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20-03-30唐志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防治技术水稻

唐志东

摘要    本文介绍了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类型和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高寒山区水稻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高寒山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132-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病虫害防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高寒山区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导致水稻病虫害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了减少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避免有害生物给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要积极运用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水稻病虫害预测技术,采取综合防控手段全面提高高寒山区水稻生产质量。

隆林县长克长乡属于高寒山区气候,平均海拔在1 050 m左右,地理位置为东经105°35′22″、北纬24°41′21″,年均温度约17.4 ℃。当地水稻种植面积约1 000 hm2,户均0.15 hm2。水稻播种期为每年4月5日前后,收获期为10月5日前后。隆林县水稻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现对其进行介绍,并提出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1    稻瘟病

1.1    发生特点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其中穗颈瘟造成的损失最大。苗瘟在秧田三叶期前发生,病苗基部呈水漫状黄褐色枯死;叶瘟表现有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节瘟病节生褐色小点,逐渐环状扩大至全节,病节变为褐色;穗颈瘟发生在穗轴或枝梗上,病斑初期呈现黄褐色水渍状小点,病斑不断扩展,最后成为灰色或灰黑色,造成瘪谷甚至白穗[1];谷粒瘟发生在谷粒颖壳或护颖上,病斑呈椭圆形,为灰白色,常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1.2    发病条件

1.2.1    品种抗病性。稻瘟病是由半知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同的抗病性,在幼苗三至五叶期、分蘖盛期和破肚—抽穗始期等3个时期最易感病。

1.2.2    栽培管理。肥水管理与稻瘟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偏施氮肥,会诱致稻瘟病的发生。稻田长期深灌或冷水串灌,使土壤温度降低、缺氧,降低稻株生活力和抗病力,容易诱发此病。

1.2.3    气候。在温度24~28 ℃、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山区多雾露重,日照不足,有利于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容易诱发病害。

1.3    综合防治技术

1.3.1    选用抗病品种。目前,隆林县中稻主栽品种较抗病的有中渐优系列、泰优系列、深优系列等,但品种的抗病性也会变化甚至丧失。在稻瘟病区,品种的抗病性维持在5~8年,故要注重抗病品种的选用[2]。

1.3.2    消灭病源。用85%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12 h,清水洗净后催芽。清理带病菌稻草,撒上石灰,集中堆沤。

1.3.3    加强栽培管理。做到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增施有机肥,保持稻田水干干湿湿。

1.3.4    药治防治。防治苗瘟要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穗颈瘟要在破肚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药。可用 32.5%苯甲·嘧菌酯乳油600 mL/hm2兑水750 kg/hm2或用30 %苯甲·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雾。

2    水稻螟虫

2.1    发生特点

螟虫寄主较多,越冬场所广泛,除了在水稻茬中可以实现越冬之外,还能够在稻草、大豆、油麦菜、杂草等秸秆内,甚至土壤中越冬。当土壤温度上升至-7 ℃以上后,幼虫从土壤中爬出,钻进新的稻秆中吸食营养,转变为蛹[3]。在平均温度20 ℃以上时,蛹只需要经过6~13 d就会转变为幼虫。幼虫会在秸秆的内壁留一个表皮膜,形成羽化孔,在羽化之后破蛹而出。通常来说,螟虫成虫的寿命平均为4~5 d,一般情况下每年6—7月为羽化繁盛期。如果稻田密度过大、湿度过大,则有极大几率暴发螟虫。螟虫成功孵出之后,会直接沿着稻叶向下爬行,入侵到秸秆内部,从内部啃食组织,3~4 d后叶梢被啃食处会发黄枯萎,若食料不足、天气干旱或缺水等,会导致幼虫转株危害频繁[4],通常需要2~5次转移。在分蘖期会导致茎秆空心,而在孕穗期会导致半枯穗儿、空孕穗等问题,严重影响稻谷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幼虫越冬时无丝隔,遇水能逃跑,而且在水浸6 h左右螟虫成功逃逸几率达到96%以上。如果等到螟虫大规模羽化之后,再采用深灌水的方法进行防治则为时已晚。

