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公德教育研究概述

2020-03-31潘艳

法制与社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研究意义新时代现状

关键词 公德教育 研究意义 新时代 大学生 现状

作者简介:潘艳,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094

2019年10月27日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是“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的结果,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上述“存在不少问题”就包括在商品经济时代大学校园中出现的道德下滑现象,即道德领域中出现的公共道德问题。基于新《纲要》提出的问题,本文拟探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和主要内容,这是关乎大学师生整体道德形象建设的基础;同时结合笔者所从事的高校思政工作内容,就新时代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一、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意义

综合来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践意义在于,这是一套有关“立德树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其立据基础是现实条件下社会育人和公德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极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而无视他人生命安全(近期北京出现的杀医、伤医案件即为典型)和集体利益,在高校则表现为课堂吃早餐、缺乏垃圾分类意识等。可见,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信息资源富足以及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强调并阐述“公德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纲要》的颁布正当其时,其价值在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因此高校当以“党建”为龙头,在“以生为本”“课程思政”等系列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公德教育”校园文化生态圈以及高校公德教育的新范式,在大学校园中形成公德教育所需的整体合力,实实在在促进高校在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建设工程。与此同时,在实践探索中积极寻求大学生公德教育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和可能途径,目的在于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积极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与公德意识,或者说“培养精神上的知识分子阶层” ,将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提升到一个相对较高的程度。

从理论层面上说,《纲要》中提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着力点的总体要求,均以人或公民的“德”是至为重要的枢纽。所谓“德”,《中庸》释为“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就是说,“德”被视为人的最佳品性,这与《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宣扬的思想一致。当然,关键是这一品性可以通过后天培育而有所得,即《素书》所言“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如此一来,当私德即个人美德被推广至社会后,所谓的“公德”就此形成,梁启超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人人相善其群者”。 尽管“人人相善”只是“生活世界交往基础的平衡”, 一种相对理想的生活图景,但也非空中楼阁,在特定范围如学校、家庭等范围之内,这样的生活图景有可能成为事实,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平衡”状态,也就是建立起“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显然这也是《纲要》之所以颁行的可行性基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与前人经验,追溯以往高校公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既有成果,切实探讨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及其问题解决思路,从而为高校在公德教育方面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当然,《纲要》本身是一个相对宏观的议题,本文虽然以之为主要依据,但从实践和理论层面进行衡量,显然需要着重从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基本指导原则出发,考察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公德教育面临的问题、难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更好地在高校开展公德教育并提升育人质量。有鉴于此,我们将对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公德教育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予以概述。

二、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事实上,本文所关注的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研究者就曾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进行过探讨。笔者选取新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相关成果予以分析阅读,发现至今大致已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探讨。

第一个方面涉及研究方法,也就是关于大学生公德教育内涵的研究途径问题。理清公德教育的内涵是研究的关键,梁爱蕴分析后认为,需要从学校、社会、家庭等不同方面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对公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问题成因进行详细分析阐释的基本思路; 贺娟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学生仅有社会公德理论认识,却很难付诸社会公德实践,因此有必要首先明确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内涵,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務。

第二个方面与公、私德问题研究相关。黄向阳力图寻找公德缺失的根源,认为公德教育涵盖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但事实上中国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强化了学生道德上的自利倾向,抑制了公德教育所需要的真正社会动机与倾向。换句话说,私德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公德在很大程度上被轻视了,在有意识地从私德导向公德的过程中,公德之教育无形中被当作私德教育的一部分,这就为公德教育带来一定阻力。 陈来则向前追溯,从近代中国社会“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角度进行探讨,认为以政治公德取代、压抑甚至取消个人道德,是近代以来中国道德领域遇到的最大问题,而本该被重视的社会公德也几乎被忽略,这就让政治公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之间失去了应有的平衡。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个人道德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如何协调社会公德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平衡关系,才是当代中国道德生活反思的关键。

第三个方面与学校公德教育策略问题相关。李伟言的研究是从公德内涵以及公私德关系角度切入的,他主张区别公德和私德的功能与运行机制,摒弃以私德外推公德論,重新厘定二者关系。在公德教育方法上,教学知性化、实践程式化,同时应超越对具体方法的迷恋,寻求理念、方法论和具体策略的统一。 傅维利等研究者首先就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探讨,认为公德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道德教育在整体上呈现衰微之势,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公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公共领域观念,一旦建构成型,就能从根本上为学生的公共行为及其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结合教育规律,切实解决学校道德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冲突问题,以前瞻性的眼光,努力让学校成为社会公德的倡导者与先行者。

