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初中科学课后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2020-04-07吴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有效作业设计思想设计策略

吴烁

摘要:针对当下农村初中科学课后作业设计形式单一、缺乏情感、量大质差等诸多弊病,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吞噬了学生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学习思维,禁锢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笔者结合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设计特点和设计策略两个角度浅谈如何设计有效的农村初中科学课后作业。

关键词:有效作业;设计思想;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112

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否定作业这一环节所起的作用。而当下农村初中科学作业存在形式单一、缺乏情感、量大质差等诸多弊病,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还有,日常作业呈现的多是冷冰冰而少含情感的习题和重复作业,如此种种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吞噬了学生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学习思维,禁锢了学生创新能力,于是有效作业的设计呼之而出。如何在质上提升有效的农村初中科学课后作业呢?其设计策略如下。

一、設计解后小结

有效作业要求学生能做解题后的小结,以提高解题的效益。比如,在某几题解后,再附上一小题:“1.第*题和第*题中所用的基本公式是什么,这一公式适用于哪些情境?2.上述求解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做此类题目,应注意什么?有何经验?”这样,促使学生形成解题后做一小结的习惯,达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二、变式地设计二次作业

每次作业后,教师要做好学生错解的档案,分析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了,便于后续练习中设计出二次作业。设计二次作业常用方法是原题呈现。但为避免心理学提出的“报酬递减”现象,有效的作业设计要求变式设计二次作业。

比如,在《欧姆定律》后,第一次作业是:“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伏,电流为0.2安,请计算电阻的大小?当电压变为12伏时,电阻变为多少?”很多学生在回答第2个问题时,典型的错误是用12伏/0.2安。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可这样设计二次变式作业:“二次测量同一个电阻的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第一次为U1=6伏,I1=0.2安;第二次为U2=12伏,I2=0.4安,请求电阻的值?电阻的大小会随着电压而变吗?是不是可以认为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无关呢?”在这里,二次作业中针对一次作业出现的问题起到变式地分析解释作用,学生在变式中提升了思维能力。当然,二次作业设计也可以是“将一次作业的2到3种典型错误解法均呈现出来,请学生判断他们的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在这里,将学生的多种错误巧妙地融于一题中形成对比,虽然解题方法类似,但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绝不会有重复的感觉。

三、体现层次性,利用题组设计

一些问题单独一题列出,思维难度很大。假如将题目分解成若干小题并按由浅到深的顺序前后列出,可大大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顺利完成思维的迁移,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体验各自成功的喜悦。

比如:已知实心物体的密度为800kg/m3,体积为200cm3,请求出物体自由地放在水中将受到多少浮力?此题要用到许多公式,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利用题组设计进行有效的分解。

设计如下:已知实心物体的密度为800kg/m3,体积为200cm3。

(1)求200cm3等于多少m3?(2)该实心物体的质量为多少?(3)该实心物体的重量为多少?(4)该实心物体自由地放在水中,会漂浮吗?(5)请求出物体自由地放在水中将受到多少浮力?

一般学生都会解(1)-(3)题,(4)-(5)题稍加以点拨就会解决。在该题组中,前题就是后题的脚手架。通过题组训练,实现多题一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

四、形式多样的作业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的时空开放,使得学生的作业天地更为广阔。教师也可在作业形式上多做探索,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作业模式,可设计以下类型的作业。

1.想象型作业。“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设计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例:A.“神七”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学生很感兴趣。可开展“假如失去重力,人类如何生活?”的讨论(或写一篇小论文)。B.水在4℃时密度最大。开展“假如没有水的反常膨胀,结冰将会从水底部开始,它会对人类的生活有何影响?”讨论。

2.阅读型作业。结合教学内容,提供较多的“科学漫步”和“科学足迹”等阅读材料,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获取信息,相互交流,汲取知识。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实验型作业。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和小制作等。学生通过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增加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户外型作业。例如,学习了八年级《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笔者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作业:在回家的路上,学生仔细观察路灯,它们存在哪些弊端?怎样设计更合理、更先进?很多学生在作业中写道:现有的路灯电路,不能做到人走灯熄,浪费能源……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果能设计一种像手表一样戴在手上的遥控器,需要时随时能打开或关闭,使灯发光或熄灭;还有学生提出了光控电路、声控电路、声光控电路以及人身感应电路等。

5.学生自编测验作业:教师重在帮助学生学会内容整理。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应用过程。编题后的互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6.成果汇报型作业:如科学手抄报,要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中心,每学期进行两次评比,选出最好的在全班进行展出。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总之,有效的课后作业是课程资源的动态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有效作业的设计要求教师研究教材、分析学情、把握重点、全盘考虑,从而递进设计内涵丰富、学生乐于完成的作业,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罗阳二中325500)

猜你喜欢

有效作业设计思想设计策略
小学古诗词设计思想与教学方式探微
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复习课误区的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
作业设计有方法,效率提高激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