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城有片贡橘园

2020-04-01章云龙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贡品南城黄岩

章云龙

城之南,谓南城。地理概念上的南城,悠长悠长。地质学家的视野里,在新地质构造喜马拉雅期运动后,浙江东部下降区有多米疏松第四纪(约两三百万年前)沉积物,形成海积平原。上层20至30米是冰后期(约一万年前)一次广泛海侵浅海沉积物,为土壤母质。黄岩地质的变迁史,是何等惊心动魄,又是何等充满遐想!从目前见到的零星史料,我们知悉,黄岩城关一带东汉时早已成陆地,南城也不例外。自然,未见之史料记载的岁月定会更加漫长。

万物生长,与水土是一种血亲。数千万年前,这片宜居的土地曾是一片汪洋,地质的运动,渐成陆地。南城下洋山这样的古地名,让我们窥视到一丝地质变迁的密码。盐碱地在经年的雨水冲刷下化咸为淡,为名果橘子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千百年土壤的进化史,肥沃成了它的代名词。我国柑橘最早的文献《禹贡》记载了四千多年前柑橘为贡品的史实。三国东吴时沈莹著的《临海水土异物志》载:“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它证实了一千七百多年前黄岩柑橘的栽培史。北宋欧阳修撰的《新唐书》中有“台州土贡乳橘”,记下了蜜橘之乡黄岩的橘子唐朝时成为贡品的史实,从林防的《柑子记》中的“台之州为县五,乳橘独产于黄岩”,及韩彦直的《橘录》中都印证了黄岩独产乳橘的事实。这一条从栽培到成名果的路,是千百年来由黄岩橘农,还有植物专家一起筑就的。

南城的橘子从何时起成贡橘?林防在《柑子记》中把断江定为黄岩柑橘的始祖地,并誉为“天下果实第一”。有关史料记载:明正德与万历年间,黄岩县城西南遍栽柑橘。万历年间的徐贵格曾在《桔柚主人传》中写道:“吾邑环西南城外皆桔柚之园,千株万株,不胜屈指数。至八九月间,次第成熟,累累下垂,殷红可爱,不啻火球之照耀。”我想,这与南城一带河网密布是分不开的。有河的地方,植物生长有了先决条件。文明始于水,盛于商业。《路桥年鉴》记载,南官河起自黄岩城关,五代开平元年到长兴二年(907-931)开凿。南城街道的蔡家洋村现水系也非常发达,有南官河,支河永丰河及东南中泾等。明朝黄岩经济繁荣,当地有了柑橘交易市场。当我们今天在蔡家洋的橘园中走过,肥沃的土壤,橘树根深叶茂,累累金果,品质绝不亚于黄岩的优质产区凤阳、断江一带。从唐始,一颗颗产自黄岩的橘子成为皇家果盘上的佳肴,柑橘具备了视觉与味觉上的冲击力,也带给我无穷的想象,南城的橘子配得上成为贡品,只是从何时起,尚未见到史料记载。

橘花飘香时节,脚步停留在南城街道的蔡家洋橘园中。乡野的风吹拂,清香袭来,廊道上,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跑过,三百年前的蔡家洋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花谢时节,我的身影又出现在贡橘园,看着刚露出头的青果吮吸着自然的甘霖,一滴滴雨珠与绿叶还有青果盈盈地融为一体,一个个青果似大自然的精灵,呈现着勃勃生机。河边,鲜花盛开,农民们笑着从橘园边的小路上走过,稍做攀谈,他们自豪地告诉我,今年蔡家洋的橘子又将丰收,贡橘园经打造后,名声更大了,橘子不出村也能一销而空。时光飞驰,橘子又黄了。白墙灰瓦,绿树缀金。清澈的河边,橘黄的倒映,格外的美。村舍、农房掩映在一片绿色与点点金黄中,多美的乡村!

我信步走向“橘三仙”,枝头弯了,仿若受到美好生活回馈的人们一脸的满足。百年的岁月,“橘三仙”见证了橘农生活走向美好。“一年佳处眼中来”,我走在橘园边的青石板上,看金黄的橘子含笑。一只宠物狗迈着碎步从我身边走过,几步远的地方,狗主人优哉游哉地过来,这一幕,闲庭信步的我分不清是在公园还是乡村。

南城的这片贡橘园啊,“家山红了橘千头”,橘子中的鄉情,从一两千年的历史时空中飘来,沉积着一个个橘乡儿女的骄傲与自豪,化成了故乡最深沉的情愫。

责任编辑:秀丽

猜你喜欢

贡品南城黄岩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才艺专辑
朵云书院黄岩店
黄岩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南城秋意
2018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落幕隋朝宫廷贡品麦秆画走进水贝
黄岩富山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
自己的东西等
怪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