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4-07李鑫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活资源教学价值小学数学

李鑫

【摘要】新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对生活资源进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提及的新话题,也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对于数学课程来说,很多数学知识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将生活资源引入数学课堂,实现教学应用,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新的面貌。对此,对生活资源的教学价值做出分析,然后对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资源 小学数学 教学价值 应用

近年,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中持续推进,促使小学数学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出来,创造更加新颖的课堂形式,给学生营造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因为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也在逐步变化,如果不能使教学活动跟着一起发展创新,那么就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将生活资源导入课堂,重建教学模式,成为了一个新的选择。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而言,也需要关注到这一点。

一、小学数学中融入生活资源所体现的教学价值

生活资源,就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各种素材,生活案例、生活物品、生活游戏等,都属于生活资源的范畴。将这些素材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体现出多方面的教学价值。

(一)可以丰富数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在课本教材上,数学内容相对单一,在一节数学知识中,知识点有限。而现在小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领悟到一些数学知识,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可能在课外已经形成掌握了。所以,如果教学活动还是局限于课本教材的内容当中,那么就会使教学活动显得枯燥和单调,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提起兴趣。而通过生活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与革新,可以让数学教学内容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这样有助于活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有效性更高。

(二)可以促使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生活资源进课堂,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优化形式,但是如何“进”,却成为需要教师产生差异的地方。部分教师选择通过拓展的方式将生活资源引进课堂,而有的教师会选择创建情景的方式引入生活资源,还有的教师可能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引入生活资源。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在原本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使教学方法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这样可以给学生新颖的学习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可以强化练习实践强化学生知识掌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实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小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还比较薄弱,如果不通过适当的练习实践强化知识掌握,那么在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就会遗忘之前学习的知识,如此教师就需要再次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讲解,这样便增大了教学压力。通过生活资源的引入,可以在具體的生活情境或是案例中指导学生展开练习实践,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逐步提升。

二、小学数学应用生活资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活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教师应该有效认识。但是,要想将这些积极作用切实发挥出来,那么也就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生活资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还比较低,不同年级也有差距,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一样。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对生活资源进行应用,那么就需要注意生活资源的选择,也就是要选择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的素材进行教学。如果选择的资源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那么在课堂上就会起到反效果。

第二,需要对生活资源进行合理的编辑构建。来自生活中的资源素材,虽然和数学知识具有紧密关联,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无关的元素。如菜市场买菜,这就是与小数乘法对应的生活资源素材。但是,一个买菜的案例,其中会涉及到一些与小数乘法计算无关的内容。要对其进行教学应用,教师就需要对这个生活资源进行编辑构建,剔除其中的不必要内容,围绕数学知识这个核心来重新构建生活素材,使其和数学知识形成紧密结合。

第三,要在合理的时机以合理形式引入生活资源。从数学教学过程来讲,一堂课具有多个不同的教学流程,这些不同的教学流程中,教学目的不一样,引入生活资源的作用自然也不一样,对应的引入形式也就需要适当做出调整与优化。所以,要确保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那么就需要对引入时机和形式合理把握。

三、小学数学对生活资源的教学应用策略

(一)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资源导入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出所要教学的新课知识。在这个环节,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资源案例,发挥导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生活案例的刺激下展开讨论和思考,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比如,在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过生日切蛋糕的小视频,等学生观看之后,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视频中蛋糕被切成了几份?视频里的小朋友吃掉了几份蛋糕?是几分之几?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展开思考,就对分数形成了基本的认识。教师再趁机引入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展开教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认识了。在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也就可以按照这种模式来重构课前导入环节,如此可以让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多样化构建生活资源辅助课堂知识讲解

在通过生活资源做好课前导入环节之后,还可以立足课堂教学,对生活资源进行多样化构建,通过不同的形式将生活资源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以此辅助数学知识的讲解。首先,可以构建生活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对应情境,将其与数学知识相互结合,创设一个体验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这个情境展开思考,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形成切身感受。比如,教学方向与位置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学会辨别方向,这就可以结合生活中问路的情境,融入方向位置的知识,构建一个问路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来理解方向和位置的辨别。其次,可以通过生活案例表演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除了进行情境体验之外,教师还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编辑,创建为一个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代入相关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体会其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小数乘法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扮演卖菜小贩和买菜的顾客,对买菜这个生活案例进行表演,然后通过计算菜价,对小数乘法知识形成理解。

(三)活用生活资源构建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掌握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理解,还需要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能够灵活实践。在课堂上完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后,就可以通过生活资源构建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效的掌握。比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知识的讲解后,需要学生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规则和方法形成有效掌握。因此,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游戏来创设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将扑克牌游戏引入课堂,给学生每人随机分发4张扑克牌,其中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A代表1或者14,然后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学生利用自己手里的四个数字,通过混合运算得到教师给出的数字。比如,教师说出25,一个学生手中拿着2,5,6,9这四个数字,通过计算可以得出(9-6+2)×5=25。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实践,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四、结束语

生活资源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多方面的优化作用,使教学活动能够呈现出更加高效的模式。教师要立足当前教学实际,从不同的教学环节切入,将生活资源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兴友.植根生活沃土,使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更接“地气”[J].小学教学研究,2018.

[2]喻叶红.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J].知识窗,2018,(6) :7.

[3]叶应斌,凌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J].生活教育,2018.

猜你喜欢

生活资源教学价值小学数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