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研”为办学理念的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2020-03-31宫相文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常规管理办学理念中学教育

宫相文

摘要:在“研”办学理念指导下,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包括集体备课、编写和使用导学案、规范的上课流程、作业布置与辅导答疑、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教研活动等,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是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研”办学理念;中学教育;常规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并科学地应用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是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几年来,旅顺中学围绕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研”为办学理念,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重点关注教学常规的备课环节,强调集体备课的统一性和有效性,强调备课组要打团体战,要在集体备课中营造研讨的氛围,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为此专门规定了各学年各备课组每课一备的集体备课时间,每位教师必须按要求参加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安排了集体备课的专用场地和桌椅,集体备课要做到定点、定时、定中心发言人。各备课组成员要做到深研、广研、彻研于集体备课的前、中、后: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集体备课中广泛研究,对重点、难点、关键内容进行充分研判;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做到彻研彻悟,结合学情,体现个人教学风格。

我们结合导学案做好集体备课的一备、二备、三备等基本环节。一备是由主备人提供导学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等做出说明;二备是通过备课组集体成员研究和讨论,对一备案提出修改和完善;三备是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做进一步的微调,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有效。从实施情况来看,学校的集体备课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各备课组基本上都能按照集体备课要求进行备课,集体研讨的氛围较以往更加浓厚,各备课组在教学上步调更加协调一致,真正做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统一,杜绝了课堂教學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实行了主备人轮流负责制度,使得备课组全员参与的意识更加浓厚,教师间能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制度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使用导学案进行授课,并制定了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制度。在导学案编写方面,学校规定了导学案的统一格式,其中包括对导学案纵向板块和横向板块基本框架的要求,各学科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且一备、二备、三备的相关内容都要在导学案中体现出来。在导学案的使用方面,学校要求教师坚持每课一案的使用制度,不管何种课型,都要有相应的导学案。每个备课组共同使用一份导学案,严格按照导学案上的教学内容授课。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教材的研读,把握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关系。

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各备课组都能按照学校的教学常规要求积极地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各备课组能够做到共同使用一份导学案,按照导学案内容进行授课,很好地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效果。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大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备课组基本形成了本学科的学案教学体系,并纳入到学校的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之中,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库,为今后本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规范的上课流程制度

学校制定了教师上课制度,要求教师严格按照集体备课中“三备”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授课,相同备课组的教学内容和作业布置要统一。教师在课前应准备好导学案、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没有认真备课不能进入课堂上课。课堂教学要做到组织严谨、活动规范有序、语言生动,有布局合理、字迹工整的板书。强调各备课组要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比较式课例操作活动,即备课组的两位教师进行同一教学内容的组内公开课,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备、听、评、改为基本流程,反复打磨课堂教学,把教学的基本环节做细、做实、做准,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能够自觉地按照学校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授课,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将教学内容准确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消化和吸收。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环节上,教师表现得非常积极,相互看课学习的教师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比较式课例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面广,出课量多。通过上课教师说课、备课组长和学年领导评课、校长定期总结点评等一系列重要环节,使得这一活动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作业布置与辅导答疑制度

(一)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的质量既是影响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业布置得不恰当,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制定了关于作业布置的有关制度,规定了当天没有课的学科不留作业,有自学指导案的学科当天也不再留作业。根据学年特点和学科特点,规定了每学科每天的作业量,教师要严格把控时间,杜绝超量,提升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各学年主管领导总体把控,严格要求和检查。

几年来,在制度的约束下,作业布置情况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许多备课组都能很好地把控课后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作业的布置更加精准、精当。体现了学科间的合作意识和大局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辅导答疑

学校要求各年级根据本学年的教学时间安排,可以规定具体的辅导答疑时间,也可以鼓励教师自主下到班级答疑的两种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学过的知识。学生可以主动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主动找有问题的学生。从教学常规的实施情况上看,辅导答疑工作中是做得比较突出的一项,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给学生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很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五、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制度

学校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进行跟踪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全员指导

一是晚自学的指导。各学年每天晚上安排一门学科让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2课时。本学科当天不留作业,但要给学生下发自学指导案。主要是让学生回顾一周以来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知识的归纳、理解和内化。

二是学期中的指导。每个学期要进行月考和期中考试,同时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小长假的自主学习。以复习基础知识,构建阶段性的知识体系为主,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三是学期末的指导。每学期末的寒暑假时间较长,也是学生对学习最容易松懈的时间。要求学科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假期自主学习计划,具体落实到每一天。开学初对假期作业有批改、有总结,并通过考试加以检验。

(二)个别指导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对有特殊能力和发展要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五大學科的奥林匹克竞赛辅导;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的训练和指导;其他学科的各种竞赛活动;通识类、拓展类、兴趣类三类校本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规划人生,明确努力方向。

六、教研活动制度

我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两大方面开展。

(一)关于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的教研活动

一是各备课组按时参加大连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每月一次的大型教研活动,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水平。二是学校各备课组组织的比较式课例操作活动,将教研组的部分教研活动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合二为一。三是以一师一优课为契机的校内、组内大型教研活动。四是校内的学案导学观摩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五是通过各种学科竞赛、综合素质比赛、体育竞技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广泛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

(二)以“研”的办学理念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研究

学校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普通高中学生三研自主发展策略的研究”,并被省科研规划办批准立项;成功申报并最终获批了大连市教学改革典型学校。每位教师将近年来关于“研”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和升华,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三研策略”和倡导的“三研精神”,抓住“研”的核心问题,确定小课题的研究方向,年末以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自己的科研成果,汇总形成科研成果集,为“研”的办学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几年来,旅顺中学在“研”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实施“研读、研习、研用”的教学策略,发扬“深研、广研、彻研”的敬业精神,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未来,我们将从教育理论层面上对“研”的办学理念内涵作进一步挖掘,在教学实践方面加强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完善备课、上课、课后指导等方面的制度,精准地贯彻和落实,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凝聚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丽.抓本质,育自主,铸品质:以“研”为办学理念的教育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9(7).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常规管理办学理念中学教育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中职学校突出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初探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分析
常规管理中提升师德师能研究
让管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