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活动课设计初探

2020-04-08朱国华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初中数学

朱国华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活动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型受到了教师的关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活动课以独立的版块纳入数学课程中,进一步凸显了活动的重要性. 而数学活动课推广至今,实施现状如何?又存在多少问题呢?文章首先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活动课的成效进行了调研,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和访谈进行总结,进一步落实了数学活动课实施的必要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与数学活动设计相关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好试题,加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进一步巩固了数学活动课的地位.

相对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对数学活动课的重视程度相对滞后,大部分教师仅仅把活动课教学视为一种形式,有些教师甚至跳跃而过,原因是受考核机制和教学进度的约束,教师担心在课堂内融入活动课内容会影响教学进度. 不过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活动课的喜爱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不仅对新颖的活动内容感到新奇,而且对开放的学习方式感到好奇,非常期待多上数学活动课. 但是,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有的操作起来过于烦琐,有的要求“高不可攀”,所以学生也只能望尘莫及.

为了使新课程理念更深化,课程改革更彻底,充分挖掘学生大脑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笔者在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尝试开发了数学活动课,试图以教材为媒介,以活动课教学为手段,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那么,数学活动课教什么呢?怎么教?数学活动课实施的效果如何?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见解.

实验:让数学活动课走进课堂

为了深入了解,笔者针对某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平行班初二(1)班、初二(2)班、初二(3)班,实验班初二(4)班、初二(5)班. 其中平行班为一教师同时任教,而实验班为另一教师任教. 这些班级原先都为平行班,而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使学生的成绩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纵观初一第二学期的期末成绩,无论是从及格率,还是从平均分,又或是从优秀率着手分析,都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成绩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为了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有效促进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验班的任课教师在每个章节都会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次数学活动课. 活动课的内容多种多样,一般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创设,深度把握教材的层次性和难度. 有些是教材中的数学活动,有些是与章节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还有些是依据中考中的实际问题改编而来的.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小结和练习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教学形式,收获意想不到的硕果[1]. 活动课前,教师都会安排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器材、安排好分组、抽样调查等;活动课结束后,每个合作小组都需要完成一份活动报告,报告内容里必须有每个小组成员的思考和想法;教师分析每个小组的活动报告并进行合理评价. 而另外三个平行班则有条不紊地按照传统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每个章节学完会组织学生复习并安排一次单元检测.

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八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共安排了12节数学活动课,如“剪纸”“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藏宝图”等.

案例?摇 藏宝图中的数学游戏.

芳芳在一本探险读物中读到以下一段文字叙述和一幅图(如图1).

这是探险者无意中获得的一张寻宝图,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没有任何关于宝藏藏匿处的标志,可以看到的仅仅是A,B这两块巨石. 探险者经过查找和分析,得出这两块巨石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2,1),B(8,2),而藏宝地所在的坐标为(6,6). 你能否根据这些提示找出地图上的藏宝地?

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类型,学生都很感兴趣. 学习完“数量位置的变化”这一内容后,可以让学生依据坐标来判断位置. 为了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笔者还在藏宝图的下方设置了以下数学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

活动1?摇 (在游戏中体验A和B的坐标的关系)在图1中标出A,B的坐标,进一步想象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从横坐标与纵坐标两个角度进行观察.

活动2?摇 (确定坐标平面)首先过点B作一水平线,而后过点A再作一铅垂线,设它们的交点坐标为C,测量BC的长度,最后利用坐标找出单位长度后确定坐标原点.

活动3?摇 根据上述坐标原点和单位长度则可找出藏宝地点.

观察实验结果后得出,实验班学生的进步是显著的,较初一期末考试又前进了一大步.

分析:数学活动课的探究

1. 问卷调查

笔者从学生对数学活动课的看法、对数学活动课的兴趣度、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以及对同伴和老师的态度等方面做了一份详细的问卷调查. 查看了学生的问卷后,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学生对实验班的数学老师更满意,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为浓厚;学生们都喜欢上活动课,并能积极参与其中,能在活动课中积极动脑、主动思考、相互合作,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活动课的开展也对数学课的态度有所改观,逐步喜欢上了数学. 平行班的学生展现出来的是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学优生潜心钻研难题,“学困生”则一蹶不振,对数学越发不感兴趣,学习成绩自然每况愈下.

2. 访谈记录

另外,笔者还采用了个别访谈的形式,主要是与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了解他们对数学活动课的一些认识.

问:在数学活动课的学习中,你认为数学与你的生活有关吗?

答: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去超市购买东西,可以设计最为省钱的购买方案,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等.

问:通过数学活动课,你认为学习数学有用吗?

答:在数学活动课的学习中,我观察到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体会到了数学是一门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 以后,我要加倍努力地学好数学.

问:你能在数学活动课中找寻学习的乐趣吗?

答:数学活动课非常生动和有趣,我们可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我感受到学习数学真的是既轻松又有趣.

……

从上述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学生都愿意参与数学活动课,并希望开展更多的数学活动课. 另外,活动课的开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品味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探究数学的手段和能力[2].

结论:开展数学活动课的必要性

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在数学活动课的参与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活动课为数学教师提供了施展能力的空间,一批高质量的教案和优质示范课也随之涌现.

(2)在数学活动课的指引下,课堂教学越发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实践和思维活动,培养了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数学观察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促进了整体的发展[3].

总之,数学活动课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型课程模式,实践证明,这种课程模式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參考文献:

[1]顾广林.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认识[J]. 数学教学通讯,2010(09).

[2]解林红.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品味数学[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2).

[3]王治伟. 新课改指导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数学教学通讯,2009(30).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初中数学
宝鸡文理学院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