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2020-04-09喻刚发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

喻刚发

【摘要】

目的:研究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产科临床的各种可能性。方法:分组比较,征集55名自愿配合研究的处于足月临产状态的孕妇,分成两组,随机选取其中的25名作为观察组的实验对象,针对这些实验对象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剩下的30名则被定为对照组成员,采用常规分娩技术。结果:通过不同分娩技术处置之后,观察组表现出了100%的镇痛效率,而对照组却只有0%,此外,针对收集到的两组临床数据进行专门的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临床数据都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经过一系列相关数据的对比之后发现,观察组出现了产程明显减少的现象,另外剖宫产概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现象,同时两组临床数据之间的差异经过分析之后发现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对减轻孕妇分娩痛苦有显著效果,同时还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任何健康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发展的临床技术。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产科临床;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53-01

人类繁衍生息是一项古老而重大的话题,通常女性在每一次分娩时都会感受到非常大的痛苦,这种巨大的痛苦往往会给产妇强烈的刺激,以致有较大几率会对其身心造成非常大的创伤,影响其之后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有很多产妇在分娩之后患上了抑郁症。因此,如何减轻分娩痛苦,是医学上一直研究的课题。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篇文章根据55名产妇分娩案例做详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是选取了55名健康临产的足月孕妇作为实验对象,在征取55名产妇本人同意之后,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实验。出于实验对象的健康以及可对比性考虑,本次试验的55名产妇均为处于26岁到30岁之间年龄段的女人。针对这批产妇,在进行试验之初进行了随机性的分组工作,根据实施的临床分娩实验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人,针对这组孕妇临床上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处理,另一组为对照组,共30人,临床上对这组孕妇采用常规的分娩技术进行分娩处理。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意义。在对两组孕妇运用不同分娩技术进行分娩处理之后,对临床试验中产生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收集处理,经过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即其中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意味着本次试验产生的临床数据是有意义的,是具有可比性的。

1.2方法

针对两组孕妇采用完全不同的分娩技术来进行分娩处理,观察组的成员全部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处理,在孕妇的分娩过程中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局部麻醉处理。观察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宫口开合状态,当孕妇的宫口张开至2~3cm时,需要对孕妇采用复合麻醉技术,对其进行腰麻和硬膜外麻的双重联合施药处理。之后在孕妇子宫开始发生收缩现象的时候,对孕妇注射相关药物,需要精准的将芬太尼缓慢而均匀的一次性注入孕妇的L3~4或者是L4~5脊椎间隙中,药物计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当量应该为2.5g。在孕妇宫口完全张开之前的这一阶段,给药需要分批多次进行,并且要保持给药的连续性和微剂量控制,确保药物药性的发挥始终保持在温和状态下,并且要伴随整个分娩阶段中。这一阶段的给药需要使用专业医藥仪器来进行,临床大多使用微量泵进行给药。而对照组则不同,只需要运用常规的分娩技术进行分娩处理就可以了。但是两组都需要对整个分娩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观察和采集。

1.3镇痛效率评判

通常医学临床上会将镇痛效果分为3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即为“显效”,表示经过医学相关技术处理之后,临床患者的痛感基本消失,本来会很疼痛的手术变得基本无疼痛;第二个等级就是“有效”,表示经过医学相关技术处理之后,临床患者的痛感没有完全消失,还存在一定的酸痛感,但是已经减轻了不少疼痛,剩下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无效:而第三个等级则为“无效”,表示经过医学相关技术处理之后,临床患者的痛感基本没有消失,依旧存在的激烈的疼痛现象,表示该医学相关技术对临床患者的痛感消除作用基本为零。根据具体的临床试验会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采集整理,最后将镇痛效率由0%到100%进行区间评定,再根据最终产生的镇痛效率百分比来做该医学技术的临床镇痛效率评判。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临床试验所产生的数据最后都经由专业的统计学软件进行采集,最终由统计学算法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以使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临床实验之后,两组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观察组由于进行了无痛分娩技术处理,该组的孕妇在分娩中的受到的镇痛效率为效率为100%,也就是说观察组全体实验对象在进行临床分娩的时候都没有感受到明显的疼痛,而对照组则不同,由于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分娩技术进行的临床分娩处理,整个分娩过程中并没有进行麻醉处理,因此该组全体成员在进行分娩时都忍受了全部的生理分娩产生的疼痛,该组的分娩镇痛效率因此为为0%。在随后对两组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之后,发现两组的实际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见表1。

3讨论

产妇在进行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分娩是必须要面对的,分娩会给产妇带来严重的疼痛感。然而常规的分娩技术并不能有效的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孕妇往往因遭受分娩痛苦而使得身心受到影响,还可能会发生后续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抑郁等。因此,如何在医学技术上解决分娩痛苦成为医护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又由于分娩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人类新生命的诞生,过于激进的技术往往会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影响婴儿健康的前提下无痛分娩技术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在对55名临产孕妇进行分组临床试验之后,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无痛分娩技术确实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孕妇的分娩疼痛,同时还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因此,这项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福花.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观察[J].智慧健康,2019,5(25):183-184.

[2]刘秀梅,王玲峰,芮毅.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9,39(04):369-370.

[3]温凤云,刘凡,王晓娟.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98+152.

[4]吴昌菊.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4):214.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快乐教学法在提高少儿羽毛球启蒙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