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红枣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04-07苏彩霞郭凯勋刘晓红

果农之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枣树红枣品种

苏彩霞 郭凯勋 刘晓红

枣属鼠李科枣属植物,枣树原产我国黄河中下游,已有7 00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与桃、杏、李、栗并称为古代“五果”,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树之一。我国有超过世界98%的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并占有世界近100%的红枣贸易额。

1 我国红枣产业的现状

1.1 枣树分布、种植面积和红枣产量

1.1.1 枣树分布 枣树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栽培果树之一,北起内蒙,南至两广,西至新疆,东到沿海各省,除黑龙江、西藏之外,北纬19°~43°、东经76°~124°的各个省份均有分布,其垂直分布在华北和西北的个别地区可达1 300~1 800米,在低纬度的云贵高原可达2 000米。

1.1.2 枣树种植面积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枣树发展速度很快,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新疆,从二十年前的少量栽培上升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其次是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五省。在过去的10年里,红枣产业更是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2009年到2018年,我国枣树种植面积增长了70%。

1.1.3 红枣产量 目前全国红枣产量最高的省份是新疆,据2017年统计数据看,新疆红枣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8%,其次是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五省。

从2009年到2018年,我国红枣产量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速度约为10%,2018年的产量比2009年翻了一番。

1.2 品种结构

《中国果树志·枣卷》上记载的红枣有700多种,但主栽品种只有几个,目前产量最高的是灰枣、骏枣、冬枣、金丝小枣,其次是滩枣、板枣、狗头枣、内黄大枣、壶瓶枣、圆铃枣、鸡心枣等。传统上按大小分,可以分为大枣和小枣两类,以大枣为代表的有灰枣和骏枣,以小枣为代表的有金丝小枣;依用途分可分为制干品种、鲜食品种和兼用品种3类,在众多的红枣品种中,大多数为制干品种,鲜食品种和兼用品种的种类很少,冬枣是最常见的鲜食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鲜食枣品种。

目前所有红枣中产量最大的是灰枣,其次是骏枣,新疆灰枣和骏枣(图1)产量约占全国红枣总产量的30%和15.8%,其他红枣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4.2%。

1.3 紅枣价格

在2010年之前,红枣价格一直呈逐年递增趋势,新疆红枣价格表现的尤为突出。在2000年时,新疆混级灰枣平均收购价格在5元/千克左右,到2010年时增长到40~50元/千克,10年时间价格增长了10倍,且供不应求,造成收购商疯狂抢购。之后枣树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红枣价格逐年下降,到2019年若羌灰枣收购价格为7元/千克左右,阿克苏地区更是降至3~5元/千克,9年时间价格下跌了80%以上。这20年来的红枣价格像过山车,如果用图像表示呈现一个倒“V”字形。

不仅低品质的红枣价格降低,品质好的红枣价格也被拉低。造成枣农对红枣种植失去信心,很多地方出现砍伐枣树的现象。

1.4 产业结构

红枣的消费以原枣为主,原枣包括鲜枣和干枣,原枣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70%,枣加工品消费约占30%。

红枣加工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果脯蜜饯类、焦枣类、饮料冲剂类、罐头类、酿制类、果酱类、糕点类、保健食品类、酵素类、冻干食品类等。

据2017年统计,我国的红枣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约占总量的53%(图2)。

1.5 国内外贸易

在进出口方面,我国红枣消费以国内生产红枣为主,进口量极少。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红枣进口量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进口量50.81吨,进口最少是2015年,仅为0.31吨,进口的是椰枣。随着我国红枣产量逐年上升,进口红枣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我国红枣产业呈自产自销特点,出口量较小。海关数据显示,2009—2015年我国红枣出口量基本维持在万吨以下,2016年出口首次突破万吨,达到1.1万吨,2018年我国红枣出口量达到1.46万吨。

从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主要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约占出口总量的80%~90%;其次为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此外也对也门和毛里求斯也有少量出口。

从枣产品的国际贸易值来看,我国在贸易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占有世界近100%的红枣贸易额。

2 我国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单一,一些品种质量差

红枣品种虽然近千种,但主栽品种只几个,干枣有灰枣、骏枣、金丝小枣等,鲜枣有冬枣,主栽品种过于单一。

很多枣区主栽品种基本上都是本地传统的地方品种,一些品种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但有些枣农良种观念淡漠,只选择自己熟悉的传统品种种植,红枣优良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

2.2 红枣品质下降

2.2.1 树龄大,树形结构不合理 除新疆是近二十年来新发展的枣区外,其他枣区都是老枣区,树龄大较为明显,在过去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枣树缺乏管理,因此枣树像林木一样高大,树冠不是很大,但枣树作为经济林以产果为主,这种树形分枝较少,结果量少,同时由于树龄大,抗病性差,易造成病虫害蔓延,枣果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

2.2.2 枣园密植,光照弱 近些年来新发展的枣园为追求经济效益,枣树多采用密植园的形式,每亩株数在100棵左右,这在新疆表现比较突出,经过15年左右的生长,树体逐渐长大,由于果树密集,就会造成光照条件较弱,通风差,枣果品质下降。

2.2.3 盲目追求产量,农药化肥过量 枣农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喷肥、激素以提高枣树坐果率,施用较多的化肥增加产量,为了防止病虫害蔓延,施用大量的农药,这些因素造成了红枣品质下降。

