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2020-03-30张芹王丹丹庄梦荻

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视系统文化环境校园

张芹 王丹丹 庄梦荻

摘要: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增加校园文化软实力。通过对校园人文环境特色与校园师生的互动的考察,研究从文化和服务出发,设计出清华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符号与高校校园建设、互联网与校园文化融合、美学与实用并存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的导视系统设计。设计出与校园文化环境融合的导视系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研究,设计出符合美学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导视系统。

关键词:校园 导视系统 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1-0035-03

引言

随着导视系统的快速发展,校园导视系统的存在关注,不是单一的指向性作用,而是关乎功能与文化的融合,整体与系统的把握,创新与情感细节的设计表达。而各大高校之间因存在地域与建设差异,且导视系统设计也是不同的,设计风格要素也存在本质差异。

一、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设计原则:当前校园活动中强调的是互动关系和和谐展现,可以说校园导视系统不单单只是一个展示的形象设计,还包含了对于校园建设外观、整体校园的景观规划及具有技术水平的导视系统设计的融合。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导视系统从传统的外形设计转换成具有科技化的导视系统,变传统单一的导视功能为具有多元化功能、更具规范化的、环保化、智能化的高科技的信息系统导视系统。

高校校园的导视系统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一部分,细微之中见整体,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校发展建设的整体水平[1]。一般来说,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首先需要系统地分析校园建筑,景观,道路,交通等,将校园整体分析设计,功能与校园文化特色融合,在逐步系统性地将导视系统细节规划。

(二)人性化设计原则: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文化,科技的融合,大量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校园导视系统设计方式独具特色,设计校园个性化特点。建立完善的导视系统需要考虑各方明面的因素,体现完整的功能体系与人文关怀。

首先,分析校园的主要位置与辅助位置,导视系统设计分布合理,位置醒目,导视标识明确,设计层次清晰。其次,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服务对象中,主要包括学校的师生和访客,其中身高、视觉、体能等的差异性已成为校园导视系统设计中须考虑的因素。所以,导视系统的功能性必须明确,人性化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这直接影响着师生对于校园文化建筑氛围的认同感。

(三)融入校园文化设计原则:高校校园导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校园文化的传播。通过对不同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研究,发现校园历史脉络的不同,分析其校园文化背景产生差异。将校园文化内涵融入师生的生活,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对话,促进校园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将艺术融入校园导视系统文化的设计。

通过对校园地域文化环境的分析,从中寻找校园文化的独特性。设计出校园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相融,从中独特设计校园文化的导视系统,从共性中寻找个性。

二、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现状

基于我国导视系统的发展起步晚于欧洲,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导视系统设计领域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在校园导视系统设计领域,导视系统存在设计不规范、功能性设计与人性化细节设计有待提升等不足,是我们现阶段需要进步的目标与任务。而传统导视牌导視系统存在有一定文化属性及意义,所以我们也需要以正确的视角去重新定义在信息化时代传统导视牌系统的应用。

(一)导向明确性不强:现许多高校因学生人数扩招,校园进行扩建,校园内空间变大,建筑渐多。校园内有教学楼、图书馆、自习室等建筑,和许多标志性的校园景观,以及其他视觉建筑。因此有学校师生与访客不明白校园地形,找不到方向。而现在有许多现代高校没有明确而明确的导视系统来及时指,如果有人访问学校,根本没有可行的导视标志。访客将错过美丽的风景,他们也因到不到目的地,导致走了很多错路。此外,校园箴言、校园标语等与校园的文化氛围没有较好的融合设计。

(二)共性设计体现不足:通过实地调研可以看出,大多数校园中采用的校园导视系统还没有明确的设计共性,主要则表现在对于前来咨询和到访的家长、学生等无法在第一时间清晰地找到所要去的地方,或者当前校园中的导视系统和导视标识等,导致许多人没办法获取有效的信息。除此之外,很多学校虽然将校园文化融入了其中,但是很少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标识文化。再者,或是安置过于隐蔽,导视牌使用较旧标识模糊,影响了导视的效果。而传统导视系统多以静态导视牌指导为主,其信息表现形式单一,信息载体外观设计单一[4],校园导视系统所采用的材料往往会依据校园文化的特性而设计,此外还需要选择不同的色彩、文字、图形、意识等融入到导视系统中,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有效氛围。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设计导师现代化设计的重要性,无法确保校园导视系统能够发挥应有的和谐平衡感。

(三)校园文化环境内涵体现不足:校园导视系统表现校园文化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有浓厚的互动性、传承性,不容忽视重要的文化内涵。国内高校因为没有对学校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在设计导视系统时,以致设计只是在表面形式表达,无法发挥超出指导的深层功能作用,并展示校园的文化本质与特征。

