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

2020-03-30卢湘君黄海洋

设计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讨空间图书馆

卢湘君 黄海洋

摘要: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服务升级。说明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在时代发展下面临的变化,指出高校图书馆的转变方向。同时,结合前人的经验以及时下的新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服务升级。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的方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不再只是单纯的信息收藏、提供中心,而应在此基础上提供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

关键词: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改造项目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2-0058-04

一、新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变化

高校作为一个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地方,高密度的信息在这里共享交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求的不断提高,信息资源来源、信息的交流方式、高校的学习模式都在发生着改变:(1)高校信息资源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越来越丰富,然而纸质资源的比例却正在减少,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料以电子数据为载体,信息资源大多来源于各种数据库;(2)信息的交流方式因为网络的发展而更加多种多样,基于网络带来的便利性,依赖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信息交流方式;(3)时代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加开放的思想潮流,高校的学习模式也更加开放化,在当代高校学生中衍生出一种新的交互式学习方式,即注重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为适应时代变化和满足学生新型学习模式需求,图书馆作为高校“第二课堂”需要承担师生提出的新要求,并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与升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

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核心地带,面对这些变化,要对图书馆服务进行升级,满足高校师生新型的学习方式。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不能再仅仅只是信息资源的储存地,也是高校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场合,一个可以静心阅讀书籍的场所、一个可以激烈讨论的场所、一个可以拥有浓烈学习氛围的场所,作为第二课堂的图书馆需增设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复合型学习空间来为用户提供学习与研讨的信息与资源。

二、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与现状

(一)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

国外对于信息学习共享空间的研究相对较早,国外高校图书馆为开发出图书馆“第三空间”的价值,构造一个满足多方面需求且提供深层次的服务与指导的多功能空间。

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开放了信息共享空间,将其命名为“信息拱廊”,显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便利性与多功能性,至此之后,这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开始在北美流行。1999年,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对外开放,信息共享空间的具体概念也在此时由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IC(Information Commons)负责人Donald Beagle首次明确提出[1]。Beagle认为,学习共享空间不只要聚焦于帮助学生管理信息,更要帮助他们管理学习。不单只是强调信息从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中获取,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系列项目和服务在学习任务中支持学生[2]。

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获取的便携化对图书馆功能形成了冲击,国内各高校也开始重视对图书馆的转型和升级,因此各高校开始对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进行研发,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诸多专家学者也对学习共享空间的功能进行多方面的诠释。

任树怀和盛兴军认为,学习共享空间是校园内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是将现实和虚拟相结合而形成的多种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集成在一起,并设置一个促进个人和团体学习与研究的协作空间[习。

邹凯、李颖和蒋知义认为,学习共享空间是大学里的一个动态合作式环境,通常在图书馆上体现实体意义,为学生提供学习及研究上所需知识与信息等助力。它将个体和组织学习空间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和多类别信息指导[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就是以支持用户的学习和研究为目的,通过图书馆以及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多方面协调作用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促进学生间的学习、研讨、信息交流的协作而构建的复合型空间。

(二)发展现状

国外的发达国家较早认识到图书馆应该进行转型和升级以满足师生日益增多的需求,因此对于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开发的经历更加丰富,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也更加成熟。

就国外发达国家而言,图书馆早已不仅仅是图书的书籍存储中心,更是一个充满丰富资源的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图书馆提供不再是单一的提供纸质书籍和安静的场所,而是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复合型公共空间。

美国犹他大学图书馆中,可供用户选择的学习环境更是种类繁多:有供单人安静自习的独立空间,有温馨的小型研讨室,有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研讨区域,还有通透明亮的玻璃房提供上网设备。同时,图使馆内根据需求放置磁力黑板,目的是方便师生研究并讨论问题。不同的学习空间根据空间大小放置沙发和茶几,可以为师生提供休息的服务。

