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群服务平台”使课堂更加精彩

2020-04-01吴萍赵翘楚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案例动作微信

吴萍 赵翘楚

一、案例背景

网络覆盖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日常生活和交流,在教育教学领域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校近几年也将网络覆盖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体育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因此,我在体育课中尝试将体育馆的WiFi覆盖为网络基础,以微信群服务平台为媒体桥梁,以无线网络终端为传递设备,使学生们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本节课基本情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说出跳上成蹲撑的动作技术要点;能够完成跳上成跪撑的技术动作,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掌握跳上成蹲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弹跳、协调和支撑能力,提高保护与帮助的意识,练后学生能够出汗;主动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增强自信和合作意识,在体验成功中既克服了畏惧心理,又培养了良好的体操规范意识。

教学内容:横箱屈腿腾越——跳上成蹲撑向前跳下展体。

重点:提臀、收腹,吸腿、膝关节贴胸。

难点:能够形成正确的蹲撑技术动作。

课的类型:新授课。

年级:七年级。

课次:8-2。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七年级的学生对横箱屈腿腾越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但部分学生也有些畏惧。从信息技术角度来说,大部分的中学生对现代的无线网络较熟悉,无论是对电脑、iPad还是一些其他的网络电子设备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

2.微信群服务平台运用的原理与过程

(1)学生与教师微信群的无线传递

教师通过建立执教班级学生的微信群,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资源共享。

(2)教师与多媒体设备的同步映射

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中安装电脑版微信软件,再通过iPad进行扫描,同步于多媒体屏幕。课中,安排学生利用iPad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发送到群里,在多媒体设备中同步映射。通过播放,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同伴的动作,再通过学生们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二、案例过程(片段摘录)

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2011年)七年级横箱屈腿腾越的第二次课,是一节有挑战性要克服心理障碍的体育课。在主教材的授课中学生们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个别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主动提出问题。

学生1:老师,您的动作有些快,我刚才没有看到手的动作,能给我们再做一遍吗?

学生2:老师,您的示范动作非常漂亮,能给我们再做一遍吗?

教师:好!那么老师就给同学们再做一遍,大家要仔细看哦!

根据大家的意向教师又做了一遍,但是教师听到了底下有窃窃私语。

学生:看著我就害怕;我也是;我有点儿不太敢做……

教师:一会儿我们大家练习要勇敢地去尝试,负责拍摄的同学们要保证录制的角度和清晰度哦!好了,同学们,我们分组进行练习吧。

随着教师的一声令下,学生们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了练习。

可是在练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动作不标准,甚至连第一腾空的勇气都没有,特别是女生,我也没有想到情况很不乐观。

在每人体验了两次之后,教师让录制小组长把刚才录制的片段上传,同时把大家召集在大屏幕前进行观看。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依次看看你们刚才的练习片段,好与不好大家都要踊跃地说出来,好不好?

学生:好!哈哈,×××的手掌没有全部撑箱,而且看着她就害怕;×××的脚尖没有勾起,所以他只能完成跪撑;看,××的臀没有高于肩部,所以脚都没有上去;×××的保护真到位、真及时,下次我也这样……

瞬间学生们好像已经发现了他们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也找到了根源。

教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对,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老师还要再做一下具体的讲解。

学生们在有了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再一次进行了练习。这次练习中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的动作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结束环节中我看着学生们喜悦的表情,看着他们脸上的汗珠,能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的成功与收获,我欣慰地笑了。

课后记载:1.练习中学生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态度,大胆尝试,用心体会,积极交流,课堂气氛较好。

2.练习密度和强度符合课程标准,练习后大部分学生有出汗现象。

3.信息技术整合的运用辅助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成,学生们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和同伴练习的场景很兴奋,通过教师引导学会了自评与互评,看到了不足之处,明确了改进的方向。

三、反思与评价

1.预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们较好地掌握了动作技术。

2.利用信息技术确实能较好地为体育课堂技术教学进行服务。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伙伴合作很到位,团队意识较强。

