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外”产生的意外收获

2020-04-01郭道元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意外规程行文

郭道元

2017年暑假,笔者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意外地看到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规程,不仅心动而且也行动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准备,笔者终于完成了一篇参赛案例《不一样的重心转移》。2018年元月的一天,笔者竟然意外地收到全国一等獎的奖状,高兴之余,感慨颇多,以此谈谈这意外的收获。

一、以赛促学收获丰

为了提升参赛作品的理论水平,笔者挤出时间进行广泛的理论学习,短时间“恶补”,不仅夯实了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有了新知识的积累;为了把准参赛的“脉搏”,查阅了前两届获奖的优秀作品,通过在查阅中学习、在欣赏中借鉴,既熟悉了案例评比规程,也坚定了本次参赛的信心。

二、以赛促教效果好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别人获奖的案例“拿来”尝试,结果效果出奇地好,明显地感觉到教学水平陡然提高,这得益于那些优秀案例的启发。尝到甜头的笔者,再将“拿来”的案例逐一加以“内化”,结果教学中确有了如鱼得水之感。

三、以赛促研创新多

参赛前的准备过程,是一次深入的专题教研过程。在备赛查阅资料时,笔者发现部分获奖案例行文刻板,大都为“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的格式,或将第三部分的“案例反思”适当变通,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于是,创新便成了笔者本次参赛苦苦追寻的目标之一。

一是选题创新。从教几十年,成功的教学案例数不胜数,笔者却反其道而行之,选取一节有“小插曲”的公开课,旨在展现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面对意外的处理艺术。

二是行文创新。为了不落俗套,笔者的参赛文本围绕两大部分展开叙述:一是对出现意外“小插曲”的叙述,二是处理事件后的感想。全文虽平铺直叙、无固定格式,却也给人意外曲折、扣人心弦之感,尽显教师的知识积淀、应变能力和执教功底。

三是立意创新。参赛案例的感想部分,笔者没有泛泛空谈,而是通过课堂小插曲,揭示体育课的特殊之处——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提出恰当处理的基本方法:教案留白,做一个接纳意外的“有心人”;正视差异,做一个尊重学生的“贴心人”;巧妙引领,做一个课堂生成的“助产士”;沉稳冷静,做一个驾驭课堂的“掌舵人”。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意外,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面对意外,是逃避、视而不见,还是感恩遇见、主动掌控?这既是教学艺术,也是人生态度!实践证明,对于教学中的“小插曲”,我们一定要提前预判、及时引导,使它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使其变为一朵美丽的“浪花”,使“意外”产生意外的新收获。

猜你喜欢

意外规程行文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学规程 保安全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