三、学校导视系统设计方式

(一)导视系统融入校园文化:校园导视系统必须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应具备综合服务和文化艺术创新双方面的功能[6]。导视系统是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其设计基础与原则都是校园文化。而校园导视系统中的校园文化主要指的是能够将教师、学生、家长等对于校园标识和定位等需求进行整合,可以进一步确保学生和家长、到访者等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文化氛围。同时重视校园导视系统创新设计的发展,充分发展导视系统的前沿,增进学校整体形象。

首先校园文化进行整合抽象的整体设计,再以设计多个子系统,组织设计一整套简单意象的校园可识别性导视系统,把校园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旧老建筑物或桌椅等物品,通过图文结合形式设计,形成和谐、便利的导视系统,满足师生生活便利和精神的享受的需求。其次,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深入解析与探索,提炼出校园文化精髓的视觉传达表现导视系统设计思维,设计一个充满亲切的校园导视系统。

最后,视觉传达表现形式的导视系统,是师生及来访客人获得校园印象的重要途径。将校园文化通过意象图解形式的表达,呈现简单而富有美感的图形设计,引起师生的视觉注意。通过对视觉传达表现的合理作用,能使校园文化环境更加整合与亲切。

(二)综合服务功能设计:在主要人流交通十字要道,设计醒目的指示牌及文字形式显示,提醒行人注意。对于禁止行为,标识提醒标识应尽可能反映人性化细节设计服务。不仅仅是校园的外部规划和导视,还包括在校园整个范围内部的公共区域设计好导视系统和标识。注意其静态导视牌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让其载体表现形式融合校园文化环境,以服务功能为主,审美为辅的设计理念,不能盲目为追求美观忽略功能,本末倒置,体现精致的细节同时把握整体美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形式的混杂,简洁明了的指出位置,让使用者快速准确定位。

精致的细节体现在对于导视系统中人体工程尺度设计的把握。从导视牌的视觉设计,通过对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探索视觉盲点及其尺度。按照功能性的不同,空间场地的大小,分级而设,例如场地开阔适合较大体积的标识牌。考虑使用者距离的远近,设计标识牌字体大小与材质表现,通过实践是否达到服务需求。导视牌设计除了需要考虑综合服务功能外,还要考虑辅助设计的趣味性,通过增添趣味图文游戏形式等题设,加强对服务功能趣味使用,从而达到综合服务效果,如图1所示。

(三)共性设计:校园导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师生在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定位服务。因此,首先需要确定校园中教学区建筑楼、宿舍楼、食堂的名称。而为了明确区分,需要使用一个系统性的标准名称,让其具有较强统一性,而建筑楼名称要被实际命名和反映在导视系统中。首先,所谓的共性设计就是基于前来到访的学生和家长需求基础上,率先进行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在校园公共环境中,导视系统共性设计主要体现各功能特征,同级导视系统要保持一致性,对应不同信息表达的同一性,以保证信息传递相衔接。此外,应突出说明校园每条街道的方位。在校园整体布局中,主要路线应以彩色标记标示,以方便识别游人。最后,应该在每栋建筑的前面建立一个品牌,而文本的设计应基于建筑物的特点和部门名称。

从设计学和形象文化学角度来看,独特的文化氛围可以帮助校园导视系统更加完善。观看系统的设计是在颜色,位置和材料、字体等的设计是一致和连续的,显示了信息的綜合特征。其中,主要表现在选择了不同的点、面、线等元素的共同融合和发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指向的明确性,更要实现其导视系统后续发展的更新换旧和可持续利用,营造出适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例如,位于墨尔本的墨尔本新学术街大楼是连接公共交通与墨尔本理工大学校园的中心枢纽,这个空间中导视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空间的整体性,从建筑本身出发,寻找个性设计,将空间数字化设计,满足实际用多变的空间需求,充分将自身设计的导视系统的优势极大地发挥运用于实际,如图2所示。

四、导视系统设计应用

(一)校园融入特色文化内涵:以日本导视系统设计为例,呈现多样化、形象化形式,注重鲜明的文化特征。而这得益于日本对动漫文化的重视,将其穿透于生活,成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日本的人性化设计无比周到性。

以其日本守山中学为例,首先在设计师充分的考虑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接受信息等能力,将不同特殊情况综合应用在具体设计之中,考虑字体、光线等元素,合理设计空间内导视系统的形式,间距等,满足保证使用者的需求,如图3所示。

其次,对于环境元素应用的各个环节,考虑导视系统与其环境、建筑以及文化氛围的融合,将校园书香典雅气息,在图形与文字的选择设计上将日本文化特征—动漫文化融合其中,以动漫的简练、形象突出,抽象并且形象化设计导视系统,既有现代工业风格元素,又包含本民族文化特色,让使用者感到亲切,简单易懂,便于记忆的导视系统设计,如图4所示。

