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左市制糖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20-04-07罗飞飞

山西农经 2020年3期
关键词:崇左市SWOT分析

罗飞飞

摘 要:作为中国的“糖都”,崇左自建市以来,制糖业就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制糖业在促进崇左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国际糖价不断下跌,崇左市制糖产业也遭受巨大冲击。通过归纳崇左市制糖业的发展现状,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崇左市制糖业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崇左市制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糖都;崇左市;制糖业;SWOT分析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3-001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426.82;F274        文献标志码:A

1  崇左市制糖业发展现状

1.1  制糖业历史悠久,可耕种面积较大

根据已有文字记载,崇左市自汉代以来就有种植甘蔗,再将甘蔗汁榨取食用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崇左市制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地政府利用特殊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与制糖业,制糖业迅速成为崇左的支柱产业。2010年崇左市通过中国轻工业协会和中国糖业协会的认定,被评为“中国糖都”;2017年崇左市通过中国轻工业协会与中国唐业协会的复评,再次被评为“中国糖都”。崇左市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与加工基地。

截至2018年,崇左市共有耕地面积52万hm2,人均耕地面积超过0.26 hm2,全市林地面积94.8万hm2,人均林地面积0.49 hm2,高于广西平均水平。2018年甘蔗种植面积28.84万hm2,占崇左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5.64%;甘蔗产量2 558.86万t,比2017年产量增加3.1%。2018年甘蔗产量占全部农产品产量的89.77%。可见崇左市制糖历史悠久,可耕种甘蔗面积大,甘蔗种植产量占了当地全部农产品产量的绝大部分。

1.2  制糖产量大,制糖成本较高

广西作为全国的重要产糖区,甘蔗制糖量占全国产糖量的60%左右,而在广西甘蔗制糖产量中,崇左市甘蔗制糖产量占了广西甘蔗制糖量的30%以上。2018年全广西甘蔗产量7 292.96万t,崇左市甘蔗产量2 558.86万t,占全广西甘蔗产量35.08%。2018—2019榨季全广西共入榨甘蔗5 471万t,产糖量为634万t;崇左市总入榨甘蔗1 858.10万t,混合产糖217.70万t,甘蔗入榨量占全区33.96%,产糖量占全区总产糖量的34.3%。崇左自2002年建市以来,甘蔗产糖量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是实至名归的“中国糖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甘蔗单产量不高,甘蔗含糖量较低,导致崇左市制糖企业制糖成本较高。根据甘蔗产糖量的比例8.2∶1计算,即1 t糖消耗8.2 t甘蔗,按照甘蔗500元/t算,糖的原料成本超过了4 100元/t,再加上企业各种耗费,糖的成本大概在5 200~5 400元/t左右,而糖价却长期处于低位运行,高成本与低糖价形成倒挂,导致大量制糖企业扣非净利潤为负。

1.3  制糖类企业众多,品牌效应明显

由于存在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广西东亚糖业、洋浦南华糖业、湘桂糖业、中粮屯河等知名集团企业来崇左建立生产基地。截至2018年,崇左市辖区内总计有制糖类集团企业7家、15家糖厂,日榨甘蔗能力为23万t左右,约占广西的45%。日榨甘蔗能力是全区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其中东门糖厂的产糖量和日生产能力均居全国第一。大型企业集团在塑造品牌方面成绩也较为突出,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其中“木棉花”“山蜜”“壶城”“左江”4个品牌荣膺全国糖业品牌20强称号,在国内白糖市场的占有率超过18%,目前崇左市拥有省部级以上制糖品牌15个,品牌效应明显。

2  崇左市发展制糖业的SWOT分析

2.1  崇左市制糖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1.1  区位优势明显,气候适宜甘蔗生长

崇左市位于广西西南角,北纬21°36′~23°22′,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间超过1 500 h,其中6—9月份每月光照时间超过150 h,光照时间充足,适合甘蔗生长;年均气温长期在22 ℃以上,无霜天数超过340 d,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各月降雨量正适合甘蔗各期需水量的规律,最适宜甘蔗种植。崇左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属于西江经济带、泛北部湾城市群、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交汇区,是临首府(南宁)、连东盟(越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陆路通往越南最近的地级市,水、陆、空交通运输极为便利。与此同时,崇左属于西部地区,辖区内的制糖企业大部分能够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税负相对较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2.1.2  制糖工业完备,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由于制糖业是崇左市的支柱产业,崇左市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制糖产业的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制糖企业。目前崇左制糖类企业集团有7家,制糖企业15家,辖区内制糖企业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制糖的蔗渣、糖蜜、滤泥三大副产品也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进驻崇左,利用糖蜜生产酵母的全球知名企业安琪酵母、法国乐斯福集团纷纷在崇左设立生产基地,利用蔗渣造纸、利用滤泥进行发酵制作有机肥、利用甘蔗叶加工成青饲料的企业纷纷入驻,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2.2  崇左市制糖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2.2.1  耕地地块分散,机械化整体水平偏低

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崇左市的耕地相对较为分散,很多耕地都在山与山的连接处,坡度较大且土壤肥力不足,地块较小,不利于机械化大规模作业。即使是目前建成的“双高基地”,其机耕率为99.5%左右,机种率约75%,机收率16%左右,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7%左右。从总体来看,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在机收率方面严重偏低,大部分甘蔗的收割仍然依靠人工,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机收率较低,导致甘蔗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2.2.2  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糖企业布局不合理

