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2020-04-09齐立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并发症

齐立平

【摘要】

目的:讨论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透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低血压、感染、导管堵塞、失衡反应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結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利于提升血透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71-01

血液透析属于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主要是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到体外并在透析器内与透析液物质交换,排除体内毒素分子、代谢废物,再将血液回输至体内的治疗过程。虽然当前临床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1],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慢性肾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容易继发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转归。因此,在血透透析治疗期间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时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为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特选择74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有21例男,16例女,年龄38~79岁,平均(57.01±10.53)岁,每周透析1~3次,平均(2.18±0.64)次;试验组有23例男,14例女,年龄40~75岁,平均(56.89±10.76)岁,每周透析1~3次,平均(2.14±0.66)次,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未见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血透护理,主要包括疾病健康宣教、病情观察和记录、遵医嘱执行护理工作、心理疏导、生活护理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1)低血压预防:透析开始前检查患者的血压,对于血压不高或有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适当予以升压药物,采用序贯超滤血液透析模式,适当提升透析液中的Ca2+、Na+浓度,并谨慎应用降压药物;对于伴有低蛋白血症的转,在血透前予以白蛋白输注;严重贫血者,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血透治疗,或予以输血治疗。一旦血透中发生低血压需立即停止治疗,并让患者平卧,抬高双下肢。(2)心律失常预防:在透析过程中,保持透析液中的电解质含量相对稳定,且脱水不宜过多过快。而且对于伴有冠心病病史、心肌损伤病史的患者,可适当提升透析液中的K+浓度。一旦发生心律失常,立即吸氧,并减慢血流量或停止血透治疗,配合医师进行急救处理。(3)感染预防:血透治疗前指导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HIV、梅毒、免疫十项检测,对于梅毒、HIV检测阳性者予以隔离血透治疗;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相关护理工作,防治感染;专机透析,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血透治疗过程中,应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透析膜,预防或减少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产生。(4)失衡综合征预防: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采用低效、小面积的透析器;开始血透时可适当使用应用高钠透析液,然后再输注5%葡萄糖溶液纠正高钠血症;对于尿素氮、血肌酐相对较高的患者,要合理控制血流量,减慢血流速度,并适当缩短透析时间。如果出现失衡综合征,予以吸氧、静滴高渗盐水和高糖溶液。(5)导管并发症预防:护理人员在建立静脉通道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因,并按照先抽后冲的原则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且基于肝素钠封管。同时做好导管口及其周围皮肤的消毒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透期间低血压、感染、导管堵塞、失衡反应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述,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述,予以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试验组的低血压、感染、导管堵塞、失衡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随着血透技术的发展,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断升高,然而在血透过程中极易导致机体内环境、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进而诱发心功能异常、低血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这不仅会影响血透顺利进行,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而有研究报道[2],在血透护理过程中可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干预,可预防并发症发生,以改善病人预后。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指在并发症未发生根据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规律、变化特点预测其可能出现的风险性,作出正确的护理判断,并予以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一种护理方法[3]。本研究试验组针对血透过程中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的诱发因素予以预防性干预,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低血压、感染、导管堵塞、失衡反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进一步证实了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利于提升血透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宁,陈金燕.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9):208-209.

[2]姚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干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8-71.

[3]杜樱花.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99-100.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