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结肠神经鞘瘤1例

2020-04-02郝粉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鞘瘤组织化学平滑肌

高 伟,郝粉娥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诊断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图1 升结肠神经鞘瘤 A.CT平扫(箭示肿块); B.增强扫描动脉期(箭示肿块); C.肠镜见凸向肠腔内的黏膜下肿物(箭); D.病理图(HE,×100)

患者女,60岁,因“无明显诱因便血1个月”入院。腹部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腹部CT:升结肠见3.06 cm×3.11 cm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缘光滑,无分叶,向腔内生长,密度均匀,CT值约40 HU,无囊变、坏死及钙化(图1A);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图1B),动脉期CT值约64 HU,静脉期约77 HU;诊断:结肠占位性病变(血管瘤?腺瘤不除外)。行内镜下升结肠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升结肠巨大黏膜下肿物(图1C),于边缘切开,完整剥离全层切除,以金属夹闭合创面。术后病理:大体标本见3.8 cm×3.0 cm×2.8 cm实性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粉色,质中;光镜下见梭形细胞密集生长,紧密排列成栅栏状,形成Verocay小体,构成Antoni A区,以及排列疏松的梭形细胞伴大量黏液和脂肪,构成Antoni B区(图1D);免疫组织化学:S-100(+),CD117(个别细胞+),Ki-67(5%+),CD99(+),SMA(-),DOG-1(-),GFAP(-);诊断为升结肠神经鞘瘤。

讨论神经鞘瘤来源于奥尔巴赫肌间神经丛的施万细胞,约占胃肠道间质肿瘤的2%~6%,较罕见,以60~70岁发病为多,男女差异不大。本病多无临床症状,或可表现为出血、腹痛、便秘及里急后重等。CT平扫常表现为形态规则的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以突入腔内生长为主,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可进一步强化,周围可有反应增生性淋巴结。胃肠道神经鞘瘤需要与间质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鉴别。间质瘤体积较大,血供丰富,易发生囊变和坏死;多向腔外生长,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免疫组织化学为CD34(+)、S-100(—)。平滑肌瘤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肿块,增强扫描呈均匀中等程度强化,周围一般无肿大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SMA(+)、Des(+)。平滑肌肉瘤平扫密度多不均匀,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可见分隔,中心可有囊变、坏死不强化区。治疗本病标准方案为手术完整切除,保持切缘干净,并应注意避免过度切除。

猜你喜欢

鞘瘤组织化学平滑肌
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螺旋CT对上消化道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细胞性神经鞘瘤
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肾上腺神经鞘瘤的CT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