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贫困地区走出“贫穷陷进”的路径探析

2020-03-31解琳

中国民商 2020年2期
关键词:脱贫

解琳

摘 要: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社会整体脱贫攻坚克难的决胜之年。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战场,云南省如期实现整体脱贫已无退路可言。借鉴贫困行动实验理论分析云南处于“贫困陷进”中的地区和家庭贫困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找到行之有效的脱贫方法。

关键词:贫穷陷进;脱贫;贫困行动实验

201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于2019年10月14日揭晓,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位经济学家因为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取得的卓越成就,共同分享了201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三位经济学家通过近二十年潜心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应对全球贫困的能力。2020年恰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全部脱贫的决胜之年,把他们开创的理论和中国当前的脱贫攻坚实践进行对接,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贫困行动实验理论概述

为了探寻人类贫困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两位经济学家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为了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是基于科学依据的,两人在2003年联合创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和解决人类贫困问题,这种基于实验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如今这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他们把研究的结果著成《贫穷的本质》一书,并在该书中对贫困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个地区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第二,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第三,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第四,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其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注定失败;第五,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贫困的本质和形成机制导致了贫困地区的人们陷入“贫困陷阱”。所谓“贫困陷阱”,通常地讲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或单元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掉进这种“贫困陷阱”,要想从里边跳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贫困陷阱”为什么能够相对地把人锁定在贫困中,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蹶不振而荒度人生。云南省截至目前剩下的贫困群体正在这种情况。

二、云南省贫困简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个少数民族等特征为一体的省份,是我国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场,在2013年至2018年的五年脱贫攻坚工作中,云南全省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对于云南全省而言,贫困地区的数量的确是大大的减少,但是,截止目前,云南省所剩的贫困地域和人口却是脱贫攻坚中难度最大的任务最艰巨的目标。这些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最为复杂。

三、云南贫困地区陷入“贫困陷进”的原因分析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绝大部分的贫困地区地处深山之中,自然地理条件不好,基础的硬设施和软设施均较为落后,交通也非常不便,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增加了云南贫困地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加上这些贫困地区医疗科技水平有限,人们发病医治成本高,另外,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够完善,较重的社会负担也进一步加重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经济负担。这些都是云南贫困地区陷入“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

云南省的贫困区域的资源都相对匮乏,人才非常缺失,尤其是缺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因此,这些地方的市场经济发展没有优势。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源的高效配置,资源贫乏无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当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资源的因素,还需要具有发现和开发资源能力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搅动市场经济活力的关键人物,他们是开拓创新的引领者,敢于尝试,勇于冒险。但是,由于贫困地区的人才缺失,更缺乏经济人才中的佼佼者——企业家,这也导致了这些贫困的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带头人,很难能焕发经济活力。

云南省处于贫困的区域教育水平都相对落后,而贫困的家庭也是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知识欠缺的一类群体,加上一些少数民族固有的文化和观念,使得人们的观念落后且固执,故步自封。加上这些地区人们的信息咨询也较为闭塞。众所周知,知识和信息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发展的润滑剂,人们没有知识,又接受不到前卫的信息,一直固化在原来状态的惯性中,很难走出。这也是他们走出“贫困陷阱”的一个很大障碍。

真正的脱贫在于致富,致富需要财富的累积,需要有投资的计划,除了观念的因素,云南省处于“贫困陷进”中的人,往往有很重的经济负担,所挣的钱很难应付短期的开销,根本无法做长期投资的打算。即使有一些人生活上有一些结余,但是,他们也没有把存款变成投资的想法和勇气。而没有投资就没有财富的增长和累积,挣一分花一分,甚至不够花,导致财富负增长,只能在“贫困陷阱”中越陷越深。

四、云南贫困地区走出“贫困陷进”的路径

针对以上的致贫原因,建议采用以下解决措施:

对于自然地理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进行整体搬迁是投入成本最低的方法。对于自然地理条件稍好的地区,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来弥补自然地理条件的缺陷,改善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市场经济的交易成本和人们的社会成本,减少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负担。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于资源的开发,对于云南省贫困地区资源的贫乏,国家把一些优质企业拉入到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中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另外,带给市场经济活力的无疑是企业家,比如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的云南贡山独龙族,就离不开族里的几个致富带头人对全族人们的带领,离不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的开拓创新,对当地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因此,搞活贫困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的培育和引入。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智就是要提高教育水平,转变人们落后的观念。利用现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改变信息咨询闭塞的现状。通过不断注入文化知识和前卫的信息,让当地人走出原来状态的惯性,为人们的自发致富注入“志”和“智”的必备要素。

解决财富的累积,需增加地区的投资,就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转变人们只看短期不考虑长期的观念因素,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投资的观念;第二,通过国家扶贫金融制度的改革,解决贫困地区人们投资资金缺乏的问题。有了投资的想法,又有了投资的资金,才能使财富的积累成为可能,让贫困地区的人们真正实现致富,具有造血能力,通过自身的力量走出“贫困陷进”。

五、结论

弥补自然地理条件的缺陷,降低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减少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负担。增加人才的培育和引入,整合和开发所具有的资源。提高教育水平,转变人们落后的观念,改变信息咨询闭塞的现状。让人們树立投资的理念,解决投资的资金问题,才可以让云南省贫困地区具备造血能力,让贫困的群体真正走出“贫困陷进”,并且从根本上预防返贫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景芳译).贫穷的本质[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04.

[2]李小云.冲破“贫困陷阱”: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J].学术前沿.2017,07.

[3]张万伟. 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风险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贫困县为例[J].国际金融.2019,10.

[4]马雅娟,王高阳,钟玲,刘倩倩,李永前. 云南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贫困人口减少的思考[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4,11.

猜你喜欢

脱贫
新疆伊宁县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服务模式及改善对策
精准扶贫中贫困母亲脱贫的问题和对策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与成效研究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与成效研究
桂林有机茶在市场中的经济效益体现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探析
巴士在线 “脱贫”记
山村“脱贫”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