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6例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2020-04-07韩常新秦世娟李雨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流行病学

韩常新 秦世娟 李雨婷

【摘要】 目的 分析大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为临床诊疗及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 156例患者, 发病主要集中在3~8月(119例, 占76.28%);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 其中瓦房店市(51例, 32.69%)和金普新区(36例, 23.08%)患者居多;平均年龄(53.26±13.47)岁;男117例, 女39例, 男女比例3∶1;职业以以家务及待业(67例, 42.95%)和农民(61例, 39.10%)为主, 其中有牛羊养殖及密切接触史96例(61.54%);临床常见症状包括乏力148例(94.87%)、多汗143例(91.67%)、发热139例(89.10%)、关节痛123例(78.85%), 部分病例伴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和睾丸肿大等。结论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明显, 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多汗、发热、关节疼痛, 临床医生应做到早诊断和规范治疗, 配合疾控部门加强布病监测和对高危人群的宣教。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7.050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 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临床上急性期病例以发热, 乏力, 多汗, 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1, 2]。布病在我国的流行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牧区[3], 但近几年在大连地区也较为常见。作为传染病专科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医院收治的布鲁氏菌病病例呈逐年递增趋势。本文通过分析2015年1~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 为临床诊疗及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定点收治的15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2 诊断标准 收集的确诊布鲁氏菌病病例诊断均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和卫生部(现卫健委)印发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2012试行版)》。

1. 3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

2 结果

2. 1 流行病学特征 156例患者性别分布:男性患者居多, 男117例(75.00%), 女39例(25.00%), 男女比例3∶1。年龄分布:年龄11~85岁, 平均年龄(53.26±

13.47)岁, 其中<40岁30例(19.23%), 40~50岁32例

(20.51%), 51~60岁53例(33.97%), 61~70岁32例(20.51%), >70岁9例(5.77%), 以51~6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发病时间:1月份4例(2.56%), 2月份5例(3.21%), 3月份15例(9.62%), 4月份20例(12.82%),

5月份23例(14.74%), 6月份22例(14.10%), 7月份23例

(14.74%), 8月份16例(10.26%), 9月份11例(7.05%), 10月份4例(2.56%), 11月份8例(5.13%), 12月份5例

(3.21%), 其中3~8月份发病例数居多, 占比76.28%

(119/156)。地域分布: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 瓦房店市(51例, 32.69%)和金普新区(36例, 23.08%)患者居多, 其余9个县区56例(35.90%), 外省市13例(8.33%)。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67例, 42.95%)和农民(61例, 39.10%)为主, 有牛羊养殖及密切接触史96例, 占61.54%。

2. 2 临床表现 156例患者中首诊误诊为发热待查等其他疾病的19例, 误诊率为12.18%。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症状148例, 占94.87%;多汗症状143例,

占91.67%;发热症状139例, 占89.10%;关节痛症状123例, 占78.85%。29例患者伴淋巴結肿大, 占18.59%;睾丸肿大11例, 占7.05%。其中合并关节炎47例, 占30.13%;合并脊柱炎26例, 占16.67%。

2. 3 实验室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56例患者入院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105例, 占67.31%;谷丙转氨酶高于检测正常值范围104例, 占66.67%;谷草转氨酶高于检测正常值范围98例, 占62.82%;白细胞计数减少51例、占32.69%, 增多11例、占7.05%;单核细胞计数增加96例, 占61.54%;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75例、占48.08%, 增多13例、占8.33%;淋巴细胞计数减少9例、占5.77%, 增多59例、占37.82%;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检测正常值范围55例, 占35.2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脾肿大35例, 占22.44%;肝肿大22例, 占14.10%;睾丸炎11例, 占7.05%。

2. 4 治疗及预后 156例患者在病原治疗上均按WHO首推方案, 主要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加三代头孢或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联合强化治疗, 患者急性期每个疗程6~8周, 连用2个疗程。经规范治疗, 149例(95.51%)患者病情控制良好, 仅服药依从性差的少数患者有复发。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其流行病学特征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本研究中, 布鲁氏菌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职业为农民或家务待业者居多, 与杨智博[4]的研究所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年龄方面以中老年居多, 这与梁晨[5] 、杨智博[4]

