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宏观 超越细节

2020-04-07刘相岷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刘相岷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动,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延展,提出了许多与教学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和改革的拓展方法。需要广大的教师引起高度的重视,善于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借助新兴的教学手段,积极改善现行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为此,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辩证眼光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为全面实施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和创新,从根本上和本质上做出积极改变,才能够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实践者、探究者,以“学生的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坚持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引,运用辩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进行不断的实践、反思、实践,强化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浓厚兴趣,有助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可以为教学提供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材中,其内容丰富,具有不同类型题材的教材资料,教师可以充分地进行挖掘,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故事是人们所喜爱听的,小学生也不例外,由于从小就伴随着父母的童话故事长大,所以对一些童谣、童话故事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巧妙运用故事悬念的方式,诱发学生阅读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自身阅读经验,运用现身说法引发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并且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名人名言,给学生讲述名人的故事,培养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激发对阅读的欲望,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尝试。另外,精心设计阅读文章的导语,也可以起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学生进行“女娲补天”和“草船借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中关于课文的精彩内容介绍,总结出课文的导语内容,这样不仅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还会被名著的魅力所感染,纷纷借书阅读,培养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设置辩论性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问题的设置同样关乎整个教学的质量,将辩论性的问题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还使得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所以说,设置辩论性提问环节对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对问题的答案产生质疑,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有效的指导。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质疑就是辩证思维的开始。因为质疑本身就是对自身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否定。所以说,问题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通过论证使得学生懂得明辨是非,培养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设置辩证性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积极营造辩证思维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进行辩证性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强化文章的理解和学习,领悟文章精髓。

例如,在学生学习人教版“落花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辩证性的问题:“同学们,未来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让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代表着“苹果”和“花生”,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通过三次辩论,说自己的好处、讲自己的不足,讨论社会上为什么需要“苹果”和“花生”这类人,使得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懂得人不仅需要注重外表,更加需要注重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不同环境下,社会需要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从而达到“回归自我,学做真人”的教学目的。

三、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碰撞,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设置辩证性的问题外,还需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碰撞,激发学生辩证思维。这是对思辨性问题提出具体化反映,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对应的修辞手法、具体的表达手法等内容,而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自身素养。为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了解文章内在的丰富情感,重视引导学生发掘文章中存在的情感冲突,领悟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反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运用辩证思维指导方法,使得学生领悟到人物情感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对人物的情感进行切实的体会,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运用辩证思维对情感冲突进行梳理,进而使问题的设置进一步深化,帮助学生更加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感,促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树立教学的主体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当着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缺乏一定的自主想法。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理解和获得知识为导向,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教会学生通过掌握阅读方式提高自主解决的能力。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习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与此同时,积极地鼓励学生使用批判式的阅读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得学生在长期的实践阅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五、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阅读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虽然其发展过程中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其中利还是大于弊的。运用辩证的眼光看,教师应当抓住多媒体的优势,将入融入到阅读教学中,通过将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反应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且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借助多媒体的刺激,调动学生对课文学习热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结束语

综上,通过运用辩证的分析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对于进行科学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积极地实践和思考,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热情,变被动为主动,促进自身各项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尚倩妮.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7Z) :470.

[2]张文婷.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堂内外,2017,(5).

[3]刘秋玉.怎样在教学中实践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J].散文百家,2017,(3).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