最后,在材料的的选择,选用贴合校园风格一致,性价比高,可循环利用的木制标识牌导视系统。将标识牌处理成不同的颜色,字体色彩表现形式变化,人流量较大且长时间活动场地环境用深色突出视觉传达效果,平和安静环境用浅色系表达,在不同场景需求使用导视系牌,考虑其功能与综合服务设计,又表现出艺术的简洁美,如图5所示。

(二)共性设计的体现:清华大学导视系统设计中,为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对导视系统分级而设。导视系统位置设计醒目明确,易于识别,且位置合理,高度视线符合人体工程学。利用共性设计,使用不同材料、工艺进行设计,美观实用;坚持可持续与绿色发展,在导视系统指示牌上设计太阳能照明,满足实际需要,绿色环保。且在交通节点温馨提示牌;在户外环境,可设计导视系统与休息座椅结合,服务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如图6所示。

作为最直观的设计因素,色彩的使用强化了任何元素的表达风格,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帮助现代导师系统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能够为校园导视系统设计接下来的外观设计、应用设计、内在文化引用以及其他设计等奠定了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基础。清华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一般会依据校园的整体规划而设计,通常会分为主要校区和分区两个部分。在导视系统的最前部分通常会是校园导视系统的最宏观部分,包括主要的教学区域、行政区域等。分区的导视内容一般则包括用于学生活动和休闲的区域,还囊括了更加智能化的VI系统和AI系统,以及其他停车、运动等场所,如图7所示。

清华大学此外,还采用无线网络连接,设置电子荧屏,强调校园导视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且涉及到了3D基本技术等,在荧屏展示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平板那么简单,学生、家长等可以通过公众号数据端口查询自己的所在地,利用手机GPS还可以生成的导航系统,如图8所示。

标识牌需要参考国家的设计标准进行规划,还需要按照要求确保设计符合基本的交通规范和原则,当前,清华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三级的内容具体如图9所示,清华大学校园导视系统打破了从字体中掠取主题信息的传统定式。另一方面清华大学校园导视系统外观设计,以图形与文字并置为表现形式。通过图文并茂,简单直接地表达效果,且按照交通标识规定进行板块的初步设计,而后将不同的系统功能进行配合和分析,确保校园导视系统能够发挥应有作用,这一形式的模块具有按功能需要而设定,如图10所示。

(三)综合服务功能设计的应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导视系统设计,依托于校园特有的环形规划布局,将校园地图以简洁干练的线绘画,在此基础上又细节设计,导视系统以简洁的几何图形形象突出校园建筑,又以不同颜色的区分不同活动区域,可直接明了表达出一级导视系统。

在人性化设计方面,凸显在材料的选用,将功能与综合服务设计,节能环保表达出来。在设计时,将夜间影响元素考虑其中,夜间行动不便,视觉中心小,光线弱等元素,运用材料的特殊性,将不同环境导视系统的使用形式展现出来。

在白天光线充足时,使用者可直视;夜间可利用通电,达到夜间照明与指示需求,如图11所示。

二级导视系统,可指出需求目的地区域位置,使用者可依据导视系统指示方向,达到目的地附近。在二级导视系统指示牌设计时,考虑材料的选用同时要更加完善地表示出目的地的名称及方向,导示牌的设计尺寸与字体双语及大小颜色等设计,同时也需要考虑夜间出行的使用需求,进行照明设置,如图12所示。

三级导视系统对信息的整合要求更加全面,完善三級导视系统是在一级与二级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对色彩及字体的大小设计需求更高。东华大学设计三级导视系统,将区域地图截取,把视觉中心用较鲜明颜色凸显,作用几何形态的面综合利用,多角度,多方位地解读信息。字体设计明确的分级而设,视觉中心的字体最大,分项分解为后,逐次按照其功能而布,如图13所示。

结语

人与环境之间导视系统的互动设计,使得高校将地域文化与本校建筑特色在共性环境下的独特风格发展,设计适合自己的风格特色,将服务与功能结合,人性化的设计使得广大师生的认同,对整合校园文化软实力与提升学校知名度有着极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文彬.清华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符号在高校校园建设中的应用——以天津师范大学视觉导视系统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6(09):69-71.

[2]吴玉涛.高校新区导视系统再设计[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04):137-139.

[3]战冠红.浅析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文化特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14-15.

[4]王云琦,奚思聪.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代高校导向系统探析——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2):102-103.

[5]张勤利,李勇智,王进华.导视系统在山区高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6):49-51.

[6]孔维瑾,姚杰,张旭,柴华.基于高校文化的导视系统情感化创意设计——以天津理工大学导视系统建设为例[J].大众文艺,2018(03):113-114.

猜你喜欢

导视系统文化环境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现代商场中的导视系统研究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医院空间环境导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开放空间格局下图书馆导视系统的设计与思考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