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叫停”,促进学习

2020-04-01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踢球动作技能

主持团队:威海市文登区体育名师成长共同体

主持人:姜建明

成员:于晓明 荣燕光 徐晓东 孙志刚 邢云迁

丛浩然 刘 萍

研讨话题:体育教学中“叫停”的策略

研讨网址: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

thread&tid=10075&extra=page%3D1&page=1

一、形式转换提升“叫停”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也应做到梯度练习、形式多样,这样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掌握运动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当一种练习形式完成进行下一练习形式转换时,教师必然要对学生进行“叫停”,这样的“叫停”是随着练习形式的转换而进行的,是必要的、有效的“叫停”。如在学习足球脚内侧踢球时,主教材脚内侧踢球教学练习设计成踢固定球—两人互踢球—三人换位踢球—游戏比赛(应用)几种形式。当第一种练习形式(踢固定球)完成后,就有必要对掌握技术动作的学生进行“叫停”,布置下一种形式的练习(两人互踢球)。这种明确方法、提出要求的“叫停”能够促进学生练习,达到提升练习效果的目的。

二、技能偏差纠错“叫停”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学习要经过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因此练习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当多数学生在练习时出现技能动作偏差时,教师就有必要“叫停”进行纠正动作,以利于正确技能动作的掌握。如在进行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体育课堂上,当学生在进行一抛一垫练习,多数学生不能做到插、夹、抬和身体协调用力时,教师便果断“叫停”,进行动作纠正,及时指出练习中的错误动作,进一步明确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做出规范的动作示范。这样做的好处是强化正确技术动作,使学生能够改正错误、纠正动作,为后续掌握正确技术动作打下基础。

三、规则教育渗透“叫停”

教学比赛和游戏是体育课堂教学常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乐于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进行教学比赛时,可以通过简化规则、降低难度增加比赛的连续性和欣赏性。无论是简化规则还是执行原有的竞赛规则,学生在进行教学比赛时都必须认真遵守,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规则教育和德育教育。如在进行篮球运球接力比赛时,规则是运球绕过障碍物返回起点和下一个学生击掌后,下一个学生才能进行比赛。但在教学比赛时往往会出现学生运球失败后抱球跑或者没有击掌就出发的现象,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进行“叫停”,通过出现的违规现象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让他们了解比赛规则,公平、公正地进行比赛;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學生公平比赛、诚实做人。这种通过身边事例进行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利于改进,这样的“叫停”事半功倍。

四、规范动作点拨“叫停”

青少年学生具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倾向,他们能够勇于展示自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不但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给其他学生提供学习技术动作的真实情景,易于掌握技术动作。在展示过程中,当学生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突破有所帮助时,教师应及时“叫停”突破重难点、强化动作。如在教学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在学生分组练习结束后进行动作展示,当两名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传接球动作时,教师及时“叫停”,对两个人的动作进行点评,在强调伸臂、翻腕、拨指的同时,向学生重点指出传球时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这样的“叫停”能够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同时,该学生的展示会使其他学生增加信心、树立自信,练习更加积极主动,有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安全隐患果断“叫停”

体育课堂教学是在室外进行的实践性活动,涉及场地、器材较多。虽然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安全隐患和偶发事件。对于学练中的安全隐患和偶发事件教师应果断“叫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在《分腿腾跃跳箱》一课中,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当第一组学生完成支撑跳跃练习时,跳箱盖发生了错位,教师果断“叫停”,请各小组长配合检查跳箱的稳定情况。虽然这样的被迫“叫停”对学生的练习会有少许的影响,但对于练习的安全性起到了保障的作用,通过“叫停”消除了跳箱的隐患,防止了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这样的“叫停”是有效且必要的。

——李大健(江苏省连云港市久和小学,222047)整理

猜你喜欢

踢球动作技能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这脑洞开的,还能不能好好踢球了
拼技能,享丰收
像梅西那样踢球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两猴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