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

2020-04-01杜晓虹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

杜晓虹

【摘  要】  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育人,而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初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应当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品格。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高质量的名篇佳作,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找出切入点,利于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实“学科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本文以《爱莲说》课堂教学为例,简要分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语文知识,更要强调教学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并且让学生强化自己的主体性。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成长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最核心的其实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熏陶,要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品德,积极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进行自主理解和自主学习,同时深入挖掘教材,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感受人文,感受历史文化沉淀的魅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对学生今后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意义[1]。

二、初中语文课文《爱莲说》的德育意义

《爱莲说》选自北宋学者周敦颐的《周敦颐集》,它是一篇议论散文,《爱莲说》具有托物言志的特点。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莲的形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在课文《爱莲说》中,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作者通过赞美莲花,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能够欣赏文学作品并且体验作品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情节去理解课文含义,并且渗透《爱莲说》中的德育意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一种高尚的品质[2]。作者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在“浑浊”的大环境中独善其身,守护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三、初中語文课文《爱莲说》的课堂教学

课文《爱莲说》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学目标,了解“说”这种文体,理解本文借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还有映衬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二是教学重难点,要让学生背诵全文,掌握文言文实词,体会作者情怀,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下的社会背景。三是德育目标,学习莲花高洁的品格,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3]。

在《爱莲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课文讲解,第一个课时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课文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情怀。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爱莲说》这篇文章的优美文字和深远意味。《爱莲说》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在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要提前给学生们提出问题,例如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表现了莲花的审美品格?课文中除了莲花,还写了那些花?分别代表了哪些态度?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朗读课文,在朗读结束后从文中找出答案,课堂学习结束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写下一些托物言志的句子。

第二课时,回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再根据上节课留的作业结合课堂内容,主要学习作者描述技巧以及艺术手法,总结作者刻画的精彩之处,体会作者采用映衬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莲花、菊花、牡丹花这三种花的寓意,分析“菊花”和“牡丹花”的衬托作用,体会作者以莲花自喻,保持正直做一个君子的忠贞品质。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阅读教材,相比其他科目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作用。语文教师除了要挖掘教材中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还要挖掘课文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沙丽卫.读书留痕,阅读入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思考[J].学苑教育,2019(10):36.

[2]徐蓉.“赞莲花之性,传君子之志”——浅析《爱莲说》中的文化意蕴[J].语文建设, 2018(20):53-55.

[3]黄敬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思想渗透——以《陈太丘与友期》教学为例[J]. 课外语文(教研版),2018(011):192.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