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生活化元素的渗透

2020-04-07孔倩倩

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境信息技术生活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环境,智能化的各种资源已然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所以,在教授信息技术内容时,教师也应当基于生活视角进行内容的提出,打造课堂中的生活氛围,以便逐步提升学生认知信息技术知识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活;情境

信息技术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不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目前的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方方面面,学生只有学好了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发展,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在教授初中信息技术知识中,教师应当注重生活化元素的搭建,让学生基于生活视角出发,完成对信息技术内容的探索。

一、引入生活元素

在陶行知的理念中着重提出了“生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学生所认知的学习应当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也将作用于生活。而在开展课堂教育活动中,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容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这也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前提,因此,在搭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上,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当的内容,引入相关生活元素,使得学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汲取养分,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实效。

例如,在《建立家庭小账本》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家庭账本的制作,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内容,调动学生兴致。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也愿意在家庭生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以及本节课中的学习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应用Excel软件进行操作,使得学生为了进行账本的制作,而主动地进行Excel軟件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显然,教师进行生活元素的提出,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关注的动力,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兴致,从而在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求知和操作中,提升认知品质。

二、打造生活情境

随着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更加偏爱使用任务驱动的教育手段展开教学工作,使得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分析,完成对其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操作。但是,透过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教师过于关注任务的提出和任务的完成历程,却忽视了任务设定情境的重要性,以至于学生只是机械式地操作任务,没有认知上的活力和热情。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为学生创建情境时,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元素,打造生活情境,使得学生基于这一情境生成完成任务的动力和激情。

例如,在《家庭相册初了解》中进行任务的设定前,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打造,燃起学生进行任务完成的动力。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拟定如下情境:假期的时候小红和家人一起去外地游玩,并拍摄了许多的照片,而为了让家人对这次游玩保持长久的记忆,小红决定为家人制作一个相册,但是,在小红开始制作的时候却犯了难。之后,依托于上述情境,教师向学生提出“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红进行家庭相册的制作吧!”的任务,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情境下产生完成活动的积极性。

不难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在设定任务前,为学生打造生活情境,能够点燃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让学生透过情境探索解决任务的思路,提升任务完成的实效。

三、建立生活作业

在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本课程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学生基于学习的内容进行生活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意识。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地能够将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延伸到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与生活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实践操作中,将信息技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在提升学生生活问题解决能力中,践行学以致用的思想。

例如,在《秋游路线趣规划》中的教学内容是使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秋游方案的制作等,结合上述内容,教师为学生布置如下作业:假设目前马上要进入国庆七天假,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请你设计一个适合家庭成员出游的5天计划,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包含旅游中的住宿安排、路线安排等各个内容。之后,学生结合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在课下进行这一作业的实施,强化对本节课内容的实践应用。此外,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也能够迅速地将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过渡到自己的生活中,促进生活问题的解决。

可见,在教师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意识,让学生将课上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延伸到课下,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信息技术知识,切实达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在对学生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中,教师应当认识到教育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使得学生能够增强与未来社会的适配程度。因此,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引入生活元素,打造生活情境,使得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建立生活化信息技术学科意识,切实地透过生活视角提升认知品质。

参考文献

[1]姜秀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8(36):89.

[2]潘镭.生活化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31.

作者简介:孔倩倩(1986.08-),女,安徽人,现任安徽省合肥市永和学校,本科学历,初中中一教师。

猜你喜欢

情境信息技术生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