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

2020-04-01张蕾

财会学习 2020年7期
关键词:经费预算管理中小学

张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更加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行对中小学财政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内的预算管理体系正逐步完善,但针对教育经费的预算控制还缺少管理标准,造成预算经费管理流于形式,不利于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现阶段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现状为基础,分析优化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

一、现阶段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现状

(一)现行预算管理制度对教育经费管理的影响

在现行的部门预算制度下,中小学经费管理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在经费的实际支出过程中,没有预算目标与支出计划作为支持,造成经费实际投入数额与预算编制的定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各省市中小学制定的预算编制标准参差不齐,缺乏对平均支出标准的分析和制定,中小学的经费支出预算难以反映学校实际经费的使用情况。其次,相关监督部门缺乏对中小学预算支出标准的审查,很多学校在针对财政资金编制预算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预算支出随意性较大。最后,在政府对教育投入资金逐步加大的同时,中小学义务教育政策倾斜,这也使得中小学在运转过程中得到的经费支持也逐步增加。经费增加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大,经费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这就出现了经费预算支出把关不严、预算支出费用项目市场遭到经费挤占或挪用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经费预算控制力不足[1]。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教育经费管理的影响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国家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经费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因此,中小学收到的财政拨款一般需要拨付到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进行统一贮存,通过对各项业务所需要的经费支出的专业核定,经过审核程序后直接支出经费。这一管理举措有利于规范中小学收支情况,还能强化对教育经费支出的严格控制,极大地提升了经费预算的准确性。但不得不说,这种管理方式仍然无法覆盖某些地区的经费预算管理,教育专项经费统筹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二、强化中小学经费预算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视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教育相关部门,都必须要重视对各项经费的管理和预算控制,要求由学校内的财务部门为主导,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将经过“一上一下”的经费预算编制情况在校职工会议上进行公示,并及时采纳有效的改进意见;同时,当地的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经费预算的审批管理,规范预算编制内容,并将预算经费的下拨与中小学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提高各中小学对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2]。

(二)科学编制经费预算

当前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但我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还无法得到完全的改变。因此,中小学在编制经费预算报告时,要遵循“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除了教育相关的专款专用以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优先保证学校日常办公的基本支出与人员经费,以学校发展需求为依据,在预算有盈余的情况下再增加专项支出项目,如:教学仪器设备更新、校园楼舍的修建等。在预算基本支出内容中,应着重体现教职工人数、在校学生人数、办公场地、交通车辆、教学设施应用以及基本办公费用等因素,保证预算编制内容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中小学还要建立有效的经费支出审批制度,将各项预算执行落实到岗位上,严格杜绝超预算和无预算等不良想象,保证经费预算工作切实落地。

(三)加强资金专项管理

中小学可以采取设立教育基金的方式来对内部资金进行管理控制,其一是针对教师工资建立专项基金,加强对教师基本工资拨款以及福利奖金款项的管理;其二是针对中小学的公共费用支出建立专项基金管理,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拨款;其三是建立教育专项基金,即针对教育投入的费用进行专项管理;其四是针对教育资本输入资金建立专项基金,加强对外部助学金或捐款等资金来源的管理[3]。通过设立基本的管理基金,就是为了细化中小学内部各项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保证不同用途的资金款项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依据专项资金划分,限制各项资金的使用规范,并在专款专用过程中对各项支出进行信息录入,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专项资金的使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专项资金侵占或私自挪用的现象,加强对中小学内各项支出经费的管理。此外,中小学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还要注意将日常预算支出与专项预算支出区分开来,通过合理清晰的预算编制全面反映中小学内基本运营管理与重点开支情况,应对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监督和审查,从而争取更多的预算拨款。

(四)提高经费预算管理水平

现阶段,部分中小学内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经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预算不严谨、管理有松弛”。因此,中小学要想提升经费预算管理成效,就必须要重视财会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从接受“再教育”出发,还要开展有成效的经费预算管理,即对中小学运转过程中财务方面的风险点进行预测,为预算编制提供指导,深入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市场(适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在全面考虑到学校内教师数量以及历史入学人数综合数据等情况后,科学开展经费预算编制。例如:某中学所在的城市某一年出现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当地适龄入学学生人数减少,中学在开展市场调查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就可以在预算活动进行过程中考虑生源减少的问题,提高经费预算指标内容与实际开支之间的匹配度,以保证学校的日常业务活动不受影响。此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经费预算的全面覆盖性,例如:中小学可以针对学校办公用品编制每一个部门的应用份额,杜绝浪费现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职能

为了保证经费预算能够在中小学内贯彻落实,中小学必须要加强对自身的监督管理,在内部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来评价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保证校园内各成员都能够自觉遵守经费开支相关的规章制度;其次,中小学还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以独立的审计部门为主体,定期对中小学内各项经费运用情况进行稽查审核,如发现某一阶段实际执行与预算内容之间存在偏差,要及时提出解决整改措施。例如:某中学所在的地区在某一年获得了城市精神文明奖项,该中学以事业单位的补贴发放标准为基础,给学校内的教师发放了精神文明补贴奖项。这一举措严重违反了市区事业单位的补贴发放标准,也与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编制内容有所出入,在审计部门的监察下,学校教师及时退回了相关的补贴款项,从而避免了该中学的管理风险。此外,中小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在网络上公布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等相关信息,在信息披露制度的引导下,接受外部社会媒体的监督,也是中小学防止腐败行为的有效措施。

(六)加强预算信息化建设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小学的经费预算管理当中,如: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库,由专业的人员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反馈,并运用到预算工作的绩效考评过程中。一方面,中小学可以构建财务信息共享数据库,由学校内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而形成数据共享平台,主要用于接收学校教务科、研究部门、人事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以及资产管理部门等,包括相关联的外部数据信息汇总,如:合作银行、教育局、财政局等,依据会计制度,对数据信息进行归类、录入和处理,作为中小学后续编制经费预算的依据;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数据库的建立集聚了校园内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财务数据库的管理是中小学在预算监督控制中必须要重视的风险点。为了避免数据泄露或篡改等风险,技术管理人员要定期做好系统维护工作,保障信息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实施经费预算管理是适应市场化管理的表现,也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中小学在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要从基本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这两方面入手,通过提高管理重视程度、发挥内外部监督职能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举措,完善中小学的经费预算管理体系,促进中小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彦.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完善与建设分析[J].财会学习,2017 (14):49-49.

[2]严燕.加强经费预算管理 提升资金使用效益[J].会计师,2017 (06):14-15.

[3]顾宏伟.浅谈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9):22-23.

猜你喜欢

经费预算管理中小学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远东运动会募捐机制探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