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女性形象

2020-04-09穆楠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阿瑟女性形象

穆楠

摘  要:阿瑟·米勒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之一,曾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20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他的作品因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被称为“美国戏剧的良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推销员之死》中出现的三类不同女性形象,从而揭示《推销员之死》不仅仅是威利洛曼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引发人们对女性社会处境的关注。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1

阿瑟·米勒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作品因聚焦社会问题而表现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因此也被称为“美国戏剧的良心”。1949年创作的《推销员之死》上演并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家奖及普利策奖。作为米勒的代表作之一,《推销员之死》讲述了主人公威利·洛曼身为一名推销员坚信依靠个人魅力和好人缘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而现实却是精神恍惚,两个儿子一无是处,父子关系紧张,内心矛盾而挣扎的生活。威利活在对成功的幻想中,直到最后,还幻想通过以自杀骗保的方式来帮助儿子实现其致富的美国梦。这是一个普通美国人迷失在“人人都能成功赚大钱”的美国梦中的悲剧。大多数研究也是聚焦在研究威利·洛曼的悲剧,而忽视了阿瑟·米勒在悲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从传统女性、城市法则中的女性、美国梦中迷失的少女三类不同女性分析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1. 传统女性形象

“他者”是女性主义先驱者西蒙波伏娃提出的一个概念,即那些没有或丧失了自我意识、处在他人或环境支配下、失去主观人格的被异化了的人。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是被塑造的”[1],也就是说女性是由整个男权制文化所决定的。二战后,传统的“女性观”再次复活,“女性回归家庭”的呼声高涨。《推销员之死》中出现人物对话的女性人物仅有五位,包括威利的妻子琳达·洛曼、没有姓名的情妇以及餐厅内出现的两个年轻女伴佛赛特和莱塔。琳达是一位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女性角色中占有主要部分。她的生活中心就是一家人的日常起居,琳达与丈夫威利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由威利发出,琳达也没有机会发表任何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在父子三人谋划一番“大事业”时,每一次琳达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都会被威利打断甚至斥责。但“她通常是个乐呵呵的人,但多年来已经习惯了克制自己的习惯,决不允许自己对威利的表现有任何不满”。这种逆来顺受是传统社会对妻子们的普遍要求,每当威利事业上遭受挫折的时候,琳达总是给予他安慰,称他是最优秀的推销员,这使得威利坚信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好人缘总有一天会赚大钱,从未意识到商业社会弱肉强食的商业法则。

2. 城市法则中的女性

一个理想的社会,男权和女权应该是平等的。在家庭中,琳达的柴米油盐为威利带来的可能不是家庭的温暖,而是生活的压力。“洗衣机还需得付九元六,到十五号还得交三元五的吸尘器分期……到十五号咱们总共得拿出一百二十块来。”这种家庭上的捉襟见肘和事业上的挫败,使得威利感到生活压力。但他始终不能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下商业法则的残酷,而是选择背叛自己的妻子,并把这种背叛理解成孤独。威利的情妇是处在城市法则中的女性,她每天接触各式各样的推销员,她知道威利需要通过她与买主接线,也懂得自己可以通过威利得到自己想要的丝袜,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下,她告诉威利“想把我弄到手?不是你弄的,威利,不,是我选上了你”。在儿子比夫发现了父亲的奸情,威利想要掩饰并赶走情妇时,情妇既没有听从威利的话藏好,也没有为自己违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愧。相反,她不顾威利的辱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纯丝丝袜。在缺乏人性的社会背景下,没有道德伦理,唯有利益至上。

3. 美国梦中迷失的少女

在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万能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人们崇尚金钱与财富、权利与地位,“物质财富是衡量人生成功的首要标准”[2]哈皮在餐厅遇到佛赛特时,介绍自己是一名推销员,佛赛特展现的是有点高傲;哈皮介绍自己的哥哥是有名的足球运动员时,佛赛特丝毫不感兴趣;而当哈皮说自己本来叫哈罗德,在西点军校大伙都叫他哈皮时,佛赛特不禁肃然起敬,并转过脸展示自己的侧影,并按照哈皮的请求叫来了自己的朋友莱塔。年轻少女对金钱权力地位充满了向往,而哈皮对女孩们子的态度竟然是“我说的怎么样?招手就来!”这是来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自身优越感,也是对女性赤裸裸的蔑視。

4. 结语

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制度下,传统女性形象的琳达在家庭中丧失了自我意识,对丈夫逆来顺受;城市法则中的情妇为了物质利益不顾道德伦理;年轻的少女们迷失在对财富、权力地位的向往中,这不仅仅是推销员和女性们的悲剧,而是残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M]. 陶铁柱, 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11.

[2]王建佳. 《〈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学术交流》2013年第5期.

[3]阿瑟米勒. 《推销员之死》[M]. 英若诚,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推销员之死阿瑟女性形象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没有秘密的树洞
美国死刑犯:七次躲过行刑,续命33年
预设在戏剧文本《推销员之死》中的语用功能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电影《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悲剧特色
《推销员之死》中的非语言交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