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24小时的服务。在图书馆的职工下班之后,读者依旧能刷卡进入并使用图书馆。图书馆内功能清晰且人性化,一楼提供人工、自动借还图书,二楼是网络信息中心,可提供网络终端,三楼是自由宽松的各类讨论区,这里有开放的休闲区,可以聊天打电话,也可以找到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比如有隔板的座位[5]。

我国对图书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开发起步晚,相比内地高校,香港与台湾的高校较早开始构建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内地部分高校目前只是初步建立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但由于有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作为借鉴,国内的图书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发展速度快,且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发出特色的使用空间。目前我国建立得较为完善的基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有同济大学的德文图书馆,其有关网络的基础设施配备齐全,还设立了独立的研讨室方以及开放的休闲区方便同学们交流[6]。虽然国内的大部分图书馆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但是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功能及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很大部分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纳入图书馆近未来的发展计划当中,并着手准备。

(三)基于云计算和云数据管理技术的信息资源提供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数据量呈现爆炸性增长,用户对储存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适应用户越来越高的需求,云计算这一种新兴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计算机运行模式不同,云计算技术通过分配不同配比计算能力、储存能力与应用服务能力来实现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操作的便利程度。高校图书馆作为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的存取之处,利用云计算和云数据管理技术相互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1.云计算和云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解:云计算是近几年来的新兴技术,对于云计算的定义专家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IBM对于云计算的定义或理解为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海量数据、信息和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用户服务。云计算技术通过连接大量的计算资源形成规模化的计算资源和便利化的操作流程,从而为用户提供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服务。云计算是系统虚拟化的最高境界[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China)陈国良院士等对云计算提出的定义是云计算是指基于当前已相对成熟与稳定的互联网的新型计算模式[10],也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上的储存信息以实现海量信息及数据的高效管理,并通过强大的服务器端协同运行实现计算资源共享和规模化系统连接来提供各种计算服务。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Jiangnan Institute of ComputingTechnology)的司品超等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统一管理大量的物理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虚拟化,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11]。

综上所述,笔者对于云计算地理解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整合,并管理大量信息资源的超级计算模式,而云数据管理技术是能够支持云计算,对大量数据、储存信息和IT资源进行高效管理,构建可扩展和结构化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

2.图书馆与云计算和云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中的数据具有海量性的特点,并且这些数据可以随时更新和增加,也就是说,“云”提供了一个无限大的存储空间,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大量信息资源的存储和提供中心,正好可以利用云计算的这一特点,将大量的数据储存到“云”上,为图书馆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提供了解决途径,也为学生提取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并且在“云”上的信息资源是来自不同服务端的资源整合,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图书馆所需要的不同方面的信息协同在一起,将不同海量资源集成在一起转化为资源池,形成资源互补,从而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

将数据储存在“云”上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云计算中的数据储存在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通过了自动同步的信息更新模式,所有设可以备通过Web进行查询及更新,避免了现实中的储存设备传播病毒的风险;用户也无需担心储存在云端的数据因为设备损坏、恶意病毒感染而丢失。

因为云计算是一种超级计算模式,能够高效地处理海量的数据,这使云端的信息资源可以更加高速且高效地存儲和取用,用户不仅可以自行上传数据进行共享或单纯储存,还可以在云上随时随地取用自己储存的内容或他人在云上进行共享的信息资源,通过云计算技术连接海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互联网体会到规模化资源协同工作的便利。

而云数据管理技术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管理,并进行结构化数据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式,将大量数据通过数据组织、数据集成等方式进行分布式并行处理,从而对数据进行高效、优质、准确的处理,因此云数据管理技术对系统硬件要求较低且数据分析过程中信息处理容错率较高,从而保证用户在提取信息资源的高性能、高并发的特点。

