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偏瘫康复的5大原则,实现轻松康复

2020-04-09范小莉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病偏瘫康复训练

范小莉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095-01

偏瘫是存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的后遗症之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特别是偏瘫恢复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身体等诸多因素均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不良影响,如何尽快康复已经偏瘫的肢体恢复功能是患者及家属最为关心的。

1偏瘫康复训练中常见问题

1.1关节被动活动不合理,直接损伤关节在偏瘫康复训练中,指导患者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时不可超过关节本身的正常活动范围,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不然就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情况严重的甚至会直接造成韧带断裂、关节挛缩等情况的出现。另外,如若患者的关节被动活动不合理,超过自身耐受度,就直接导致关节周围异位骨化,所以控制关节活动范围和频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2步行训练时间不合理在实际的康复训练中,指导患者行步行锻炼的前提是患者能够独立坐起及站立。但就现阶段而言,很多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希望身体功能能够早期恢复,从而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减轻家属的压力,故就会经常出现在基于患者无法独立坐起及站立的情况下帮助其练习步行,造成患者出现划圈步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1.3未正确进行肌肉力量训练针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而言,其患病期间运动、协调等功能往往已丧失,如若只是对其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是无法进一步促进技巧、协调等功能的恢复,需引起注意。

1.4偏瘫康复5大原则

1.4.1循序渐进原则尽早做瘫痪肢体的被动、主动运动及按摩。偏瘫发生后2年左右患者都处于恢复阶段,在此阶患者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治疗心态,坚持的进行语言、生活等功能的恢复训练,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训练动作应由简到繁,由单一关节到整个肢体运动、负荷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逐步恢复肢体的各种功能。例如,针对还无法独立坐起的患者,要鼓励患者独立坐起,可将坐起的动作分解,要患者反复练习,但要注意练习时间,以提高他们训练的积极性。

1.4.2不代替原则受疾病特殊性的影响,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每一项动作通常都是要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帮助,但有些家属并没有正确了解、掌握不代替原则,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故需引起注意。例如,对于可独立进食的患者,如若其姿势不正确,家属可在一旁纠正、辅佐,但是不可直接喂食。

1.4.3不要过分照顾原则很多患者因为关心、关爱患者,就会不自觉的过分照顾,其实这很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长时间的过分关照就会促使患者养成懒惰、依赖心理,所以不可过分的照顾患者,只要是患者可独立完成的动作,极可能不给予帮助,让其自己完成,这样就可在提高患者生活技能的同时,强化其肢体的灵活度。

1.4.4不断重复原则针对偏瘫患者而言,在康复训练中的每一项动作均需不断的反复练习,直到某一动作定性后,才可性下进行下一个训练。

1.4.5严格遵守正常用力原则通常情况下,一些偏瘫患者往往会长时间的处于某种异常活动范围,进而就导致了肢体功能的异常,这大多都是没有严格遵守正常用力原则导致,如若没有给予患者及时纠正,就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肌张力,加重功能障碍,故患者需要尽早使用辅助装置,以提高康复效果。另外,如果不正常用力得不到及时纠正,必然使患者肌张力增高,导致功能障碍的加剧,故需要患者尽早助行仪,以促进康复。

3偏瘫康复最佳时期

针对偏瘫患者来说,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临床及康复治疗时直接影响着其功能康复程度。有相关研究指出,在偏瘫患者发病后,要尽可能在3-6小时内接受药物治疗,从而才可及时对患者的脑神经细胞进行保护。同时,与临床治疗一样,康复训练同样有“时间窗”概念,发病6个月内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段,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功能恢复越好,原则上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48小时内无进展,就可进行康复治疗。

4偏瘫康复训练关键点

4.1康复训练要趁早偏瘫患者的康复期是在治疗之后,在患者病情稳定、血压稳定、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进行肢体活动,越早进行肢体的锻炼,肢体活动恢复效果就会越来越理想。在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时一定要谨遵医嘱,严格助手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急性阶段,可不断鼓励患者行适量的床上运动,如抬手、抬腿、屈伸等,待患者可慢慢的倚床坐起后,在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床下运动锻炼。

4.2肢体恢复活动动作要做到位有些偏瘫患者对于肢体活动的康复训练,简单的以为就是每天晃动几下胳膊,动几下腿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做是完全达不到康复的效果,所以对于肢体恢复活动要做到位,简单来说就是要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幅度。例如:活动肩关节的时候,让患者采取侧卧,向上要抬到完全将胳膊举起,向前要能够摸到对侧肩膀,向后则要做到前臂放在背后,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关节的粘连,减少肩关节疼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肢体的恢复训练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4.3抓住康复的好时机对于患者的康复训练,夏季是最好的康复时机,这主要是因为此阶段患者穿戴较少,有利于康复训练的操作便利性,同时受高温代谢快的影响,患者的关节韧带及学位会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此时对其实施推拿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规避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等现象。

4.4裝配假肢及矫形器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针对一些截肢患者而言,需要给予装配假肢,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针对肢体畸形、运动异常的患者,可指导其佩戴矫形器,以避免患者畸形加重,针对行走不便的患者,可给予其手杖。另外,在此期间,注意患者不可过度劳累,尤其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后如若患者有肌肉紧张等表现,就需适当的减轻运动量。

主人翁意识,了解职工的合法权益,主动要求企业配备合格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并自觉使用,自觉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及早发现职业病损,及时调离以减轻损害;4.加强对职业病报告机构培训,规范职业病报告流程,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减少不报和漏报[5]。

参考文献:

[1]李涛.新时期职业病防治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职业医学,2018,45(5):537-542.

[2]冯鸿义,张维洁,徐秀芬.2010年度某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现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49-1050.

[3]龚鉴,李德云.2010-2012年珠海市职业健康监护人群职业危害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569-571.

[4]张栗,古欣星,苟勇,黄志勇.2013-2015年成都市龙泉驿区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 33(11):1142-1145.

[5]林秋红,刘移民.2007至2008年广州市职业病网络直报工作情况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0, 28(6):452-454.

猜你喜欢

职业病偏瘫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职业病
职业病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