2.2    综合防治技术

2.2.1    物理防治。由于螟虫具有趋光性的生物特点,在每年螟虫羽化暴发期,可以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在稻田周围利用棋盘室或者闭环式分布的方法,快速杀灭成虫,减少田间卵量和螟虫量;利用粘虫板,对螟虫诱杀;成熟暴发期间可以直接利用光谱蓝板涂上粘虫胶快速诱杀螟虫。通常来说,杀虫板悬挂密度以375~405块/hm2为宜,隔5 m悬挂 1块。也可以按照螟虫的习性制作糖醋液诱杀,将糖、醋、白酒水按照6∶3∶1的比例与90%敌百虫混合,均匀混合之后分布于稻田四周,每隔5~7 d更换1次糖醋液,并及时盖上盆盖,以避免因为日晒雨淋而造成药效挥发。在傍晚将盆掀开,去除死虫即可。

2.2.2    农业防治。应加强防控措施,积极普及虫害防治措施,避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在防治过程中,为提高防治效果,应避免出现枯心病或白穗时才施药补救。通过更新品种、优化布局等措施,集中淘汰特别感虫的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相同品种时,由于水稻生育期相对保持一致,能够有效减少螟虫的盛发时间,避免对水稻田造成严重危害。利用螟虫成虫产卵的特性,可以设置诱杀装置,避免螟虫集中产卵,有效率达到85%左右[5-6]。如果发现虫伤株、枯心、枯穗时,必须要及时拔除。还可以利用深水灭蛹杀虫,每年7月下旬保持灌水16~20 cm,连续灌溉2~3 d,能够有效杀死大量幼虫,避免翌年造成危害。由于秧田是螟虫产卵的集中地,在卵块密度比较大时利用人工摘除集中销毁的方式,也可达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在农业防治过程中,应适当控氮、增磷、补钾,结合土壤肥力情况,做到补充施肥,同时加强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确保水稻生长的整齐性得到提升,避免螟虫暴发。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加强春耕沤田,以淹死越冬幼虫,选择无螟害或者螟害较轻的稻田作为绿肥留种地。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遵循浅水栽秧的策略,确保晒田效果,有效抑制螟虫大规模暴发。水稻田有很多的害虫天敌,例如蜘蛛、青蛙等,可以在水稻田中释放青蛙、蜘蛛等益虫,有效控制水稻害虫[7-8]。

2.2.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的控制效果非常好,但是要注意科学使用农药,以避免大规模用药而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停止使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等药物,改为运用乐斯本、道明清等药剂兑水进行喷雾防治,注意交替使用药剂,提高防治效果。对于重灾区地块应该普遍喷药,而危害较轻的地块可以在虫株周围喷药,以避免螟蟲转株危害。

3    稻飞虱

3.1    发生特点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成虫体型极小,不超过5 mm,长翅型迁入稻田后产生大量若虫和短翅型成虫,在本地危害。若不及时防治,10~15 d会出现“通火团”,造成水稻严重减产。

3.2    综合防治技术

根据稻飞虱迁飞规律和预测预报情况,结合田间虫情调查结果,准确确定稻飞虱的卵孵化高峰期,选择适合的防治工具,适时合理地使用农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均无杀卵效果,对高龄若虫防效也较差。因此,只有在1~2龄若虫高峰期用药才能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减轻后期防治压力,提高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8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雾或50%吡蚜酮+21%噻虫嗪1 200 g/hm2粉剂兑水750 kg/hm2进行喷雾防治。

4    参考文献

[1] 李树品,马晓玲,袁桂实,等.2016年五河县水稻病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00.

[2] 王立平,孙丽娜,崔晓蕊.水稻病虫草害全程解决方案[J].农业科技通讯,2019(8):271-272.

[3] 郑庆伟.预计中晚稻主要病病虫害总体中等偏重发生[J].农药市场信息,2019(16):62.

[4] 伏荣桃,赵黎宇,王剑,等.植保无人机在水稻上的应用前景[J].四川农业科技,2019(7):23-24.

[5] 邓华,欧阳承.宁国市中西部地区2018年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9):77.

[6] 李晓伟,王恩广,王广狄.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5):112-113.

[7] 辛鑫.辽宁水稻种植技术与病病虫害防治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7):97.

[8] 黎宾.关于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4):147-148.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防治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