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青莲姑姑

2020-03-31陈希瑞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炮楼青莲戏班

陈希瑞

胜利日这天,父亲把一张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拿出来,擦着擦着,就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这张照片,不是别人,正是我的青莲姑姑,陈青莲。

照片上的青莲姑姑,一身灰色戎装,青春靓丽,端庄大方,楚楚动人。

一天,我们鸭塘村来了个戏班子,打出的招牌正是郭家戏班。郭家戏班是附近有名的戏班子,不光会唱戏,还会耍武艺。那年,陈青莲十六岁,一下子就迷上了。郭家戏班每到一个村,都会有陈青莲的身影。郭家戏班掌柜的郭有旺,是戏班的台柱子,无论唱功武艺,都十分了得。还有那个弹三弦的小青,她是郭有旺的妹妹,多神气呀!陈青莲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再也不肯离开一点点。

那时候,陈青莲已经跟河东三十里铺的马老六结了亲,只因为父母家里农活重,一时离不开她,就一直住在家里。其实,陈青莲心里最清楚,这个马老六,是个三十多岁的光棍儿,跟他在一起,简直就是活遭罪。马老六五大三粗,憨头憨脑,一身膘肉,耕田耪地倒是一把好手。别的不说,单说炕上那点事儿,只要马老六想要了,不容陈青莲多说,拉她过来就是,满足了就呼呼大睡,根本不在乎她的感受。陈青莲气急了,就会说:“马老六,你简直就是一头驴!”马老六就“嗤”地笑了,说:“驴?驴就驴,骡子就骡子,有啥大不了的!”打那,驴就成了马老六的绰号。

这天,郭家戏班来到八里外的小赵庄。等散了戏,郭有旺看着陈青莲就像粘住了戏班似的,就问她:“你是哪个村的?”陈青莲说:“八里外的鸭塘村,我哥哥叫陈青山。”郭有旺说:“你就这么爱看戏?”陈青莲轻轻“嗯”一声,点点头。郭有旺说:“眼下闹起了鬼子,连清水镇上都建起了炮楼,你成天往外跑,难道你哥哥和父母就不反对?”陈青莲说:“一个人喜欢的事儿,反对又有什么用?”郭有旺却说:“我看,你还是回家吧,一个女孩子家,出来多危险!”陈青莲说:“不,我不会走,你们走到哪,我跟到哪!”郭有旺就有些火了,说:“你走不走?再不走,我叫人告诉你哥哥陈青山,叫你哥哥来把你弄回去!”陈青莲就软下来说:“求求你,有旺哥,我跟你们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学戏,这还不成?”郭有旺坚决地说:“那也不行,没有家长的同意,说什么也不会收留你的!”

郭有旺见陈青莲如此执拗,只好悄悄派人告诉陈青山,打算讓她的哥哥把她叫回去。等在小赵庄见到陈青莲,陈青山却意外地给她带了一点盘缠,原来,哥哥支持妹妹走出去,走出这个荒僻的乡野。陈青山抹一把泪说:“妹妹,家里有我,你就放心地走吧。要是河东那个马老六跟我们要人,我们还跟他要人呢!”陈青莲一下子扑进陈青山的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陈青山拍拍陈青莲的肩膀说:“别哭了,你进了戏班,好好学戏,将来能有个出息!”停一下又说,“可不要像我,在家种地,娶老婆生孩子,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没个出息!”一旁的小青用清澈的目光望着哥哥,也替陈青莲求情说:“哥,你就让青莲姐留下吧,也好跟我做个伴。”

郭有旺抬头看看一脸憨厚的陈青山,禁不住轻轻叹了口气,说:“青山哥,你把青莲妹交给我,你就一百个放心,我不会让青莲妹受一点委屈!虽然说我们郭家戏班收入微薄,但维持基本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停一下又说,“青山哥,我看你也是个实诚汉子,要是你还不放心,不如这样吧,今天咱俩拜个兄弟。”说到做到,两人跪在地上,对天起誓,从此结为兄弟。

就这样,郭家戏班多了个陈青莲,一下子多了些喜气。陈青莲戏看得多,戏里的角色,什么《王婆骂鸡》《寒窑记》《墙头记》……她都烂记于心。陈青莲最喜欢的还属《王小赶脚》。你听王小夸自己的小毛驴,多有情趣:

小黑驴儿惹人爱,

蹦蹦达达的真有趣儿,

俏俏丽丽的四条腿儿,

雪里站的粉白蹄儿,

黑眼圈儿,粉鼻子儿

滚圆的脊梁白肚皮儿

……

再听听那小媳妇一出场唱的那《二姑娘要回娘家住几天》,就像六月天吃了个大甜瓜,更是醉煞人:

“六月三伏好热的天,二姑娘行程奔走阳关,俺婆家住在了二十里堡,俺娘家住在了张家湾,俺在婆门得了一场病,阴阴阳阳的七八天,大口吃姜不觉得辣,大碗地喝醋不觉得酸,人人都说俺是那个样儿的病,俺不是价,怎么浑身发酸不爱动弹?二姐今年才二十二,嫁了个丈夫他三十三,二十二三十三,他比我大着那十一年。人人都说俺女婿大,嗨,大不大的俺可不嫌,他知道疼俺。今天我要回俺娘家去,俺丈夫一把拉我到床跟前,我问他还有什么话,他偷偷地递给俺二百钱,他说道,这一百给你雇毛驴,那一百饿了你打打尖……”

想到这里,陈青莲只觉得鼻子发酸,泪就涌出来。二姐的大男人知道疼她,可河东三十里铺俺的那个大男人就不知道疼俺,稍不如意,非打即骂。俺的命,咋就这么苦哇!

其实,陈青莲哪里知道,郭有旺和他的妹妹小青,从小父母双亡。在老家郭家庄,实在过不下去,兄妹俩就去了烟台,跟师傅打工学艺,三年后回到郭家庄,拉起一支只有三四个人的小小队伍,四处卖艺为生。如今这个世道,有哪个不苦?没有!苦,大家不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吗?

如今有了陈青莲,有了《王小赶脚》,郭家戏班的名声就更响了。有谁家做寿宴,办喜事,都争着要郭家戏班。特别是那些男爷们儿,都想看看陈青莲的长相是何等模样。

这天,郭家戏班在何家楼唱戏。何家楼的一个大户人家,刚添了个孙子,举家欢庆,大操大办,孩子百天这天,就请来了郭家戏班。何家点名要看《王小赶脚》。扮演王小的郭有旺手持鞭杆正忙得欢,扮演小媳妇的陈青莲也正唱得酣畅。不料想,台下有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袍的瘦高个儿汉子不请自到。谁?原来是清水炮楼的翻译官高鹏飞。

等散了戏,高鹏飞见了郭有旺,倒也和气,先摘下礼帽,施了一礼,接着,就表明自己身份,说:“清水炮楼的中队长龟田先生,今天派我来,是请你们去唱戏的。听说,你们的《王小赶脚》唱得好啊!”

猜你喜欢

炮楼青莲戏班
旗袍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大青衣
小兵张嘎(下)
珠海炮楼十日谈
大青衣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探亲
苗山深处的炮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