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的危害及治疗

2020-04-09郭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口病疱疹重症

郭敏

【中图分类号】

R821.4+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16-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EV7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肠道病毒所引发的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的儿童是此病的主要受害者。虽然说起手足口病,家长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对于它的危害以及相关治疗手段,很多人仍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孩子生病后,常常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那么有哪些疾病常识是需要家长们了解的呢?下面一起学起来吧!

1手足口病危害大

1.1传播快,难控制手足口病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病人的咽喉分泌物、唾液、粪便、疱疹液以及使用过的毛巾、水杯、餐具、衣服、床上用品等都可能成为此病的传染源。同时此病的潜伏期为2-7天,在这个阶段,病人虽然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由于已经是病毒携带者,所以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之一。在托儿所或者是幼儿园内,幼儿相对集中,小朋友们接触频繁,因此极易在短时间内出现难以控制的流行性爆发。

1.2危害生命健康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但幼儿的皮肤娇嫩,且皮肤黏膜较薄,因此极易引发难以愈合的溃疡。同时由于幼儿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受到病毒侵袭后,极易出现脑膜炎、心肌炎、肺炎以及肺水肿等严重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

2手足口病的鉴别

在发病早期,手足口病患儿常会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此时家长们万不可凭经验来判断孩子患了感冒,特别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以及流行爆发期,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口、手、足表现。如果口腔内存在灰白色疱疹或者溃疡,且手、足部位皮肤可见多个分布不规则的1-2毫米圆形疱疹,则需要考虑手足口病的可能性。手足口病的疱疹与烫伤、磨损所导致的水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们皮厚且硬、不痛不痒,其中的液体较少,很难碰破,同时周围还有一圈明显的红晕。虽然这些疱疹来势汹汹,但大部分情况下,3-5天内就能自行消退,且不会破皮留疤。

幼儿在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后,家长应提高警惕,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专业儿科医生的诊治。如果病情较轻,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均可在1-2周内自愈,所以注意观察病情即可。但如果病情严重,则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家长们一定要牢记以下重症表现,才能为患儿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高热持续24小时以上,不管是物理降溫还是口服退热药,症状仍未见好转;

(2)患儿精神不振、嗜睡、头痛,如果年龄较小,常表现为烦躁不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发生昏迷;

(3)食欲不振、呕吐频繁且严重,尿量明显减少,严重者甚至超过12小时无尿;

(4)频繁咳嗽甚至呼吸急促;

(5)可见患儿的面色苍白,易出虚汗,四肢冰凉、抖动,部分患儿可能无法平稳站立。

3治疗期间,家长能做些什么?

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所以对于患儿,常实施对症治疗方案。普通病例无需住院,接受门诊治疗即可,而重症患儿则需要接受呼吸支持、吸氧、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院内治疗手段。但无论是居家还是住院,家长都应定时帮助患儿进行体温检测,观察其体温变化情况。如果患儿的体温超过38.5℃,在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的同时,家长也应适当帮助孩子减少衣物,并通过有效的物理降温方式提高患儿的生理舒适度,以免高热症状对其饮食以及睡眠造成影响。

孩子生病是最令父母着急的事儿,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早退热,少受罪,都希望医生能尽快进行输液治疗。其实输液的效果与口服退热药一致,虽然能让孩子身体舒服,但无法缩短病毒感染的病程。而且在输液过程中,患儿的心脏血管负担会大大加重,如果不幸运的话,还可能出现交叉感染情况。一般只有患儿的年龄较小,拒绝饮食饮水、尿量少而黄,或者是存在肺炎、脑炎等严重合并症,医生才会建议进行输液治疗。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多听医生的话,少自作主张。

在患儿居家休息期间,应将其与健康儿进行隔离,并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且温湿度适宜。同时也要注意帮助患儿勤换衣物以及床上用品,并立即进行清洗暴晒,有条件的话,建议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发热过程中及时帮助患儿清理皮肤上的汗液,以保持其身体的干净卫生。必要的情况下,可应用84消毒液对患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受口腔疱疹的影响,患儿大多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尤其是固体类食物。所以家长应该多帮助患儿准备清淡可口的流质食物,同时叮嘱孩子多喝水,但注意千万不要喝生水。

另一方面,在疾病痊愈之前,不要让您的孩子过早回归课堂,这不仅不利于患儿的身体康复,还会增加其他孩子的患病风险。

4接种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法宝

目前我国已经自主研发出针对EV7病毒的单价疫苗,6个月以上儿童均可接种,而且在一周岁内完成接种,可以尽早发挥保护作用。但5岁以上儿童以及成人,由于大多已经通过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所以临床上一般不再推荐接种。

有的家长可能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已经接种过疫苗,还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这主要是由于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较多,而现有疫苗只能预防EV7病毒所引发的手足口病,所以接种疫苗无法保证孩子百分之百不患病。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出现了这样的想法,既然只能免疫一种病毒,性价比未免太低,那还不如不打。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上文我们已经提到手足口病有轻重型之分,82%以上的重症手足口病都是由EV7病毒所引发,同时导致病人死亡的手足口病,有93%都是由EV7病毒引起的,而柯萨奇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所引发的手足口病大多属于自愈性的轻型,基本上无需进行治疗,所以接种疫苗在降低重症手足口病发生风险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即使您家孩子已经得过手足口病,但如果年龄小于5岁,仍然建议接种疫苗,以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家长,不生病才是保障孩子健康的法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同时多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可口餐食,加强营养,以提高其身体免疫力。家长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树立起榜样,每日进行适量运动,以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应尽量减少孩子在公共场所的停留时间,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与存在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孩子进行接触。

猜你喜欢

口病疱疹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