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 线平片、CT 及MRI 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2020-04-05朱晓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诊断率平片椎管

朱晓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1999)

颈椎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病人的神经根和血管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使其生活受到影响。遗传因素和慢性劳损是该疾病的常见致病原因,不同类型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也不相同,因此关于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1]。基于此,本研究以随机和自愿的原则选取我院过往接收的共80 例颈椎病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其采用X 线平片、MRI 以及CT 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表1 三种不同方法的疾病检出率比较[n(%)]

表2 三种诊断的定位诊断结果比较[n(%)]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随机和自愿的原则选取颈椎病患者80 例,均为我院于2016 年08 月至2019 年08 月接收。所有80 例病人中,含有男性45 例,女性35 例,年龄介于33 ~75 岁之间,平均(49.3±4.3)岁。

1.2 方法

X 线平片法:使用X 射线摄影机进行高摄影,对病人的颈椎进行正位和侧位的拍摄,观察病人椎间隙、韧带以及椎管的情况[2]。

CT 检查:采用螺旋CT 扫描仪完成诊断,电压/电流设置为120kV/120mA。病人保持坐姿接受颈椎扫描,层厚为2 ~3 毫米。

MRI 检查:使用1.5T MRI 系统检查病人颈椎的矢状位、轴位和冠状位[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种诊断方法不同疾病类型的检出率和定位诊断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实验测验数据经整理后均在SPSS22.0 中依次录入并展开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诊断率应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检出率比较

诊断结果表明,X 线平片、CT 和MRI 诊断法对80 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率经评定显示分别为83.75%、95.00%和97.50%,CT 法和MRI 法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但二者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 线平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结果见表1。

2.2 定位诊断结果对比

所有80 例颈椎病病人经过三种不同方法的诊断后,MRI 诊断除颈椎曲度异常外其他各项定位诊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 线平片,MRI 对于椎间隙狭隘(63.75%)、骨性椎管狭窄(57.50%)以及颈椎曲度异常(62.50%)的检查结果相较于CT 检查均明显较高;CT 对于骨性椎管狭窄(40.00%)和钩突增生(78.75%)的检查结果经评定均显著高于X 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结果见表2。

3 讨论

目前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常采用X 线平片、CT 和MRI 等诊断方法,其中X 射线平片检查可用于大多数病理组织,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容易被病人接受。但是,对于软组织检查,该法分辨率较低,会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4]。CT 可以进行横向扫描,从而可以提高分辨率,能更好地检查侧隐窝和椎管的大小,从而更有效地判断椎管内的狭窄程度,从而确定颈椎病人的椎间盘突出程度及其耐压迫程度。MRI 能够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直接显示病人的脊髓及受压状况,可作为重度颈椎病的首选诊断方法,但该法费用较高,病人不易接受[5]。

本研究中,X 线平片、CT 和MRI 诊断法对80 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率经评定显示分别为83.75%、95.00%和97.50%,CT 法和MRI 法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但二者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 线平片法;MRI 诊断除颈椎曲度异常外其他各项定位诊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 线平片,MRI 对于椎间隙狭隘(63.75%)、骨性椎管狭窄(57.50%)以及颈椎曲度异常(62.50%)的检查结果相较于CT 检查均明显较高;CT 对于骨性椎管狭窄(40.00%)和钩突增生(78.75%)的检查结果经评定均显著高于X 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MRI 和CT 检查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 线平片法,可以将X 线平片联合MRI 或者CT 进行诊断,提高诊断率,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诊断率平片椎管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