第四个方面涉及大学生公德教育研究的内容与特点。从高校思政教育的历程来看,自200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大学生公德教育就已成为研究者探讨的纲领性依据。李国强从国内外教育比较的角度,将美国大学生公德教育作为有效参照系,其具体方式就是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视为公德教育的重点内容。 实际上,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高校公德教育的主旋律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公正观为中心的教育。可以预见的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将进一步夯实高校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主题也将更加鲜明。

国外研究者将公德教育纳入到伦理学研究范畴,并注重研究方法的探讨。如Haidt(2001)的社会直觉模型(SIM)就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大学生(研究对象)在过程开始阶段的直觉感知,这一过程考察的重点是SIM的适用性。其结论认为研究结果可为道德教育提供一种途径,即在过程初始阶段就让学生直觉感知美德(Margaret L. Andersen ,2018)。这对于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公德体系尚未全面建成的中国,显然是重要的解决思路之一。毫无疑问,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提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学子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也是未来高校公德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研究内容与主要问题点

鉴于上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概况,我们认为有必要首先对大学生公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就其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公德教育现状调查

从整体情况来说,中国许多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素养,他们具有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讲究公共卫生、热心公益活动以及诚实友爱、乐于助人、热爱祖国、集体荣誉等,在实际行为方面,他们也能够表现出较好的社会公德面貌。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来看,也有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比较淡薄的社会公德意识,例如不爱护公物甚至蓄意破坏,不愿意参加公益互助活动,在具体事务中缺乏集体观念,不注意在公众场合的着装与言语行为,环保意识不强,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和自然等关系时存在的问题。这些由社会公德失范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已经表明,高校社会公德教育亟待提升。基于这些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公德教育问题及其原因予以分析,以便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公德意识水准提供参考依据。

(二)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能够了解当下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现状,从现状分析入手,找寻其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内在原因,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行为并展开与之相关的公德教育研究,为大学生公德素养的提升找到依据或相应的对策。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大学生公德教育水准不仅和高校教育教学环节与水平相关,而且也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时代发展所处的经济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然也和个体自身的意愿相关。具体而言,主要问题与原因简述如下:

一是高校公德教育缺乏实效性。部分高校在公德教育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实施方案,无论在意识还是公德行为上,都存在针对性不强的情况。如当下高校开展的“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重理论讲述、缺乏实践环节的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少;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高校还缺少宣传力度和评价与激励机制,也缺少与企业及社会资源相整合的平台,因此导致高校与社会之间缺乏实践与志愿服务及时响应的运行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系统的公德教育内容,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这些现象表明高校公德教育缺乏实效,没有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也没有明确将公德教育融入教学环节中。

二是缺少家庭公德教育环节。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特殊,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几乎没有德育观念培育成长的土壤。大多数家庭把学习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核心要素,多数情况下忽略了孩子综合素质及德育教育的需求。尤为急迫的现实是,部分家长囿于家庭收入状况和工作上的竞争压力,他们多在如何“多赚钱”上费尽心思,与己无关的社会活动因此与之“绝缘”,更遑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在这种现实条件下,父母的行为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子女的人生价值观。所谓“上行下效”,家长如何做,孩子就会如何效仿,父母所缺失的公德意识,自然也没有条件传输给子女。

三是客观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在网络公德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新时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因网络空间存在的诸多不利影响因素,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社会公德意识等由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在以键盘、屏幕为主要交流方式的网络世界,一些虚拟的语言与行为方式削弱甚至颠覆了原有的价值与道德观念。换句话说,人的交流行为与表达方式因网络而变得随意而且虚幻,原本具有约束功能的社会公德被人为弱化,甚至混淆了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理应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从而陷入到勒庞所说的“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 的泥沼。

四是大学生主体的公德教育意识有待提升。大学生作为公德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公德意识提升显然就成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如前所述,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至少在社会公德引导以及实践、监督的过程中,高校有责任从意识和行为两个层面帮助大学生将“社会公德”内化于心,特别是在促成他们将公德意识转化为对社会有益的公德行为方面,高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关系到大学生主体“知、情、意、行”如何统一的问题,也关系到高校存在的社会价值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和大学生主体真正联动起来,在理解公德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学校积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如此,大学生公德教育及其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升社会的公德意识。

注释:

中共中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2019-10-27.

[美]杰瑞·穆勒.市场与大师: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资本主义[M].佘晓成,卢画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79.

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9.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384.

陈来.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J].文史哲,2020(1): 5-23+165.

梁爱蕴.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2):15-16.

贺娟娟.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2):163-164+ 188.

黄向阳.德育内容分类框架——兼析我国公德教育的困境[J].全球教育展望,2008(9):48-52.

李伟言.学校公德教育的问题和改进策略[J].教育探索,2016(8):99-102.

傅维利,刘靖华.公德困境形成的机理及其对学校公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7(1):18-24.

李国强.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启发[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1-122.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30.

猜你喜欢

研究意义新时代现状
TiO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及其研究意义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