2.3 红枣制干、保鲜方面的问题

2.3.1 红枣制干 新疆红枣可以在树上吊干,在其他枣区,由于天气原因还无法实现,基本上采用晒干(图3)或者烘干的方式,很多枣区烘干能力有限,大多数枣果不能及时加工。但在枣果的成熟期,内地雨水较多,裂果是个普遍的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制干,目前又没有较好的保鲜办法,来不及加工的枣大量烂掉。

2.3.2 鲜枣保鲜 鲜枣的贮藏性很差,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鲜枣的需求越来越大,鲜枣的品质、口感和它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鲜枣采摘后如何保鲜,延长鲜枣的货架期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题。鲜枣的保鲜期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常市场上在8—12月时可以看到鲜枣销售,其他月份很难见到鲜枣,它不能像苹果、香蕉等水果一样实现全年供应,近些年来,这方面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进展速度缓慢。

2.4 红枣加工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红枣加工产品种类很多,但多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主要以干制为主,红枣加工产品如蜜枣、枣酱、枣泥、焦枣等,加工层次低,产品形式单一,附加值低,加工链条短,而且营养损失严重。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技术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功能性物质的提取在技术上、研究上都还很缺乏,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得红枣价格大打折扣,红枣产量越来越大,但红枣深加工更新换代跟不上产量增加的步伐,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价格优势和经济优势,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消费者对红枣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安全、口感好,而且在营养、方便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红枣加工门槛低,大多数红枣加工企业为家族作坊式,规模小,加工产品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生产水平

低,这些企业也没有实力进行精深加工,开发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发展。

2.5 红枣贸易

我国红枣产量很大,这是我们的资源优势,但红枣在国际上占有份额却很小,由于国内红枣供过于求,造成红枣价格大幅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但国外却对红枣知之甚少,红枣在国际上影响力很低,这说明我们在国外市场上的开发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

3 对策

3.1 调整红枣产业结构

3.1.1 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发展布局 一方面,淘汰掉一些结果能力差的老枣树,另一方面,将一些品种差的枣树改接成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尤其是新开发的枣区,种植之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对不同枣树品种进行调研、对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且经济效益高的树种。

3.1.2 加强标准化生产,促进枣果提质增效 当地政府要根据红枣产业情况,制定当地红枣标准化生产规程,对枣树修剪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树整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对密植枣园要采取降低株行间密度、降低树体高度、开张骨干枝角度、疏除过密枝等形式改造树体,使枣园通风透光效果好,结果枝组配备多,提高红枣的产量和品质。

在施用农药化肥方面,政府也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对枣农进行培训、指导。要改良土壤,减少使用激素、化肥和农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另外深入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大生物有机肥施用量、推进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物理灭虫害技术、新烟碱类杀虫剂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开发的应用。

枣农也要顺应市场需求,转变观念,不能单纯扩大种植面积,追求产量,而要发展优质、高效、无公害的红枣产业,才能实现其真正的经济价值。同时要建立一批红枣示范园,引导枣农规范化建园,标准化管理,使红枣产业从一开始就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3.2 鲜枣品种系列化、周年化

由于鲜枣比干枣具有较好的口感、更高的营养(特别是维生素C)、更强的国内外市场亲和力,因此要尽可能地延长鲜枣的供应期,今后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加强鲜枣新品种研发,开发出不同成熟期的鲜枣;研究错季栽培,调控果实成熟期;加强鲜枣保鲜技术的研究,延长鲜枣的货架期。通过以上措施使鲜枣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实现鲜枣供应周年化、经营国际化。

3.3 红枣加工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天然、健康、时尚、享受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红枣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口感好、色泽好,而且要求安全、营养、健康、食用方便,这就对红枣加工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红枣中含有多种功能性物质,比如环磷酸腺苷、红枣多糖及黄酮类化合物,我们可以提取其中的功能因子,制作保健品。(2)很多经过发酵的红枣食品在保留了红枣营养成分的同时,也赋予了更高的营养价值。比如:红枣酒、红枣醋、红枣酵素等。(3)冻干食品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品本身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目前,此类产品也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这方面的技术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比较成熟,在我国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开发此方面的产品,但在红枣的应用上还比较少,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4)挖掘枣产品作为其他产品配料的功能,改善食品品質,丰富产品种类,如加到面包、饼干、蛋糕等食品中。

要做大做强红枣加工业,就要转变发展思路,做大是基础,做精是关键。 要改变家族式企业的思维,把分散经营转变为专业化、集团化经营,把企业由分散的布局向工业园区集中转变,由分散投资、重复投资向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集中,形成集团化构建、专业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科技化管理的格局,扭转红枣加工水平低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将红枣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品牌优势、经济优势。

3.4 红枣贸易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红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出口量,增加贸易额。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红枣产品目前没有国外红枣竞争的历史机遇,积极整合国内力量并加强国际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新产品,实现枣产品国际市场的重大突破,鉴于国外很多国家都在加大枣树发展力度,在做强枣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探索我国优势品种和技术的出口;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国外的饮食习惯,开发出适合国外消费者的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猜你喜欢

枣树红枣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在异乡
枣树皮煎水治疗腹泻
女性吃红枣有哪些误区
枣树下的故事
枣花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分红枣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捡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