虽然崇左市处于各种经济圈的交汇处,水、陆、空交通运输较为便捷,但是由于处于“老、少、边、穷”地带,辖区内的道路不畅,特别是蔗区的运输道路不畅。很多蔗区道路仍然是泥巴路,遇上下雨,则道路无法通行,导致甘蔗无法运输,因此,每年都会有部分糖料蔗由于道路不畅等原因,最终蔗农放弃收割。崇左市制糖厂(15家)主要分布在崇左市江州区(5家),扶绥、龙州县、宁明各3家,其他县市制糖企业较少,制糖企业布局不是特别合理,进一步导致蔗农运输成本较高。

2.3  崇左市发展制糖业的机会分析

2.3.1  国家与自治区“双高基地”政策的支持

由于糖价持续走低,严重影响了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和制糖企业的效益,进而对国家的食糖安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了应对糖价持续走低带来的产业风险,国家和广西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制糖产业高质量的发展。2013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桂政发〔36〕号)指出,广西要启动500万亩(约33.3万hm2)核心“双高”基地建设,打造以“崇左、来宾、南宁、柳州”为核心产区的制糖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15号)指出,要大力推动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双高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政策;2015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农业部共同制定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要在广西、云南建设46.6万hm2(甘蔗种植“双高基地”,其中广西“双高基地”33.3万hm2),崇左市符合建设“双高基地”的蔗区面积达到13万hm2,占广西的33%,全国的23.78%,居全国之首;崇左有5个县(扶绥县、江州区、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被纳入“双高基地”建设重点核心区,居全国第二;崇左制糖业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战略,崇左市发展蔗糖业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1]。

2.3.2  多种发展战略的叠加效应推动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构想,给崇左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期。崇左市位于“一带一路”的前沿阵地,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越南)最近的陆路通道,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产业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石,而制糖业又属于崇左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利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发展制糖业成为崇左市制糖业“二次创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开,崇左市制糖业发展又迎来了一次重大战略机遇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产业的兴旺,而制糖业作为崇左市主要的农业产业,其健康发展与否同农民的收入、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推进直接相关,因此崇左市可以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制糖循环产业,多重发展政策的红利叠加,将有效推动崇左市糖产业“二次创业”的顺利实施[2]。

2.4  崇左市发展制糖业的威胁分析

2.4.1  国际制糖大国的威胁

制糖成本高是制约我国制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相对于巴西、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制糖大国,我国制糖企业的制糖成本明显偏高,近年来巴西、印度、泰国等制糖大国产糖量不断上升,出口数量急剧增加,给我国制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这些制糖大国种植的甘蔗品种优良、机械化水平较高,制糖成本远低于我国制糖企业,大量的食糖出口造成国际糖价长期处于低位运行,特别是2013—2014年,国际糖价长期处于5 000元/t以下,给蔗农和制糖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国际制糖大国的低成本生产给崇左制糖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4.2  健康观念的冲击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蔗糖在丰富人们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健康问题,长期实用食糖或者食糖制品容易导致肥胖、龋齿及各种慢性疾病,因此随着产糖量的不断增长,食糖的需求量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反而近年来各种食糖的替代品数量不断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食糖的生产与销售。

3  “供给侧”改革下崇左市发展制糖业的措施

3.1  加快糖业“二次创业”,进一步拓展制糖业产业链

2015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糖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标志着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拉开帷幕,崇左市在紧紧围绕糖二次创业,积极推动区域战略重组,发展制糖循环经济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利用糖蜜制作酵母的产业初见雏形。但是利用蔗渣与滤泥发展造纸与制作肥料的循环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崇左市应当加快“糖二次创业”的步伐,积极发展利用蔗渣和滤泥作为原料的循环产业链,真正做到“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发展糖循环经济全产业链[3]。

3.2  加快双高基地建设,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

截至2019年底,崇左市“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双高基地”综合化机械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机收率才到16%,因此崇左市应当积极推动制糖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甘蔗收割设备的研制,研制出适合崇左特殊地域环境的甘蔗收割设备,提高崇左“双高基地”的机收率,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3.3  推动制糖企业重组,产生更大的规模经济

虽然近年来,在崇左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崇左市的制糖企业集团由2016年前的9家变成现在的7家[4],但制糖厂仍然较多,其中不乏一些小型制糖廠,这些小型制糖产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偏弱。因此崇左市仍然需要进一步推动制糖企业进行重组,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5-7],积极引导辖区内的制糖企业上市,做大、做强制糖企业集团,为崇左市“糖二次创业”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8]。

参考文献:

[1]农正权.促进广西糖业二次创业税收法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5):54-58.

[2]卢星高,范业赓.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热带农业科技,2019(2):51-54.

[3]黄尚志.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问题及其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4]广西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南宁: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5]万崇兴,韦日成,万语,等.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80-86.

[6]梁绍英.对中国糖都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状况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5(29):43-45.

[7]滕腾.中越边境地区蔗糖产业集群跨越发展问题探析——以广西崇左市为研究个案[J].经济研究参考,2012(59):   57-59.

[8]凌伶.崇左市蔗糖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3):93-94.

猜你喜欢

崇左市SWOT分析
美丽画园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广西崇左市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及“升级版”战略对策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崇左市近30年气候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