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4-07陈小丽张思璐

医疗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褥疮股骨骨折

陈小丽,张思璐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老年人因自愈能力差、反应迟钝,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且常伴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病症,术后长期卧床,常引发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降低术后效果,因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中医辨证施护注重情志护理,包括观察病情、饮食调护、并发症护理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1-2]。本研究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2~85岁,平均(70.62±5.21)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3~86岁,平均(70.89±5.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的患者;(2)临床综合检查已确诊的患者。排除标准:(1)状态差,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肿瘤骨转移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做抬臀减压动作,并进行肢体按摩,遵医嘱用药;此外,采用皮牵引装置(上海万邦医疗器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标准YZB/沪3525-26A-2012《皮牵引装置》)进行辅助治疗,以达到固定、制动、止疼的目的,每2~4小时打开1次牵引套,放松15~30 min,徒手由下向心性按摩患肢10 min左右,并密切观察肢端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1)情志护理:依据患者实际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条件、体质等)施行不同的护理方案,贯彻“同病异治”的中医辨证特色;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治疗方式、用药方案与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缓解患者负性情绪。(2)症状护理:术后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刺其曲池、合谷穴,利于退热;此外,针刺患者气海、阳陵泉、中脘穴或用麻油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其脾失健运、便秘等症状。(3)饮食护理:依据“食补胜于药补”的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护,患者气虚食用当归、黄芪等,阳虚食用党参、山药等,且饮食应清淡、易消化。(4)对症护理: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护理,应保证室内通风,嘱患者多喝热水,及时排尿,避免受凉;便秘护理,虚秘则多饮水、忌辛辣,针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等穴位,而实秘则温补,忌寒冷食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胃俞等穴位;褥疮护理,嘱患者勤翻身,保持床单舒适干净,并按摩其肢体,促进肌肉、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可行热敷、推拿等干预方法。

1.3 临床评价

(1)于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两组功能恢复情况[3],包括步态、畸形、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5项内容,分值越高,功能恢复情况越好。(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褥疮、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步态、畸形、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s)

表1 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步态 畸形 疼痛 活动范围 日常生活 总分对照组 40 21.58±0.892.43±1.1236.12±3.123.23±0.7912.13±2.45 81.93±7.82观察组 40 30.03±1.823.51±1.2338.51±3.313.81±0.7214.66±2.49 88.81±9.36 t 26.379 4.106 3.323 3.432 4.581 3.568 P 0.000 0.000 0.001 0.001 0.000 0.00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老年人体质差,且多合并内科疾病,术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易引起褥疮、便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4]。

中医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病理基础,采取合理的中医护理措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步态、畸形、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辨证施护优于常规护理,利于促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医辨证重视情志护理,依据中医观点“精神不进,病可不愈”,与患者积极沟通,疏导、缓解其情绪,并进行疾病宣教,调动患者积极性,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定期随访,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缓解医患关系;同时重视患者的家庭护理,进行基本按摩培训,记录患者日常生活、心理、生理等状况,辩证制定护理方案,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5-6]。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褥疮股骨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蒙药嘎木朱尔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褥疮管理办法纳入科室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