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推拿配合揿针治疗小儿便秘60例临床体会

2020-04-09潘健锋李妙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便秘推拿

潘健锋 李妙媛

【摘要】小儿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或间隔时间延长,或便意频而大便坚涩排出困难的病证。收治的60例便秘患儿,根据辩证分型后均使用小儿推拿配合揿针治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5%;个人体会:小儿推拿配合揿针治疗小儿便秘效果显著,方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便秘;辩证分型;推拿;揿针

【中图分类号】

R540.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45-01

[1]小儿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或间隔时间延长,或便意频而大便坚涩排出困难的病证。

便秘小儿常见的临床证候,可见于任何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西医学将便秘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大类,功能性便秘是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涵障碍,约占儿童便秘的93%以上。现阶段西医治疗一般治療使用开塞露通便并配合乳酸菌的使用,笔者自2018年以来运用小儿推拿治疗配合揿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60例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收治门诊患儿共60例其中男孩42例,女孩18例;年龄0-2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15天。

1.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及辩证分型标准: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燥,轻者仅大便前部干硬,重者大便坚硬,状如羊屎;排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常2-3日排便一次,甚者可达6-7日一次;或虽排便间隔时间如常,但排便艰涩或时间延长,或便意频频,难以排出或排净。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排便哭闹等症。

(1)食积便秘:大便干结,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或有口臭,手足心热,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厚,脉沉有力,指纹紫滞。

(2)燥热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甚至便秘不通,面赤身热,腹胀或痛,小便短赤,或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燥,脉滑实,指纹紫滞。

(3)气滞便秘:大便秘结,欲便不得,甚或胸胁疼痛,嗳气频作,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指纹滞。

(4)气虚便秘:时有便意,大便不干燥,仍努挣难下,排便时汗出气短,便后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虚弱,指纹淡红。

(5)血虚便秘:大便干结,坚涩难下,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目眩,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

2治疗方法

60例患儿均使用小儿推拿配合揿针治疗,具体小儿推拿取穴为:补脾经500次、清大肠500次、清小肠200次、搏阳池500次、退六腑100次、顺时针摩腹3分钟,捏脊10次。揿针取穴:合谷、阳池、足三里、中脘、天枢、大肠腧、脾腧、胃腧;每天做一次推拿完后贴揿针,揿针贴7-8个小时,七天一个疗程。

3.1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便质软;好转:治疗后大便次数增加或便质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

3.2治疗结果 60例患儿中治愈51例,占85%,好转6例,占10%,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95%。

4体会

小儿便秘中医认为脾胃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所以小儿推拿以补脾为主,但便秘的基本病机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病位在大肠故以清清大小肠来分清别浊在以搏阳池通便,退六腑清体内之湿热,顺时针摩腹可使体内肠的挪动,促进脏腑的消化和吸收,捏脊来提升体内正气,以防清泄太过伤小儿脾胃;全方通腑气、助挪动、促排泄,从而达到很好的排便功能。最后采用揿针贴穴位可对小儿穴位更加长时间的刺激,加强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马融·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11-114.

猜你喜欢

便秘推拿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8例临床体会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