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0-04-07覃柳红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实践策略

【摘 要】本文以会计和物流专业为例,分析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校企联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提出构建“一设一编一平台”、注重技能创新、加强校企合作等做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跨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061-03

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下,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物流行业作为第三产业,涉及信息、运输、仓储等多个领域。物流行业发展需要会计的支持,尤其是管理岗位方面,因此将会计知识与物流知识相結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把握全局,适应岗位的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提高业务数据核算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创新业务中明确思路和准确判断,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一、中职学校会计与物流专业教学现状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部分中职学校虽然对会计与物流专业进行优化与革新,但是仍未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仍然沿用学科型课程教学,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显著提升,跨专业人才培养难以顺利开展,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一)专业教学模式落后

虽然部分中职学校已实施教学改革,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在专业的教学模式方面仍存在些许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与应变思维能力较差;二是教材“重学科体系,轻学科间交流”,各个学科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三是“重专业教育,轻视复合知识传输”,学生的知识范围较为狭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急需通过专业联合的方式,以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需求存在偏差

人才市场对身体素质良好、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毕业生需求较大。但是,职业类学校因“双师型”人才缺乏,导致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即过于偏向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技能培养,如商务英语、商务礼仪等课程开设不足,与职业能力需求之间存在偏差。据调查,物流领域对男生的需求较大,但会计领域女生的就业面相对较广。对此,中职学校要对教学培养方向进行调整,探索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使其与职业能力要求相符合,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不紧密

中职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培育现代化人才,因此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十分重要。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学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物流、企业管理等工作,因此学校可以与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实现跨专业人才培养。但许多学校没有与对口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习实训场所缺失;部分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缺失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业务、实际需求等认识不足,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较少,导致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有所偏差,进而影响学生就业率。

二、中职学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使具有会计技能的学生能够在物流行业中实现就业,中职学校应积极构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一设一编一平台”、注重技能创新、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综合型人才,增加就业概率。

(一)构建“一设一编一平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复合型人才是指各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个具体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通过构建“一设一编一平台”的方式实现。在现代职业教育环境下,使中职会计与物流专业学生具备处理简单物流和会计事务的能力,实现产教融合,进而拓宽会计与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

“一设”是指在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立足于学生跨专业知识传授,使会计与物流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专业优势的发挥。同时,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与计算机等方面知识,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如图 1 所示)。在物流专业会计课程设置中,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调整,使其更加贴合物流岗位需求。例如,对物流成本知识用会计理念进行优化,突出核心知识,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等内容融合;在物流专业教学中,将最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纳入课程,在总结当前会计核算特点的同时,提取核心知识、剔除复杂的会计理论,更易于学生接纳和理解,增强会计知识的实用性。

“一编”是指根据会计与物流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编写教学内容。将物流实训内容融入会计教学中,同时纳入一些核心专业知识,适当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物流相关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内化,在具备物流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很好地处理初级会计事务,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就业范围得以拓宽。

“一平台”是指跨专业人才管理平台,涉及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为跨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等提供帮助。平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有助于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由学校组织管理,资源集成在平台之中,便于跨专业教学的查阅与重组,增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企业等各单位的交流沟通,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更大助力。

(二)理论实践同步,强化综合技能

其一,中职教育只有将课堂理论与技能完美衔接,才能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与职业技能,实现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课堂教学与社会实习、调研等方面着手,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教学活动方面,重视体系建设,强化专业教育。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学习更多的技能与方法,进而强化综合技能。其二,跨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同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水平。中职教学可采用“2+1”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前两年学习理论知识,并在学校的组织下到会计或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也可利用寒暑假到各个企业学习,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在最后一个学年到企业岗位实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还能减少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培训成本。

(三)注重技能创新,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四方面。

1.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跨专业的技能学习,学生更加注重会计与物流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在学习与实践中主动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为未来岗位工作积累更多经验。物流专业学生日后主要从事货物运输、管理等工作,在物流实训课中将基础会计与物流知识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创新发展。

2.形成严谨的思维。物流专业的就业面较广,包括生产制造、运输等,且大部分与会计知识紧密相关。将会计知识与物流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核算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困难,与当前复合型人才需求充分符合。

3.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在跨专业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實践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促使学生实现更大的发展。

4.强化自主学习能力。部分中职跨专业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改变了以往“硬性灌输”的教学现状,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灵活地选择跨专业学习内容,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与此同时,学生可接触到更多非本专业的知识,有助于会计与物流专业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企业实习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范围,接触到更多在校无法获得的职业意识、素养与能力。首先,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现状联合办学,对跨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开发出与学生特征更加贴切的校本教材。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提早接受现代企业的文化理念,学校可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到实训场地进行实地操作,使学生在实训中感受未来的工作场景,了解采购、仓管与会计工作间的联系(如图 2 所示,见下页),在“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以此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中职学校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当前学生特点与企业现实需求,通过跨专业融合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接触更多相关知识,在实训活动中提高综合技能及就业竞争力,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燕君.基于ELI模式的高职电子商务与物流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7).

[2]郭红侠.基于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知识经济,2018(17).

[3]刘淑萍.跨学科视角下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会计师,2017(15).

[4]叶红乐.面向“互联网+”环境的中职财会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J].教师,2019(17).

【基金项目】2019年度钦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现代职业教育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会计与物流专业”(2019A008)。

【作者简介】覃柳红(1988— ),女,壮族,籍贯广西来宾,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讲师、中级“双师型”教师,现就职于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物流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实践策略
商科类院校跨专业经管实验运行体系思考和探索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组织的研究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