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贪污受贿罪犯家庭环境、情绪-社交孤独调查

2020-03-31江梦茜范路明朱海燕

法制与社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情绪

江梦茜 范路明 朱海燕

关键词 家庭环境 情绪-社交孤独 贪污受贿罪犯

作者简介:江梦茜,云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范路明,云南省五华监狱教育科;朱海燕,云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072

一、引言

由于贪污受贿罪犯总体人数相对较少,年龄相对较大且关押相对独立,加之罪犯身份的特殊性,因此,以往对贪污受贿罪犯的研究多采用经验访谈等方式,很少采用问卷调查法。

近年来,随着贪污受贿罪犯不断增多,对该类人群的研究也逐渐采用量化的方式以获得其心理和行为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例如,郑海、李国华[1]和许涛鹏[2]通过对犯罪案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罪犯学历水平较高,以中年为主,多为处级以上,多任职于行政机关与国有企业,往往有矛盾、焦慮、无畏、自卑、愤怒等心理状态。秦蔚煜[3]结合案例分析、自编问卷和建模的方法,发现职场环境和压力应对方式正向影响罪犯的焦虑水平,金钱欲望和职场环境可正向预测投机心理。

上述及相关研究较为全面的揭示了贪污受贿罪犯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现状,为监狱罪犯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帮助。然而这类研究都忽略了对其家庭环境以及与他人社交情感体验的调查。国内外研究者指出,家庭环境对个性形成、人格发展及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4-9],而孤独体验等情绪可能成为某些犯罪的诱发因素[10-11]。

基于以上,本研究以贪污受贿罪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家庭环境及社交孤独体验的调查,探讨该类罪犯可能的犯罪原因,以及该群体矫正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为帮助其树立健康心理寻找有效途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选取国内贪污受贿罪犯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150份问卷,有效问卷130份。罪犯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41-72岁,平均年龄53.18?.81岁,其中,汉族101人(77.7%),少数民族29人(22.3%);本科以下学历(不含本科)20人(15.4%),本科及以上学历110人(84.6%);捕前级别是副处的53人(40.8%),正处及以上76人(58.5%),缺失1人(0.8%)。

(二)研究工具

1.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采用费立鹏等[12]修订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共 90个条目,包括 10 个不同的社会、家庭环境特征: 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

2.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采用Vincenzi.H和Grabosky.E所编制的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包括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前二者描述状况,后二者描述感受。共 30 个题项,包含15对描述。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一)贪污受贿犯家庭环境及情绪-社交孤独调查现状

贪污受贿犯家庭环境调查结果与张丽等[13]研究中无精神障碍家属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该组平均年龄40.16?3.74岁,与本研究年龄较为匹配。结果见表1,除知识性维度外,两组被试在家庭环境量表的各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贪污受贿犯组在矛盾性和独立性维度上低于对照组,在其余维度上均高于对照组。

情绪-社交孤独调查结果与李璟等[14]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两组被试均为男性,年龄构成基本相同。结果见表2,贪污受贿犯的情绪孤立、社交孤立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情绪孤独、社交孤独维度上,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贪污受贿犯基本情况在家庭环境与情绪-社交孤独上的差异分析

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捕前级别罪犯在FES-CV和ESLI上的差异,结果见表3,50岁以上罪犯在FES-CV的独立性上以及在ESLI的情绪孤立与社交孤立上得分显著高于50岁及以下。捕前级别为正处及以上的罪犯在ESLI的情绪孤独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副处。

(三) 家庭环境与情绪-社交孤独的相关分析

将FES-CV与ESL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FES-CV中娱乐性与ESLI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ESLI中社交孤独与情感表达、知识性间呈显著负相关。

四、 分析与建议

家庭环境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有问题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本研究发现,贪污受贿犯家庭环境在各方面均与一般个体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家庭成员间情感表达不足、相互支持与尊重度低、存在不满情绪、道德管束较为薄弱等。据此推测其犯罪前已积累由不良家庭环境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当面对问题时,缺乏心理支持、家庭关注和监督,抵制诱惑的意志力较弱,易导致行为偏差,走向犯罪。此外,50岁以上罪犯独立性较高,即自尊、自信、自主的水平较高,处于该年龄阶段的罪犯一般职权较高,多担任某一部门的领导,习惯于下级服从的工作环境,有较高的优越感[15],相应的其自信能够利用职务的便利掩盖和隐瞒犯罪行为,成功获取财富,逃脱刑罚。

孤立的生活状况及孤独感体验是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显示,贪污受贿罪犯的情绪孤立、社交孤立状况与一般个体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生活中与周围人没有共同话题、感到不被理解、无法与任何人交心等。由此推测其犯罪前情感孤独,缺乏社会支持与关注。有学者指出,在某一职位的时间越长,越需要来自外界的社会支持,若未及时得到支持,易变得敏感、脆弱[16]。正处及以上者身居高位,责任深重,能够一同分担的人并不多,且与下属存在一定距离感,易产生孤独情绪。此外,一些职位级别较低的同龄罪犯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提拔,自感不被重用,年龄渐大,晋升无望,组织所给的回馈不能满足期望值,因此希望在退休前能够捞上一笔作为补偿而后安享晚年。

基于以上,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更好的进行罪犯行为矫正和贪污受贿犯罪预防,注意从源头入手,关注不健全家庭或家庭功能缺失的个体,指导和建议其家庭成员间增加社会娱乐活动,亲密互动,提供情感支持,提高法律认识,形成相互约束;二是监管人员可通过丰富监狱活动,增进罪犯与他人间的感情,使其感受到温暖,减少孤独感,同时在工作中,相关单位应净化不良氛围,排除和减少工作和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关注公职人员等的心理健康,对某些可能形成贪污受贿犯罪的人员及时给予关注与疏导,实施特殊心理预防;三是注重矫正相关人员不良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不平衡的心态,定期筛查和沟通,帮助其改善和提高自控能力,对于合理的要求和想法予以考虑并改进措施。

注释:

①陳子军. 心理分析视阈下职务犯罪证据的收集[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28(11).

②Galek K, Flannelly K J, Greene P B, et al. Burnout,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J]. Pastoral Psychology, 2011,60(5).

参考文献:

[1]郑海,李国华.贪污犯罪与受贿犯罪的犯罪学特征——基于300例案件的实证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22-30.

[2]许涛鹏.职务犯罪心理的实案分析[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

[3]秦蔚煜.职务犯罪原因的实证分析[D].海南大学,2018.

[4]张海芳.男性犯罪青少年人格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2):1260-1262.

[5]徐加毅.职务犯罪心理成因及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14.

[6]程灶火,金凤仙,王国强,等.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的影响及影响路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2):287-292.

[7]孙丽伟,高志强.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8(29):247-248.

[8]杨宇舟.罪犯人格特征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8.

[9]Bell D C, Bell L G. Accuracy of Retrospective Reports of Family Environment[J].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2018,27(4):1029-1040.

[10]徐淑慧,苏春景.男性未成年犯家庭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6):92-96.

[11]朱华军.犯罪心理中的孤独[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5(8):12-17.

[12]费立鹏,沈其杰,郑延平,赵靖平,蒋少艾.“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初步评价——正常家庭与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198-202.

[13]张丽,李雪艳,徐莎.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家属的生活质量[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2):85-87.

[14]李璟,席巧真.男性酒依赖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状况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6,22(5):258-260.

[15]陈子军.心理分析视阈下职务犯罪证据的收集[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11):19-21.

[16]Galek K, Flannelly K J, Greene P B, et al. Burnout,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J].Pastoral Psychology, 2011,60(5):633-649.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