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体育课堂文化

2020-04-07杨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和谐文化行为规范体育精神

杨矞

【摘要】体育课堂是学生训练体育技能和学习体育知识的主要场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构建体育课堂文化,既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要。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课堂文化的构建也越来越被重视。基于以上因素,从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研究了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体育课堂文化 行为规范 体育精神 和谐文化

首先分析了体育课堂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并从融入行为规范、融入体育精神、融入和谐文化三个方面,研究论述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体育课堂文化的方法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体育课堂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一)体育课堂文化的概念

体育课堂是学生练习体育运动技能和学习体育知识的主要平台,是一个微观社会系统。体育课堂文化是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体育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主要发生在体育课堂这个特定的空间,包括体育教学制度、体育教学理念、体育课堂精神、体育课堂行为等方面,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其参与主体是学生和老师,以体育文化知识学习和体育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是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文化,也是一种群体文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倡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学生体育文化的培养。

(二)体育课堂文化的特征

1.具有行为性的特征。体育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动作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不仅需要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知识学习,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身体动作来完成,注重动作技能的培养。具体在体育课堂文化上来说,其就具有一定的行为性特征,主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不仅要求对体育知识理解,还要求对体育技能的掌握。

2.具有竞争性的特征。体育是一种竞争文化,竞争也是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竞争就没有体育的发展和进步。体育的竞争性不仅是身体、技术、力量的对抗和竞争,还是经验、意志、思想的比拼和考验,是个人或集体在一定规则之下的全面竞争。体育课堂文化的竞争性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习体育技术、运用体育技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在体育学习、训练中不断提升自我和超越自我。

3.具有娱乐性的特征。体育课堂文化还具有娱乐性的特征。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现代体育技术越来越向高难度和艺术性方面发展,注重其观赏性和娱乐性,让人们在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具体到体育课堂文化中,就是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训练完成各种体育动作,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获得一种美妙的感受。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文化的方法策略

(一)融入行为规范,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文化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不仅是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和感受体育精神文化,培养良好行为规范的过程。

首先,构建体育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塑造学生坚韧不拔、奋勇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作为高中体育的教育者首先自身要具备这些品格。高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和深厚的体育文化素质,还有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用自己良好的精神品质去影响身边的学生。只有这样,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培训学生体育技能、传授体育知识。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老师要穿戴整洁,如穿戴干净整齐的运动服、运动鞋等,提前到达课堂训练现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也形成这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学生是体育课堂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的学习者,体育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情况。因此,融入行为规范构建高中体育文化课堂,必须要注重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除了以老师自身的举止言行影响学生以外,还要给他们传授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内涵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行为端正、团结友善,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

(二)融入体育精神,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文化

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学科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文化,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1.培养高中学生集体合作的体育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活动就是一种集体活动,虽然注重个体技能的发展,但是必须置身于集体的大环境中才能发挥其优势。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堂文化构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集体互动中合作完成体育目标。培养学生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团结协作,为了共同目标积极拼搏的精神。

2.培养高中学生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中奋勇拼搏、敢于突破的精神,无论是在体育课堂还是比赛现场,都要求面对目标敢于挑战、勇往直前。把这种体育精神融入高中体育课堂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性格,使其今后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气馁、不退步,敢于挑战,成长为具有坚强意志的优秀人才。

3.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则,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规范和技术要求。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文化,要注重培养高中学生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思想品格,这也是学生们今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事业上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格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公平公正、诚实守信、遵守规则的道德品质。

(三)融入和谐文化,构建体育课堂文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自觉地参加体育课堂训练。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忌厚此薄彼,与他们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其次,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取得学生对体育老师的信任和理解。再次,在教学中要投入真情。用真心感染学生,认真传授给学生体育练习方法和动作技术要领,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寓教于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个性化区别,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作为体育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引导他们采取不同的体育学习方法,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训练,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追求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方式,运用灵活、新颖的体育教学手段,把那些枯燥、乏味的体育动作变得生动、有趣,全力构建和谐体育课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文化,要认真研究体育课堂文化的内涵,通过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具有健康强壮的体魄,还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观念和文化素质。

参考文獻:

[1]赵毅琦.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体育课堂转向与教学转变[J].运动,2018,(10):98+100.

[2]罗伟.试论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田径,2018,(12):18.

[3]韩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J].当代体育科技,2018,(26):153.

[4]丁学成.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与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3+23.

[5]孙进鹏.中学体育改革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33):213+215.

猜你喜欢

和谐文化行为规范体育精神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精神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