利用云计算还可以帮助图书馆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包括资源及学术搜索引擎、资源及服务推荐引擎、知识服务社区实体(包括用户及资源)行为智能分析引擎、用户知识需求预测引擎及多维度信息资源获取、组织、分析及决策引擎等[12]。用户使用云数据管理服务的平台,除了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所需资源,云计算还将分析出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喜好,从而进行智能推荐,提供信息提取的便捷性。高校内用户还可以通过注册认证身份,认证身份后,云端可以获得用户的专业、年级、课程安排的信息,在进行安信息全保密处理后,根据获得的信息向用户推荐相关信息资源,从而提高用户在海量信息资源中学习的便利性。

(四)空间使用过程

不同的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空间的使用按照具体使用需求的不同而划分不同的使用模式,不同的使用模式也有不同的预约规则,尽量在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的同时也能使用空间使用得舒心。主要分为个人自习和团队研讨两种模式:

1冷人自习模式:个人自习而需要使用空间时,用户无需提前预约也可以使用,已预约的座位会有指示灯,无预约的用户可以避开这些座位。

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预约,避免到场后没有座位的尴尬。只要客户端显示可预约的座位,用户都可以预约,但需要用户在预约后的规定时间内到场刷卡激活使用,否则系统将会自动删除预约,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预约时,用户还需要在系统上选择预约时长,用户一天最多可以使用7个小时的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只要时间还没使用玩就可以在手机客户端选择续用,并告知续用的时长,而当一天的预约时长或者最多使用时长耗尽时,系统将会自动结束使用。用户再次刷卡就表示结束使用。使用座椅型移动设备充电装置的用户,在结束使用后要自觉把座椅归位。

2.团队研讨模式:现阶段学生之间的学习与研讨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因此,图书馆需开放一部分的学习共享空间以满足学生团队的学习与研讨的需求。

但团队研讨的使用频率较低,为提高空间的使用率,将团队研讨空间与个人使用相结合开发成两种模式。为了避免与个人自习的时间冲突,团队研讨模式是使用模式只提供预约使用,且团队研讨的预约需最少提前72小时预约,预约时要选定好日期和使用时长并可以向图书馆借用相关教学设备。团队研讨的预约时长是以学校的课时为单位,最多预约6个课时。用户到场后,只需刷预约人的卡方可使用,再次刷卡表示使用结束,或者预约时长耗尽,系统也会视为使用结束。

结论

高校图书馆是一所高校的信息资源集合中心,为了满足师生们学习工作中对信息资源储存、共享、交流等需求,同时也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应选择构建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构建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结构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以及引人入胜的物理环境是其构建的基础。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师生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进行交互学习,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彭小花.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一一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IC&LC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20):72-77.

[2]Beagle,D.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learning commons.http://www.use.edu/libraries/locations/leavey/news/conference/presentations_9-16/Beagle_Information_Commons_to_Learning.pdf,2008-08-17.

[3]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04):20-26.

[4]邹凯,李颖,蒋知义.学习共享空间的理念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09(01):13-17.

[5]郑晓红,王茗,马翔宇.高校图书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4):38-40.

[6]虞路遥,尚慧芳.对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思考[J].设计,2016(21):152-153.

[7]张婧婧,王渤森.关于高校图书馆体验设计的思考[J].设计,2018(11):46-47.

[8]贺淑芳.巷能时代下的健康家居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18(15):120-122.

[9]智慧的地球一一IBM动态基礎架构白皮书.http://auth.zsodl.cn:80/rwt/CNKI/http/P75YPLUJMJXT6ZSQNF/cn/express/migratetoibm/dynamicinfrastructure/download/dynamicinfrastructure-whitepaper-0903.pdf

[10]陈国良,孙广中,徐云,龙柏.并行计算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2009,54(08):1043-1049.

[11]司品超,董超群,吴利,张超容.云计算:概念,现状及关键技术.200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12]樊伟红,李晨晖,张兴旺,秦晓珠,郭自宽.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J].图书馆杂志,2012,31(11):63-68+77.

猜你喜欢

研讨空间图书馆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