等多为青壮年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农村留守劳动力人口老龄化有一定关系。因大连地区北三市农村仍以种植业为主, 家中多有牛羊等家畜饲养, 但专门从事畜牧业的相对较少, 在职业分布上与梁晨[5]的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发病时间上, 常年均有病例发病, 但也具有明显季节性, 一般在

3~8月份相对更为集中, 考虑可能与春、夏季时期牛羊等牲畜繁殖旺盛, 需要农民在饲养、剪毛、挤奶、产仔接生、屠宰等劳作方面与之密切接触机会更多有关。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医师在此时间段应予以重点关注, 在接诊有乏力、多汗、发热及关节痛等相关临床表现的患者时, 需重视患者的流行病学问诊, 如询问患者职业及是否有牛羊接触史等内容, 这将有助于门诊医师及时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布鲁氏菌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多形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 随淋巴液到达附近淋巴结, 在局部淋巴结内增殖而形成病灶, 繁殖到一定数量后便破溃入血, 到达人体各器官及骨髓等处, 形成新的病灶。因此, 该病可侵犯全身各系统, 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病情轻重不一, 差别很大。潜伏期一般为1~3周, 平均2周, 最短仅3 d, 最长可达1年[1, 2]。在本研究中, 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以乏力、多汗、发热、关节痛等为主, 合并症主要为关节炎和脊柱炎, 这与众多学者的报道[6-8]相一致。因该病在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易误诊为发热待查、风湿性关节炎、感冒等其他疾病, 特别是在医疗资源不足的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因身体不适而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药物使症状暂时缓解, 进而影响就诊及时性, 导致疾病慢性化而迁延不愈, 据相关研究报道[9], 患者病程可达几年甚至几十

年, 严重者常年卧床不起, 丧失劳动能力,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本次调查研究中, 首诊误诊为发热待查或其他疾病的共19例, 误诊率为12.18%, 且多为院外转入病例, 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10]存有较高的易误率有所不同, 主要原因应与专科医疗机构的医生诊疗经验更为丰富有关。在实验室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方面, 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同程度异常, 伴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改变以及合并肝脾肿大、睾丸炎等合并症等与文献报道

一致[5-8, 10]。

本研究的布鲁氏菌病例在治疗措施上主要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和病原菌抗菌治疗。一般支持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补充营养、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高热者以物理或药物方法降温等。抗菌治疗遵循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原则, 在病原治疗联合用药上与相关报道相一致[11, 12], 经规范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均控制良好, 少数病例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规范服药的依从性不佳所致。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 人类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 常引起职业性感染, 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国内众多学者研究表明[9-12], 其主要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牲畜预防接种;及时发现病畜和无害化处理;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 提高公众对布病防治的知晓率, 特别是对职业人群的防护;及时发现疑似病人等。因此, 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对患者家属和高危人群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工作, 政府应大力支持并组织农业畜牧管理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必要的防护策略和防护措施的宣传培训, 多部门互通信息、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采取综合措施, 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步云. 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 疾病监测, 2007, 22(10): 649-65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 传染病信息, 2012, 25(6):323-324, 359.

[3] 廖伟斌, 孙建国, 于国伟, 等. 中国大陆2006-2012年人和牲畜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10):1289-1293.

[4] 杨智博, 贺淼, 康哲铭, 等. 2016和2017年沈阳市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9, 38(4):302-305.

[5] 梁晨, 魏伟, 德恩金, 等.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急性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9, 38(5):395-399.

[6] 李釗, 张友文, 姜鲁宁. 72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8, 37(10):822-825.

[7] 叶一农, 李宗良, 白红莲, 2013-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4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8, 37(5):406-409.

[8] 何晶晶, 张雁, 刘长民, 等. 黑龙江省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8, 37(12):1006-1010.

[9] 李宏旭, 李克玲, 魏学娟. 布鲁氏菌病误诊病例基本情况及原因初探. 宁夏医学杂志, 2014, 36(2):180-182.

[10] 张晓燕. 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9(6):524-526.

[11]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 35(12):705-710.

[12] 李兴旺, 杨依兰. 我国急性非复杂性布鲁菌病治疗现状分析.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9, 37(9):527-530.

[收稿日期:2020-01-08]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2021-2022年广西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东兴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