传统的教学制约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固有模式,信息技术课堂融入了新的生机,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使学生对动作技术掌握更加清晰与透彻,学练氛围更加活跃,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参与体会

用“心”温暖课堂,我是这样做的

得知自己的参评案例《“微信群服务平台”使我的课堂更加精彩》获得了全国案例一等奖,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满满的都是喜悦。当再次被通知自己的案例已被栏目组选中,准备列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案例专集”的发表计划中时,更是喜出望外,想到能和大家分享我的作品,顿感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忙碌、反反复复的实践和字字句句的修改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与感恩。

自2004年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5个春秋,从刚工作连教案都不太会写,到现在能和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验,15年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实地体会到了,课堂必须用“心”去温暖,事业必须用“心”去浇灌。

说到我的这篇案例,那还要追溯到2015年第一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国晒课的那段日子。那时,全国各地掀起了晒课的高潮,对于晒课规定中的要求,有一项指标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堂进行整合。对我们体育课来说,无异于增加了比其他学科更难解决的种种因素。我既兴奋又很困惑,兴奋的是我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还算是比较感兴趣的,困惑的是怎样才能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呢?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必须要精益求精,信息技术也要巧妙地运用其中,既要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又不能给教师、学生及课堂结构增加任何的负担,当时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来说,信息技术的介入不单纯只是常规的音乐和讲解图,要有更高层次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同时还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精彩。对于学生来说,看到的也不单纯是静止或动态的原始技术动作再现,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技术技能的一种辅助手段。我不能为了晒课而录课,更不能为了录课而做没有意义的媒体信息介入。我和教研员进行意见的交流,和体育组的兄弟姐妹们进行教法的研究,和徒弟进行录制的实践,和电教教师进行技术的探讨,和总务主任进行设备的选择,和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了解,以及对学生们进行现有信息技术水平的调查等,这些前期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能够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经历过种种的设想和多次的反复实践,“微信群服务平台”终于成功了,通过学生与教师微信群的无线传递,教师与多媒体设备的同步映射的原理,成功地将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当大屏幕播放着刚才学生们练习的场景时,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练习的过程时,当学生们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错误动作时,当我听到他们说出改进的方向时,我看到的是学生们兴奋的眼神和天真稚气的笑脸,我聆听到的是他们对知识技术技能掌握的理解和运用,我感受到的是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实效与快乐。学生们那种掩饰不住自己内心喜悦的笑容,那真真实实的场面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特邀浙江彭丽富老师评析

融合信息技术 优化体育课堂生态

——评案例《“微信群服务平台”使我的课堂更加精彩》

拜读了此案例,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吴老师和赵老师那种用心工作、紧跟潮流、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同时,为我们在深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操作行为、如何将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课堂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研讨的范例。此案例有效引入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课堂洋溢着生机,充满了生命活力,彰显了教师的智慧和教学的魅力。

一、融合信息资源,优化课堂生态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融合信息资源,构建了微信群服务平台,优化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课堂生态的4个要素,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文化,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和即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转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指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此案例中,教师精心设计,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从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主教材的教授中教师先通过示范,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表象,然后让学生分组自主尝试,并安排小组长拍摄练习视频,接着上传并集中观看录制片段,引导学生互评,教师再点拨技术要领,最后学生再练习。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成为师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使体育学习真正发生。

三、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践行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此案例中,教师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生长发展需求和生命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表现和创造欲望,让学生在享受乐趣、体验成功中既克服了畏惧心理,又培养了主动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和合作意识。

四、两点思考

1.把握好适度和适时原则。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因此,我们在引入信息技术进课堂时要从实际出发,适度和适时地利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为课堂服务。

2.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笔者觉得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拓展了教育资源,推动了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彰显体育学科的特性,回归体育教学本源,不能在课中出现无强度、不流汗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发挥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彭丽富(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315040)

猜你喜欢

案例动作微信
下一个动作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微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微信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微信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