得很多产妇在待产、生产以及产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妇产科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孕妇生产及产后的心理压力,让孕妇心情保持愉快。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在妇产科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了解其对于妇产科护理的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通过对本院2004年11月至2019年11月15年内接收的30例产妇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15例,平均年龄在22岁到34岁之间。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在21岁到36岁之间。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04年11月至2019年11月15年内所接收的30例妇产科产妇,将这3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于对照组的15例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的15例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首先要对观察组的产妇进行生活护理。一方面相关的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阳光充足,方便产妇的休养,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产妇的实际需求,根据产妇的喜好合理布置病房,进而帮助产妇提高住院的舒适度。一方面相关护理人员通过人性化饮食护理,要求产妇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情况,根据其兴趣有针对性性地安排较为清淡的食谱,向产妇积极解释正确饮食的重要意义。其次,相关护理人员可以对产妇进行疼痛护理。也就是说,产妇在怀孕期间易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可为产妇提供局部按摩法,帮助产妇缓解疼痛感。或者为产妇播放轻音乐等,转移产妇的注意力,降低产妇疼痛感。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引起高度重视。在妊娠期,产妇在分娩前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是正常心理,分娩后会有好转,对其进行适当的产前心理护理,加强对其健康知识指导,营造良好的看诊环境,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鼓励产妇家属积极陪伴,定期对产妇进行各项体征检查,注重保障产妇的隐私。在分娩期,指导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掌握呼吸技巧,帮助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缓解疼痛,自己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完成分娩。在产褥期,要积极观察产妇在生产后的心理状况,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如果母婴情况良好,可以多给产妇亲近自己孩子的机会,营造良好的母子氛围,通过孩子让产妇的心情保持愉悦。

1.3观察指标

本次主要是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对于相关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产后身体恢复情况了解人性化护理对于妇产科护理的重要作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了解两组患者的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我们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患者要好。并且在与护理人员接触的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耐心负责,赢得了产妇的好感与信任,因而使得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程度大大提升。具体数值如下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的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所以我们可以积极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到基层妇产科护理之中。

3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基层妇产科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分娩之前,能够帮助孕妇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一方面能够使得孕妇在分娩及产后身体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并且通过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使得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感受到相关医疗人员的服务用心程度,进而大大提高孕妇对于医疗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人性化服务应用到基层妇产科护理之中,首先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使得自己面对孕妇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效对产妇进行人性化干预。对于不同的孕妇应该要根据其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手段,使得孕妇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让孕妇能够注意到自己所讲解的各个要点内容,对于极度紧张、焦虑的孕妇应该要积极地帮助其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其次,相关的护理人员必须要积极配合医院,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在医院各个走廊、宣传栏加大对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得更多的孕妇及其家属能够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重视。在待产的过程中不断的让相关的护理人员加大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产妇都有机会学习,提高自己对于健康常识的重视程度。最后,我国相关基层单位必须要完善自己的制度建设,要求护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的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自己的管理条例,提高自身对于护理人员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1]再娜甫·阿布拉吉.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301+303.

[2]解东丽.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6):53-54.

[3]吴茂芳,崔亚林,周美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118+124.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