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1966年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启示

2020-04-06沈楠

世纪桥 2020年7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社会主义干部

沈楠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应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全党干部的政治信仰教育,从内容、方式、制度和管理等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全新举措,这些措施对于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借鉴意义在于: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增进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科学性;坚持改革创新,增进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吸引力;强化对象探索,增强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精准性;深化理论研究,增强干部政治信仰教育指导思想的真理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干部;政治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7-044-06

1949—1966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全党干部的政治信仰教育,從内容、形式、制度和领导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全新举措,这些措施对于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政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1949—1966年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1949—1956年的干部政治信仰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阶段,为推进中国共产党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工作,我党关于干部政治信仰教育下发一系列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必须强化干部理论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完善干部入党校轮训制度等。通过这一时期我党教育工作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成为干部政治信仰的主流。绝大多数干部逐渐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政治信仰,对我党与人民政府充满信任,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1. 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1)理论教育。主要学习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国史和社会发展史。1952年,党中央下发文件规定,党内干部依据学习理论理解水平的高低分三级:第一级,凡未参与理论学习且具备小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均须在文化补习学校、支部学习小组、新党员训练班、干部业余理论学校、马列主义夜校与夜大学习一年关于我国我党的基本常识;第二级,凡具备中学文化水平的干部与学过我国我党常识的干部均须采取自修、参加工农速成中学、进入党校或夜党校等方式学习三年理论常识,即党史、社会发展史常识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常识;第三级,凡具备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与学过理论常识的干部均须依托有领导的自习与高级党校的授课形式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1953年,为深入推进我党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党中央颁发文件要求干部理论学习分为三个等级组开展:高级组学习《联共(布)党史》第9章至第12章中关于列宁和斯大林的26篇著作,如列宁《论粮食税》《论合作制》《论统一经济计划》等著作,斯大林《论苏联经济形势与党的政策》《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等著作;中级组学习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新的环境和新的经济建设任务》等8篇著作;初级组学习政策文件、理论常识与文化知识。

(2)政治教育。主要内容为群众路线教育、整风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首先,党中央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我党教育系统和新闻出版系统进行。其次,1950年,党中央下发文件要求开展全党全军整风运动,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首次系统化进行的干部政治教育。最后,形势政策教育包括结合整风的党员标准教育、结合土改的依靠工人阶级教育、结合干部贪腐的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教育、结合经济困难的增产节约教育、结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教育、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集体主义教育与结合法制建设的民主法制教育等。

(3)专业技术教育。主要内容为学习各部门相关业务的理论知识、政策方针与实际知识。其依托参加由党中央部委与地方专业部门创建,以增进干部理论能力、政策思想能力、领导能力与业务能力为教育目的,以教辅合一、简化行政机构与强化教学机构为教育原则的学校和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干部业务教育工作。一是实行校长负责制与建立校党委会的专业干部学校。如彭真任校长的以招收司法和行政干部为教育对象、以司法专业知识教育与政策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党中央政法干部学校。二是各高校、党校创办的干部专业培训班与专业知识讲座。如中共太原市委创办的工业讲座、中共天津市委创办的企业管理训练班等。

2.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方式

(1)党校干部轮训,即有步骤有计划地抽调我党高中级干部到党校接受轮训。对此,党中央下发一系列文件规定以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与增强党性为教育方针,以培养党的宣传干部与领导干部为教育目的,以具备高中文化水平与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干部为招收对象,成立刘少奇任院长的高级党校即马列主义学院,以一年为修业期限,轮训了约7 500人的高级干部。

一是党校干部轮训的重点课程设置。具体是党建、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经济问题与政治经济学。另加中共及苏共党史课程,并开展党的时事政策报告与关于自然科学、中国及世界近代史的学术讲演。后又增设中国通史、社会发展史、近代西方史等课程与历史讲座,并专设党史、国史与世界近代史等教研室,邀请著名学者讲课。

二是党校干部轮训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除一些理论水平较高的省委书记以上干部采用自修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为主、课堂自由讨论与讲授为辅外,均以启发式的讲授为主、自修为辅。

三是党校干部轮训的班次及机构设置。其附设以两年为修业期限、以培养理论干部与理论教员为目的,并增设语文课的理论干部班、短期训练班。中央规定将7个中央局及其分局党校改为7个中级党校,以一年为修业期限,以1:4至1:3.5为工作人员与学员的招收比例,由中组部、中宣部与地方党委组织领导,主要讲授党建、党史、《联共(布)党史》第9章至第12章和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以党的中级干部为轮训对象,并设立教员训练班培养辅导员与教员。另外设立初级党校,规定各省市委党校以理论常识、政治常识与党的基本知识为课程,以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的党的初级干部为轮训对象,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校党委会,创设半年制的干部轮训班与短期训练班,教材由中宣部编写。

