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龄宫:“项链”只是美丽的谬误

2020-04-02汪晓茜

莫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宋美龄陵园官邸

文/汪晓茜

美龄宫当年的模型

在堪称“民国建筑博物馆”的南京,美龄宫规模不算最大,设施也非最豪华,但却是里面极为精致而富于传奇性的一座。

美龄宫名字的由来

1929年6月,宋美龄随蒋介石参加孙中山的奉安大典,见明孝陵四方城东小红山一带环境清幽,附近又有她所创办的遗族学校,遂提出在此建造别墅,供谒陵途中休息。1930年,陵园管理委员会由孙科主持召开第24次会议,议决“照办”“拟借陵园小红山建筑别墅”。当时的市政府高度重视,从1931年春开始,政府工务局局长赵志游亲自操刀设计,技正(民国时期一种技术职称)陈品善负责主办,所有工程计划、预算及招标订约等事,均由陈品善会商赵志游后办理,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造,造价逾26万银元。整座建筑,因过于富丽堂皇,建造过程中经费大大超支,受到舆论非议,以致一度停建,直至1934年才告竣工。

1934年建成时正式命名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空置后改称“小红山官邸”,供政府高级官员谒陵时休息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其翻修,蒋介石、宋美龄常来此小住,做礼拜和接待外宾,民间也开始习称“美龄宫”,倒也简洁上口。

南京唯一被列入国保单位的官邸

美龄宫整体占地120亩,汽车绕过门房沿橄榄形环山道直抵主宫入口,四周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主体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耸立在小红山顶,体形近似“凸”字形,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美龄宫气势不凡,上覆蓝绿色琉璃瓦,前后门廊与腰檐亦用琉璃瓦盝顶相配合,阳光下,流光溢彩,耀人眼目。除却醒目的“大帽子”传统元素,美龄宫的主体结构和设备却十分西化——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式比例,黄色耐火砖外墙,大面积落地钢窗,采光充足,卫浴供暖等一应俱全,低调奢华。室内外装饰有中国传统的旋子彩绘,特别是南楼群檐天花下的蓝底云雀琼花图案,出自当时著名工笔画家陈之佛之手,精美典雅,独一无二。而二层西侧设计一中式雕花月亮门,却配上大玻璃做隔断,诸多细节无不体现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美龄宫常被视作女性化十足的建筑,有说环绕基座平台的34座汉白玉栏杆石柱寓意宋美龄的34岁生日,而屋檐勾头滴水上的凤凰雕刻,加上明艳的色彩,富丽的造型,处处唤起对女主人的回忆。这种特质也使得美龄宫从南京众多官邸建筑中脱颖而出,2001年7月美龄宫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南京,官邸被列为国保单位的仅此一座。

民国时期两大主要建筑杂志《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上都曾刊登过该建筑的图纸、照片和模型,可见其重要性和受关注程度,只不过建筑师一说为赵志游,一说为陈品善。但可以肯定,赵志游起着关键性作用。他早年加入同盟会,曾留学法国学习市政与土木工程,时任南京市工务局局长,除了设计美龄宫外,在宁期间还曾主持过中央医院和挹江门的修造。

美龄宫“项链”的美丽谬误

近几年,美龄宫的航拍图成为国内媒体焦点,引起巨大反响:在“上帝视角”下,美龄宫就像是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项坠,而层层叠叠的陵园大道法国梧桐则构成了巨大的金色项圈。这一自然与人工造化之物,甚至被认为是蒋介石当年送给爱妻宋美龄的浪漫“表白”,唤起众人对这一民国建筑的持续好奇。

仔细观察“项链”鸟瞰图,周围茂盛的树木环绕美龄宫才形成了“项链”的图案。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蒋介石授意建筑师设计成吊坠形状。从现存图纸来看,其实是结合地形条件,由两侧盘山车道和陵园大道上种植的梧桐树共同打造出的图形,有一定偶然性。而早在1925年开建中山陵时便已经种下这些梧桐树,美龄宫较之晚了5年。也就是说,“项链”并非蒋介石的创意。

说到这圈“法桐项链”,其实最应感谢的是一位对民国南京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1927年-1929年间的南京市长刘纪文。是他在任期间,推动了中山大道的修建,引进法国梧桐种植于城市主干道和中山陵地区,某种程度上,美丽项链的打造有他一份功劳。而坊间传闻,刘纪文曾与宋美龄订婚一事又似乎将这个故事赋予更为浪漫的遐想。

美龄宫在20世纪50年代曾由时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的杨廷宝先生主持维修过,2012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了修缮方案,最大化保留了历史信息,次年9月底维修竣工,对外开放。2015年11月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这也是中国文物保护与修缮项目的最高荣誉。

可见美龄宫“项链”只是一个美丽的谬误,虽然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历史总需要点浪漫来点缀,人们也乐于享受这些想象所带来的美好情感。

老图纸上的总平面图

老图纸上的入口立面图

美龄宫的室内中西合璧

猜你喜欢

宋美龄陵园官邸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宋美龄戒烟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海外官邸制调查
“中国式官邸”的前世今生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