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龙八部》中佛家思想分析

2020-04-07李倩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天龙八部佛家金庸

摘要:在中国叙事文学的历史长河中,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一书最为世人所关注,人物众多,矛盾激烈,家国之恨,寓佛理于人生,悟人生于大法。

关键词:金庸;天龙八部;佛家;悲剧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表现的是一个脱离于现实生活的只属于江湖侠士的世界。《天龙八部》对人物的刻画和对场景的叙述细致入微,突显了对人的本源的追寻,表现了金庸先生对现代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

一、何谓“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的书名出于佛经,寓意芸芸众生。陈世骧先生在1966年写给金庸的一封书信中提道“书中的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尽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写成离奇不可” 诠释了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一部刻画了人性的悲剧性质的史诗级别的著作。《佛经》之中所说的天龙八部不是普通人,但是和人一起构成了世间的众生,都是佛要渡化的对象,作者金庸先生也提到本书的内容虽然提到了佛教,但并非是宗教性质的小说,主旨不在宣扬佛教。事实上这部小说里也并没有提及到“八部”所说的那些,只是借用佛经名词,来象征现实世界中的不同人物。

二、误入红尘、佛在心中的虚竹形象

书中体现了民族观和侠义精神,又将悲天悯人的佛教思想赋予其中。故事的发生发展,是由内在的的因果关系连接。在不同人物的刻画之上既有矛盾冲突,又有自身内心世界的细致描绘,对外部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在叙事上面也是层层递进,高潮迭起。

小说中虚竹的心路历程是主人公三人中最为真实,最贴近人性的本真。他由一个普通的少林寺小和尚因缘际会成为了逍遥派的掌门人、灵鹫宫的尊主, 其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外部对他所施加的压力,更多的是因缘际遇所导致的是在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自我说服和自我释放, 更具真实性,他的主要矛盾来源于自身,也就是自我挣扎和自我救赎。

在《天龙八部》中虚竹出场是24岁,只是个修为低、见识较少的少林僧人。虽然他自幼在少林寺长大,但是佛法要旨领悟地也不多,不过胜在对于佛祖虔诚。他22岁才开始学习武功,头脑也并不聪明,他的长相也不吸引人。自出生以来,就在少林寺长大,接受的就是佛家思想,讲求慈悲为怀,对佛家道理虔诚。后因少林需要广发英雄帖,跟随师父发放名帖下山了,而这次下山就是他今后的人生发生改變的重大转折点,偶然间救了段延庆一命,后又在不经意间破了多年未解的珍珑棋局,被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收为关门弟子,在少林寺习得的微弱武功也被无崖子散去,却拥有了师父无崖子七十年的内力, 成为了逍遥派的掌门人。

小说的高潮也是虚竹人生的转折点,是他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之谜的那一刻。在武林大会之中,虚竹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后生父玄慈大师和生母叶二娘双双去世。虚竹在一天中从得知身世的喜悦之中到达了父母双亡的悲痛极点,这是两个极端。而后虚竹,虽然表面上时离开少林寺成为了虚竹子,实现了身份的转变,但是他的精神世界里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了,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同于他人的事情之后,想明白也看破了人世,最后真正地找到了自我,不再拘泥于自己少林和尚的身份,不再对自己的破戒耿耿于怀。这时其实对虚竹而言,无论出家还是还俗,无论他是单纯的小和尚还是灵鹫宫主,只要这个人是心中有佛,对天下苍生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佛家弟子。虽然打破了佛家的的规矩和界限,但是细细想通,自己从精神世界中解脱,实现了人生价值。

三、究因即佛家思维

金庸小说中,少林寺作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有着天下闻名的七十二绝技和众人向往的内功修行法门,而小说最后出场的扫地僧更是直言不讳间接表达了作者观点,说出了武功和佛家思想的关系,武功只是参悟佛法的手段,而想要练就真正高深的武功,就是要有慈悲之念,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窥探到这真正的佛理,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武功的集大成者。

小说中,命运的改变带着虚竹离开了自身的世界,这些遭遇表面上看是命运在捉弄他,可是也就是这变化无常的因缘给了虚竹一条新的人生之路,他可以用新的身份重新进入到这个社会中。虚竹的一切遭遇都充满着变数,打破僧规戒律、学习别派的武功、杀的人、身份的转变,可能对其它人而言这些经历是恩赐、是梦境里的奇遇,可是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考验亦或是折磨。但是最终他摆脱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不再拘泥于戒律束缚,他依然凭借着慈悲之心,后来不但帮助了自己,还能够帮助别人,这样的现实反而比之前一个普通的小和尚更有帮助别人摆脱自身经历的苦难的能力,虚竹的形象很好地印证了道、佛转化成人性的过程。

佛说,人有“八苦”,不断坚持定性,克服苦难,修正内心,最后才能获得宁静,得到真正的解脱。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要表达的就是佛教在人生价值和人生归宿方面的主张:人生的苦,人的结局最后是要超脱世俗。

参考文献:

[1]王立.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9.

[2]金庸.天龙八部[M].北京:三联出版社 ,2000.

[3]唐峻山.生命的寂然——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文化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1):55-56.

[4]许兴阳.金庸《天龙八部》的悲剧艺术[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03):44-46.

[5]陈墨.人论金庸[M].北京: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6]任传印.风雨江湖菩提树--佛教四圣谛视角下的“天龙八部”[D].浙江大学,2009.

[7]潘虹.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8]郑晴和.对自我的追寻——《天龙八部》虚竹人物形象的心理学分析[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05):62-64.

[9]李改婷,张玉萍.《天龙八部》中的佛家思想[J].戏剧之家,2017(06):280.

作者简介:

李倩(1990-),女,汉族,山西市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天龙八部佛家金庸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好为人徒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林清玄散文中“禅”的理解
浅析《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悲剧形象
预防过量用药的“天龙八部”
化妆品店 吸引顾客的“天龙八部”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