(2)高校教育,即依托这一时期我党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与人民革命大学等高等院校,有效推进我党干部的政治信仰教育工作。

一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以苏联经验与中国国情、教学与实践相统一为教育方针,以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为根本指导,以教育政法干部与财经干部为教育目的,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组织领导的高等院校。1950年1月开始招生,吴玉章任校长,内设本科班8个系,如经济系、贸易系、外交系与法律系等,以及专修班如统计、合作社、工厂管理与经济计划等。

二是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主要是以培养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军事、文化、教育、企业管理的专业与科学技术干部和党的书记、志愿做少数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教育目的,包括短期与长期两种班次,以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组织少数民族翻译编辑工作、为少数民族实行自治培养高中级干部为教育任务的全国首所民族高校,乌兰夫任首任院长。

三是人民革命大学。人民革命大学包括中原大学、华东大学、浙江干部学校、福建革命大学与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等及各分校,是以从教育知识分子转化为轮训在职干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短期训练班。

正是以上党校高校的创建有力推动了我党干部的政治信仰教育工作。

(二)1956—1966年的干部政治信仰教育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至1966年全面艰辛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阶段,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培育业务骨干,为推进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工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与技术基础。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从我党干部缺乏领导组织建设社会主义的专业本领与知识出发,提出要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1](P.494)。对此,我党依托高级党校系统教育与省市级党校轮训教育方式对干部进行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为内容的政治信仰教育,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具体是:

1. 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内容主要源自马列主义经典著作。1964年2月,党中央下发关于组织高级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批示,指出必须依托办理论干部短训班或在职教育的形式让全党高级干部重新阅读研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并发表议论,撰写文章、读书心得及笔记等。

对此,毛泽东指定当时的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主持印发《干部选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目录(草案)》,要求全党高级干部选读马克思的《工资、价格和利润》《雇佣劳动与资本》《法兰西内战》,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怎么办?》、黑格尔的《逻辑学》摘要、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论反对派》《列宁主义问题》、普利汉诺夫的《论艺术》《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30部著作。

1964年8月,党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决定》,规定各级党校、军政学校中的高级干部和县级以上干部必须依托自学或集体学习的形式,联系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本部门具体工作及情况,精读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与《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并撰写学习笔记,开展深入讨论。

(2)专业技术教育。1960年,党中央针对培养专业技术干部发文指出,为建立一支熟悉并掌握毛泽东思想、精通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要求:必须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干部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对优秀分子进行系统培养使之成为党的理论工作干部;必须在8年内将技术干部总数占比提升至10%以上,并将其送入工业大学特别班深造;必须在3年内将语数物化等方面低于初中水平的工人技术干部培养至初中水平,将初中、高中与大学科学文化水平的经济与技术干部分别培养至高中、大学与精通本行业务专家水平。

同时要求,必须坚持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即一方面进入全日制或半日制特别班与大专学校,开展短期脱产轮训,对优秀工人与技术干部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开展业余教育,对广大职工与干部进行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明确要求:首先,有条件的企业必须单办或联办党校,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联合中高等专业学校及科研单位强化科研工作,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必须开办速成业余中高等专科学校与短期脱产政治文化技术训练班;其次,大专学校与科研机构必须开办函授学校与业余大学;再次,有条件的工业大学必须开办领导干部特别班;最后,工人优秀分子必须以半脱产或脱产的形式轮流开展政治训练等。

(3)社會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即依托展览会、现场会、教员讲课、小组座谈、个人精读文件、支部自由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和邀请省级党政负责人作报告等方式方法,在各地组建大批抗大式政治学校,在党校和干部学校设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坚持理论与实际、经常教育与集中训练相统一,以党章、党中央文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农村十六条》等为教材,对干部进行关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党的优良传统与基本知识、农业生产与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策方针、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等内容的教育,使干部通过充分讨论合作社优越性问题、工农关系问题和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关系问题等内容,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2.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方式

(1)高级党校系统教育。1959年,以马列主义学院为前身的高级党校将轮训干部任务交给省市级党校。

高级党校采取自愿报考、地方推荐与党中央抽调的招生形式与少而精的招生方针进行办学。学制规定为4年,前两年学习研究哲学知识与历史知识等,以写短文的形式培养干部写作能力,后两年进行专业学习,开展调研撰写文章如杂文、通讯与学术论文等。高级党校由聘请的党内外专家授课。

为进一步做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干部工作,1963年,党中央规定中高级党校应设置三种班次:一是学制为一年半,以党中央文件和《毛泽东选集》《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问题》《党的生活的几个问题》为教材的普通班;二是学制为2至4年,以中央文件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为教材,以自修为主、必要辅导为辅的高级研究班;三是学制为4年,分设党史、党建、国史、国际政治等8个专业的理论班与学制为两年的新疆班。

