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策略

2020-04-07吴宜达

考试周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小学生教育

摘 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各地迅速发展,科学事业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给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然而,在巨大便利的背后是巨大的威胁。除了科技、经济之外,各种污染、排放给地球母亲带来的非常大的危害,如汽车尾气排放、工厂烟雾排放以及污水外流等,造成了全球变暖、雾霾严重等种种危害人体和地球母亲的恶劣情况。因此,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时代的号召,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小学生是祖国的未來、是新一代希望,教师应当培养小学生热爱生命、崇尚自然以及保护环境的观念,实现生态环境启蒙教育。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

人类社会环境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巨大的生态系统,两者互相作用和影响,且始终保持着一个平衡,正是因为这种平衡的存在,人类得以繁衍、生存,世界得以散发生机,人来文明逐渐迎来了高潮。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平衡始终保持的情况下,一旦平衡被打破,人类将会迎来灭顶之灾,在自然灾害下,人类是渺小的,显得非常无助,甚至会灭亡,正如众多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一样。如今,在各种污染下,自然环境已经给人类发出了警告,如酸雨、温室效应等,如果人类不加以阻止,甚至变本加厉,若干年后,真的可能会迎来末日。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做的是遵循《教育大纲》要求,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各项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生态环境教育,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和引导。接下来,本文进行具体阐述。

一、 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命和生态环境的概念

对于小学生而言,涉世未深、天真无邪、懵懵懂懂,总是有着不断的疑问,尤其是对于人类、生命以及生态环境等十分好奇。因此,小学教师应当应用生动、形象、易懂、准确的言语为学生讲述生命、生态环境的概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为学生讲述生命的概念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看待生命,从宏观上看,地球母亲就是最大的生命,相对应的,山川河流、广阔的大海、人类以及各种动物都是生命;从微观上看,植被、微生物也都是生命,有着各自的生命轨迹。而这些生命共同构成的环境就是生态环境,人类就生活在生态环境当中。

(二)人类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教导学生认识清楚、真正掌握了对于生命和生态环境的概念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作用以及影响等。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教师可以应用大量的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为什么到了秋天树叶就会变得枯黄和掉落;向日葵为什么总是面向太阳;青蛙为什么被人称为有益生物;细菌又是怎样侵入人的体内的;人类为什么离不开空气等。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对于生命、生态环境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让学生始终保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保护生态环境在当前的重要意义

当前,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重大系统工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种生物都有着其独特意义,所以即使是一些会伤害到人生命安全的动物,在其濒临灭绝之时人类来也会选择保护,因为这些物种都有着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并且,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和各种物种做朋友,如花花草草,学生应当进行欣赏,而不是采摘、践踏。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地球只有一个,多少科学家、天文学家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却发现只有一些少数星球能够勉强让人生存一段时间,也根本无法和地球相比。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各种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石油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教师需要教导学生进行珍惜,尽量在生活中做到循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二、 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

小学教育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向,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小学教材中,关于生态环境的题材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代表的叙述类题材,另一种是以《种下一片太阳花》为代表的抒情类题材。无论是在哪一种题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作者写的“移民”与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除地球之外,还有哪些生命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如教材中所说的火星、电影《星际穿越》中描述的木星、卫星等,经过种种筛选后,学生会更加明白地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同样,《种下一朵太阳花》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爱护花草的意识。

(二)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本

基于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热爱、帮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关科普读本,如《海豚科学馆》《探索星空》《海洋为什么是蓝的?》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明白科学的奥秘、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针对科普读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生态环境的学习兴趣与认知。同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营造出良好的课堂环境。

(三)在班级中开展简单易懂的讲座

为了加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相关讲座,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智以及经验原因,教师要保证讲座内容的简单易懂、清晰明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科普读本带入到课堂当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讲述的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相关图片的方式进行补充。又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播放一些影片,如《阿凡达》《星际穿越》等,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各自发表自己对于电影内容的看法,如《星际穿越》中,沙尘暴突然来临,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严重,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航行之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沙尘暴为什么会来临、环境为什么变得越来越恶劣?究其原因,是因为污染更加严重、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教师可以教导学生要爱护地球母亲、保护生态环境,从自己做起。

三、 小学教师在生态环境教育中应当注重的问题

(一)为学生做出最好的示范

教师肩负教导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任务,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人物,要想在教学中完成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任务,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出最好的示范。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若教师只是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理论讲解,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当回事,那么学生也会这样做,凡事都只是口头说说,却从来不付诸行动。因此,教师需要做到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表达出对于环境的热爱,感染学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低碳出行的行列当中,劝诫父母不要总是开车出行,偶尔可以坐公交、步行,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

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教材中自主获取,二是接收来自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职责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一方面,教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工作,从一些专门从事于环境保护的人员身上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自身;另一方面,小学教师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交流,探讨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教师之间可以互相推荐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解决方案等。

(三)收集更多关于保护环境的素材

生态环境教育中,收集素材是教师必须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如此教师才能让学生真切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活中的体现。例如,我国河湖管理保护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水环境的情形进一步恶化、河湖功能的退化、河道干涸以及湖泊萎缩等,给水安全的保障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坚持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对水生态环境整体做出改善,以保障河湖功能得以保全,保护河湖的健康。当然,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素材,如水龙头在滴水,学生可以拧紧;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循环利用水资源等。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好各种素材,加强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首先,教师需要理解生态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制订好教学计划;其次,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科普读本等;最后,教师应当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为学生进行亲身示范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素材的收集等。

参考文献:

[1]欧健雯.教育生态环境下体育教学改革策略[J].新课程(上),2019,31(51):128-129.

[2]陆荣国.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3(10):217.

[3]陈桂霞.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策略[J].科普童话,2019,18(22):203-204.

[4]段淑霞.“互联网+”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8,17(31):156-157.

[5]马峥.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26(14):162-163.

[6]杨晓天.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2017,33(16):157.

作者简介:

吴宜达,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学。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小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