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数学学科整合策略研究

2020-04-06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南区小学桑丽阳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图形笔者活动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南区小学 桑丽阳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显然,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程整合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起来。学生亲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综合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大有益处,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就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策略探究。

一、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提到了“应用意识”这个核心概念,应用意识既包括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包括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切身体验应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应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比如一年级下学期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后,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人民币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简单的人民币换算和计算。在一系列的学习中,学生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人民币是谁发明的?为什么人民币的小额面值只有1、5、10 这三种,却没有3、4、6、7、8、9 这样的面值呢?国外的钱币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学习的困惑,笔者联系生活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的学习活动。首先,笔者请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搜集资料。有的小组了解了货币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有的小组了解了外国的货币是什么样的,也有的小组调查了人民币的小额面值为什么只有1、5、10 这三种。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询问父母长辈等方法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自己的认识在小组讨论中汇集,在班级中共同进行交流。通过互相交流,学生既解答了自己的困惑,也增长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为了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笔者设计了模拟购物的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学生通过取币、换币和找零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掌握了人民币兑换及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在活动中运用并感悟数学。最后,笔者请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自己一个星期的花销情况,如购买学习用品、衣服、吃大餐等,让学生在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的同时学会理性消费。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学习的素材,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实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较好地补充了平时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被忽视了的动手操作和实践研究等短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比如二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了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后,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小小设计师”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是对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的拓展,旨在让学生感受图形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课前笔者用任务单(如下图)帮助学生回顾了前面所学的图形运动知识,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任务,回顾了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上,他们在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研究成果之后,对图形的运动现象和运动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着,在观看微课以及教师的直观演示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拼摆,通过平移或旋转将自己课前制作的轴对称图形组成了一幅崭新的作品。通过活动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图形的特征和运动,用自己的巧手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图案,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到了几何图形的美以及图形变换的妙,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动手中得到提高,在分享交流中学会欣赏他人,提升了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像这样通过平移或旋转变换而来的美丽图案,并拍照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在家中的沙发上找到了它,有的学生在地面的瓷砖上找到了它,有的学生在穿的衣服上找到了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欣赏生活中的美,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活动是儿童最重要的本能,教育就是要促使儿童在活动中自然生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三、突出综合,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数字素养和跨界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特别突出“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综合,还表现在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生活中,笔者发现有的同学书包特别重,里面的书和练习本杂乱无章地摆放着,笔者就以“书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前,笔者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受书包的重量,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小学生适合背多重的书包。课堂上,笔者以“怎样让书包变轻”开展问题研究,先让学生充分交流,通过思维碰撞形成可操作性的、合理的研究方案,再通过估一估、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减轻书包的重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综合运用已有的“克和千克”“分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估算”等知识开展探究活动,一方面养成了主动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又如在假期中许多家长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会带着孩子一起旅游,“旅游”也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笔者就此开展了一次从数学的视角来制订旅游计划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往返交通、旅游景点的门票、住宿酒店等方面进行旅游规划。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运用能力,亲身体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这些能力正是学生终身发展与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

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和探索,综合运用知识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完整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终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世界的话题,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将选择权与决定权交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

猜你喜欢

图形笔者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