(2)省市级党校轮训教育。1956年2月,党中央颁发《关于强化初级党校干部教育工作》的文件,推进了省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一是省市委党校体制逐步健全。如1959年上海市委党校要求建立健全上海市党校网,在市区基层党委与市级各系统办理党校,并对这些党校干部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对象、组织领导与课程设置提出意见。

二是省市委党校机构设置逐步完善。如有些党校除内设党史党建教研室、哲学教研室与图书资料室外,还设有政策教研室、校刊编辑室与学员班等。

三是省市委党校工作队伍职工数量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升。如中共山东济宁地委一年内为党校选调增配干部18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通过选送教研人员至中央党校等地深造、为干部放读书假自修、组织干部开展调研等方式提升教员质量。

四是省市委党校教学工作形式逐渐多样化。如开展干部轮训班。1961年,党中央关于干部轮训下发文件规定,必须依托短期训练班的轮训方式,以《党的生活的几个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问题》《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为轮训教材,坚持总结经验与学习理论相结合的轮训方法,以弄清思想、团结同志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轮训宗旨,由中央局、省市与自治区党委直接主办,对全体干部进行以党建与社会主义建设为内容,自学为主、小组讨论为辅的普遍轮训。又如开办高干读书班、理论干部班与工农干部文化培训班等。

五是省市委党校科研水平获得较为迅速地提高。如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编撰了830篇约900万字的各类讲稿讲义,编撰了20种约300万字的理论书籍,编撰了约53万字的中共党史与社会主义教育教材等。

二、1949—1966年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增强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直是我党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科学性的理论基础。从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探索历史进程可以得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直是各时期我党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才能不断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使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2](P.76)因此,新时代的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不断增强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科学性。

(二)坚持改革創新,不断增进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吸引力

坚持改革创新是增进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吸引力的必然要求。从干部政治信仰教育探索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我党正是依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干部素质与能力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干部政治信仰教育指导思想与制度机制,不断推进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我党为干部政治信仰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模式,坚持与完善在职自学与组织调训等制度,推出在线学习与自主选学等形式,根据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需求分析,科学设置与完善了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依据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特点将调研与教育相统一,积极开展讲授式、研究式、模拟式、案例式与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依托电化教育、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等新形式,不断增进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管理与教学信息化水平等。

因此,在新时代的干部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必须继续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理念、手段、制度与管理等,切实提升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推动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三)强化对象探索,增强提升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强化对象探索是新时代依据我党干部政治信仰教育需求,提升政治信仰教育精准性与可操作性的必要条件。新时代要使我党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以全面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信仰需要为前提条件,为此党的政治信仰教育必须以强化对象探索作为起点。具体可以从定制化信息入手。定制化信息供给是以党的干部接不接受、受不受益等为基本标准的,干部的获得感是有效信息供给的活力所在,而干部这一对象探索的全面与否、深入与否根本决定了信息供给的精准度与契合度。新时代我党政治信仰教育对象的探索与研究,重在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等网络载体与新兴技术手段,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全面精准把握研究对象的普遍化与个性化的政治信仰教育需求,不断提升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在精准提升干部政治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重点强化我党干部政治信仰的分类分级教育,即分别针对不同工作范围的党内干部如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基层干部等制定不同的教育培训规划,依据各级各类干部职前教育、初任教育、任职教育、业务教育、岗位教育、合作化教育、免职脱岗教育等不同形式,制定个性化教育的内容、目标等,优化政治信仰分类分级培训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我党干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科学化水平。如规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政治信仰教育内容应以党性教育、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为重点,机关公务员政治信仰教育内容应以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为核心,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应以增强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提升管理能力与业务水平为关键,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信仰教育应以增强世界眼光、创新能力与战略思维等为目的,专业技术人员政治信仰教育应以增强创造创新创业本领为目标、以新技术新理论为主要内容,年轻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内容应以宗旨教育、作风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为根本,基层干部政治信仰教育应以增进群众工作本领、依法办事本领与化解矛盾本领等为目标。

(四)深化理论研究,强化干部政治信仰教育指导思想的真理性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大力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才能加强广大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正确认识。只有不断强化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才能引导干部正确对待党的指导思想,清除干部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与“无用论”的质疑,坚定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同。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实践创新,引导干部看到改革发展新成就,认清指导思想的重大指导意义。对此,我党下发一系列相关文件,要求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强化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钻研,大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教学骨干与理论研究老中青队伍,彻底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彻底讲清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与干部日常工作生活间的内在关联,使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成为一种政治信仰与社会制度,深深扎根于我党干部思想之中。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刘中雁】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社会主义干部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 的学理探讨及价值意蕴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及成因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