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无痛胃镜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20-04-09庞金玲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无痛胃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庞金玲

【摘要】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无痛胃镜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将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0例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症状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后,在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中研究组相比对照组均拥有明显优势(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无痛胃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200-01

无痛胃镜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检查方式,其在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在麻醉苏醒之后,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情绪,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1]。本次研究了80例行无痛胃镜檢查患者,针对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针对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的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基础,从中选出80例患者入组本次研究。对这80名患者展开随机分组,使研究组与对照组人数、性别比、年龄范围等一般资料相近(P>0.05)。具体情况为:对照组40例患者中包含了2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是19-64岁,平均年龄为(41.18±3.53)岁。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20-67岁,平均年龄为(42.46±4.29)岁。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密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确保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当胃镜检查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并观察患者的苏醒情况,促使患者苏醒之后能够迅速恢复行动能力。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在对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前,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告知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各项内容,嘱咐患者在检查前需要禁食6h、禁水2h,并排空胃肠道。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麻醉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防止患者出现呛咳、误吸等症状;在检查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24h内严禁工作、开车,注意当日的饮食,饮食主要以流质与半流质食物为主;(2)心理护理:在检查前,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存在心理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与患者沟通,找到患者的心理矛盾所在,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的心理矛盾,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多鼓励患者,告知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于检查工作的信心。

1.3评定标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每一条文字后有四级评分,(1)表示:没有或偶尔;(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如此。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分数栏1~4分适当的分数下划对号。在由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标准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按照中国常规,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每一项问题回答分4个等级:0分是没有、1分是少有、2分是常有、3分是一直有。评定时间为一周。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 ≤15分为无抑郁症状.16-19分为可能有抑郁症,≥20分为抑郁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患者的计量数据,计算结果则通过t值表示出来;以%表示患者的计数数据,计算的结果则通过x2表示。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值临界点为0.05,只要P值结果在该值以下(不含),就能够证明显著差异,其余情况一律视为无统计学差别。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症状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症状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焦虑症状评分与抑郁症状评分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方式的改变,现阶段胃肠道疾病的病发率也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患者出现胃肠道疾病后,其上腹部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在胃肠道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胃镜检查,以此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目前,最为常见的检查方式为无痛胃镜检查,这种检查方式具有应激反应小、检查结果准确等特点[3]。但患者在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抵触心理,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现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方式,这种护理干预更加注重于患者的个人感受与心理状况,通过对患者的健康宣教,能够帮助患者充分了解无痛胃镜检查的内容,并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通过心理护理,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信心;两种护理方式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各项心理症状评分中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后,患者在焦虑症状评分与抑郁症状评分中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P<0.05);且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中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新星, 王佳, 宋默薇.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胸主动脉瘤术后患者应激性精神障碍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3(16):63-64.

[2]马永利, 党娜. 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治疗中应用效果的对比[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24):2994-2996.

[3]蒲怀玉, 陈光兰.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干预[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8(12):2104-2105.

猜你喜欢

无痛胃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