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时代高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

2020-04-01骆笑楼梦琳王巧灵毛瑞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微平台网络思政新媒体

骆笑 楼梦琳 王巧灵 毛瑞松

摘要:高校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始终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被称作“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在通讯交往、生活娱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这一时代大潮中抓住契机,依托网络媒体大力开展思政教育,成了每一个思政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将从建设思路与理念、设计与实施、工作成效、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对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依托微信公众号大力开展思政工作,探索“互联网+”思政模式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思政;微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004-02

如今,网络媒体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浪潮,一个信息传播迅捷、资源开放共享的“微”时代正在来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秉持“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在“微”时代形势下调整步调,开拓互联网新视域,以更加积极、进步的方法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营造一个“有时代热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的网络思政教育“微”平台。

一、建设思路与理念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学院发展目标,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网络思政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思政工作对象的特点,扎实推进具有浙大法科特色的学生思政工作品牌项目——“明法致公”法治育人思政工作项目在网络平台的开展。学院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协同推进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理论实践等多种教育形式,不断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设计与实施:紧扣网络思政核心,聚焦学生成长成才

(一)立足大格局,铸就“微”平台

“浙江大学法学青年”公众号是光华法学院的新媒体主阵地,发挥着紧扣网络思政核心,聚焦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工作板块上,公众号设立了“月轮新语”“之江宝典”“校友资讯”三大板块。其中,“月轮新语”为核心板块,旨在从精神上引领师生、服务师生,包含了“之江文宣”“党建文化”“心灵鸡汤”“之江人物”等四大分区。“之江文宣”宣传之江校区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党建文化”传递最新的党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心灵鸡汤”定期发布人生和心灵感悟文字,彰显人文关怀;“之江人物”展示之江的师生和教职员工风采。“之江宝典”旨在从生活上服务师生、奉献师生,使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温暖。“校友资讯”旨在架起校友和母校的沟通桥梁,为校友返校和联络提供平台和信息。光华法学院顺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化了以微信为主要阵地的新媒体平台,强化了思政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微”平台的融通协同能力。

(二)锻造强队伍,注入新能量

学院宣传工作注重教学思政协同,学院思政工作队伍注重与班主任、德育导师等教师队伍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学院将通讯社、团委宣传部、之江文宣工作室、各学生组织宣传部门以及党团支部的宣传委员等宣传力量进行整合,充分挖掘新闻素材,及时传递最新报道。公众号的运营注重加强工作联动,通过思政碰头会、教学思政协同群、就业推荐会、兼职辅导员例会等形式,探讨网络思政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加强思政案例研讨,更好地提升对学生的引导和服务水平。

(三)弘揚主旋律,坚守主阵地

公众号以弘扬主旋律为重点,推动各位师生党员做到知行合一。党建文化宣传主要分为“会议速递”“文件学习”“微党课”等方面。公众号紧跟我党各大会议进程,适时发表文章、开展活动,提升学生党性。例如,“两会中的熟面孔”系列,展现我院参加两会教师的最新观点;“微党课”方面,公众号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等,在讲授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公众号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从教师风采、课堂互动新举措等方面展现我院育人工作的一线动态,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例如,公众号推出了《合同法期中考试口试是什么样的体验?》(阅读量4129),回顾合同法课堂带给大家的收获,探究课堂教学新举措背后的育人意义。

三、工作成效

1.网络思政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学院对教职工党员对接学生的“成长之友”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配导师?这所法学院用心啦,阅读量2680)等系列品牌育人项目进行了重点宣传,营造了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在校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力。

2.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网络特点和优势,重点解决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校园网络文化惠及每名同学。公众号的“一周荟”专栏,每周发布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学术讲座信息;“学术观点”专栏,按照研究所分类介绍教师,及时发布老师在院外参会的新闻及观点。心理健康方面,公众号定期进行心理健康宣传,鼓励遇到问题的同学进行心理咨询,并开展了一系列“心”心相印活动,辅导学生心理健康,为思政教育的远行助力。

3.聚焦身边的榜样,坚持优质内容育人。公众号聚焦师生身边的人和事,推出了“之江美食”(舌尖上的之江——之江美食顾问探访记,阅读量3199;食堂又双叒叕出新菜啦,同学你给打几分,阅读量3536)、“宿管专访”(之江宿管:因为有你,寝室如家,阅读量1749)、“保安专访”(之江保安叔叔的日常,就是24小时未曾停歇的守护,阅读量2038)等系列宣传,得到了师生的热烈评论和广泛转发,营造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此外,公众号围绕重大节日和时间节点进行主动策划,推出了植树节(之江绿植迎来新成员)、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还守着3.15晚会吃瓜?光华法学院专家告诉你如何切实维权)、清明节(清明又至——一起来山上报个团子可好,阅读量1277)等系列主题策划,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四、评价与反馈

师生们广泛认为,这样的网络思政模式真正拉近了师生距离,弘扬了正能量,让更多身边优秀的师生得到大家的点赞和关注。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同学们在公众号上互动,并走进同学们的日常生活。陆青老师在推文《合同法期中考试口试是什么样的体验?》的评论区写道:为什么当问我可不可以赠书时,我想到送这本我导师写的、我翻译的书呢?因为正如我在译后记里写到,也许在我心里,有一种学术传承之类的情感,驱动我去做这样的事情。同学在评论《合同法期中考试口试是什么样的体验?》中写道:陆帅这样的好老师,谁不真心爱戴呢?评论《之江保安叔叔的日常,就是24小时未曾停歇的守护》中写道:在之江,86592777不再只是一个电话号码,更是成了一个群体的代号、象征。有校外同学评价:我想读浙大法学的本科,太刺激了。

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光华法学院将继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打造“有时代热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的思政教育“微”平台,致力于培养明法致公、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猜你喜欢

微平台网络思政新媒体
微平台用于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分析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