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术教学中的评价

2020-04-01逯媛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艺术

逯媛

“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从概念中我们可以明确,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变化,既然有“变化”就应该有“起点”、有“过程”、有“终点”。那我们在美术教学评价中如何用于发展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一直倡导“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这既表明了教学评价的目的,也阐释了教学评价的意义。下面我就想针对美术教学评价中“发展”二字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教育心理学中对“发展”二字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从概念中我们可以明确,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变化,既然有“变化”就应该有“起点”、有“过程”、有“终点”。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待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呢?

首先,关注发展起点,承认学生差异。由于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孩子们的美术素养从他們入学第一天起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很多孩子在幼儿时期就接受过大量的艺术熏陶,在博物馆、美术馆里他们积淀了自己的审美意识。他们的审美意识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机构,学会了各种艺术形式(绘画、书法、雕塑等)最初的表现方法。细心的老师都会发现,在班级教学过程中,一节课最后作品呈现环节,作业完整、表现能力强,作品效果好的往往都是固定的几个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似乎“不用教”。因为他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艺术工具,能够独立自主完成对画面的组织和整合,能够清晰的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内心。而有些孩子似乎“教不会”。老师虽然已经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组织教学,但是艺术素养的培养,美术技法和能力的提高岂是一日之功,所以学生现有的艺术能力和水平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参照。

其次,重视过程,多角度评价。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绝对的主体和主导地位转变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观察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操作技能、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交流与表达的能力”,都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学习的过程即是学习了解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多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尤其作为艺术学习,也许一节简单的手工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节关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评述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交流表达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倡导多角度提高学生素养,我想学生的素养就应该在这一节一节的美术课中,一个一个的美术活动中,一次一次的艺术体验中得以发展和提高。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应多维度开展,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淡化终点、强调收获、指明方向。一节课程教学完成后,对学生呈现出的作品,从艺术领域中构图、造型、色彩、创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作品中的闪光点。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评价弱化美术技能技法,而是积极鼓励学生的想法和创意,激发他们对艺术学科的兴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作品,进行专业知识的渗透,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敢想、能画”,对于学生作品不下结论,不排位次,强调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艺术素养的自我提高。

二、评价的具体策略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赏识、真诚、引领”三种评价方式,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

赏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这里借用哲学中一个说法:桌子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认为“杯子的一半是空的”,而乐观的人则看到“杯子的一半是满的”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去看待学生,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通过一节课或者一段时间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后,“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他还“欠缺的知识和能力”。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赏识能激励学生继续深入参与美术课程的热情,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沟通、积极互动,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

真诚,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乎心”而“止乎情”。不要只是用“好、不错、你真棒”这些词语给学生反馈。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表现,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美,哪怕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能像细雨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引领,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出指导性的评价、提出努力的方向。在这个维度最能体现出美术老师的专业性素养,面对学生呈现的艺术创作,教师可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与学生一起商量修改的方法和方向。也许是在学生作品上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也许是采用不同的构成方法,甚至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修改、添加”,老师和学生在画面中交流,通过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更深一层创作的引领。

总之,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的生命。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在教育评价中,教师应该具有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综合运用多种评价策略,让教学评价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助推剂。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艺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纸的艺术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